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谱写廊坊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篇章.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792238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谱写廊坊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篇章——王爱民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2 月 12 日,市长王爱民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市人民 在中共廊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锐意进取,团结实 干, “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一系列重大发展思路加速转化为现实成果,全市呈现出 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廊坊视察并 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经济实力跃升新台阶,向强市行列大步迈进的五年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33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3.1 万元,均实现了翻一番;全部财政收入 从 2005 年的 53.7 亿元增加到 195.4 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 24.3 亿元增加到 105.9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翻两番,分别达到 451.5 亿元、909 亿元、856.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13.6 亿元,增长 2.3 倍五 年中,全市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全部财政收入由第九位提升到第六位,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第七位跃居第四位;贷款余额由第六位提高到第三位,实现了从“小 廊坊”到实力廊坊的历史性跨越。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经济全面提速,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五年积极应对金融 危机等诸多困难,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1372 项,是“十五”期间的 6.5 倍富士康、华 为、润泽信息港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大连万达、香港新世界等众多大公司、大 集团接踵而至京廊同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市经济形成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态势——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经济加速转型,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电子信 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 98.4 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4%会展旅游、休闲商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等现代服务 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461.5 亿元,是 2005 年的 2.5 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93.5 亿元,是 2005 年的 2.8 倍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64%二氧 化硫、化学需氧量完成目标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人均化学需氧量排放保持领先水平——过去的五年,是廊坊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乡建设全面突破的五年大力推 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城镇化率达到 48.8%市区拆临拆违基本完成,实施改造了 20 个 城中村、8 个棚户区、52 个旧住宅小区,累计拆除 650 万平方米,占既有建筑面积的 24%。

      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 227 亿元,实施了 156 项重点城建项目,谋划建设了万达广 场、广阳 CBD 等 5 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改造了 28 条城区道路,整治了 34 条背街小巷, 打通了 5 条断头路高标准建设了 330 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启动实施了 47 个新民居组团——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环境优势更加彰显,基础支撑全面加强的五年省级以 上园区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第一交通建设投资完成 113 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5824 公 里,分别是“十五”期间的 7.1 倍和 2.8 倍,9 条高速公路直通京津,8 个县(市、区)开 通北京城市公交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6.5%——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的五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0152 元提高到 2026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4621 元提高到 7589 元,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1168 亿元,是 2005 年的 1.7 倍,城镇居民百户拥有汽车 22.7 辆,是 2005 年的 5.7 倍,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 25.3 平方 米增加到 30 平方米。

      十二五”时期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王爱民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廊坊处于大有可为的战 略机遇期、率先发展的重要跨越期、经济转型的全面攻坚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 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 线,围绕加速转型和加快发展双重任务,在京津冀加快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抢抓机遇、高 端错位、强势崛起,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步伐,基本建成以“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 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为标志性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和城乡发展格局,把“两个率先” 奋斗目标贯穿落实于“十二五”时期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勇当京津冀城市群科学发展 先行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以上;单位生产总 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达到 省要求根据上述思想和目标要求,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 五个方面:——未来五年,我们将加速构建高端产业结构,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体系。

      坚持以 电子信息和休闲商务两大标志性产业为引领,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农 业,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到 2015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达到 20%,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2%——未来五年,我们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实 施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投资 2760 亿元,实施 1000 个 重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目标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城乡形态优美、产业支撑有力、功能配套完善、体制机制顺畅、充满发展活力的统筹 发展示范区到 201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60%,新民居建设覆盖率达到 50%以上——未来五年,我们将以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为重点,深度做好对接京津这篇大文 章抢抓环首都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快与北京的交通路网、产业项目、公共服务等全 方位对接,把廊坊建成高增长、高技术、高收益的产业隆起带,环境优良、宜居宜业、互 通互建的城乡示范带到 2015 年,环首都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同时, 充分利用津廊特殊历史渊源和长期形成的合作基础,推动与天津的基础设施共建、比较优 势互补、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发展环境新优势完善交通运输 体系,建设市域一小时交通圈,形成“八纵十六横二联”的干线公路网,建设便捷高效的 现代公交体系,建成一批重大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工程强力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加强 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7%以廊坊精神为主体内容,以龙 凤文化为特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城市文化品牌——未来五年,我们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十二 五”期间,切实做好增收、就业、住房、教育、文化、医疗、社保、安全等各项民生工作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差 距和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生活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使“幸福 廊坊”成为响彻京津冀城市群的靓丽品牌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王爱民指出,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 议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力求高点起步、创先争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3%左右, 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6%以上,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1%,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 面的工作:(一)实施项目质量建设年立足高端定位,坚持招商选资,全面提高项目引进 档次、服务水平、配套能力,切实抓好 600 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围绕龙头抓配套以华 为、富士康、新奥、润泽信息港等项目为龙头,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加快龙头 带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步伐着眼提升对重大项目的承载力,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 点,加快建设交通、医疗、商贸、休闲等服务性配套设施,全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电力设施在建项目抓服务加快浙商新城、天久碳纤维等 490 个亿元 以上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首钢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通用磨坊食品加工中心等 350 个项 目建成投产,推动中华电动汽车、中建集团建筑机械制造基地等一批 10 亿元以上项目如期 开工新上项目求高端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品位的投资商, 建设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园区型、基地型项目以电子信息、休闲商务产业为主导, 大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成长性强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围绕主导产业、龙头 企业选项目,沿着产业链条上项目,打造产业融合、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工作机制 抓创新建立科学发展成果暨重大项目调度考核招商中心,强化重大项目联审制度。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精良增长发展理念,按照错位、抢位、聚焦 的基本策略,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努力实现更有内涵、更有质 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式发展为途 径,突出发展创新经济、网络经济、总部经济,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产 业基地建设完善通讯设备、平板显示、互联网数据服务产业链,着力培育物联网、智能 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规模;以燕郊、永清、大厂医药产业园 为载体,推动全市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谋划引进一批新型能源项目,培育清洁能源产 业集群;加快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万庄国际总部生态城、永清京润新城等项目建设, 推进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基地尽快落户,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 深入开展“对标行动” ,实施 150 个企业技改项目加快钢铁、建材、家具、印刷、食品等 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步伐,重点实施霸州钢铁、大城保温建材、文安人造板、三河印刷 装订等产业改造升级项目,推进绿地食品城、香江全球家居 CBD、胜芳家具产业园等重点 项目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高水平完成廊坊科技谷园区规划,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启 动 10 个孵化基地型龙头项目。

      加快建设河北廊坊新兴产业技术转移基地,强化清华科技园 带动作用,做好国家级孵化器申报前期工作;完成广阳、安次、三河孵化园规划,打造环 首都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支持管道设备研究中心、石油钻井研究中心列入省级建设计划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三)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 大力发展康体休闲业瞄准京津高端需求,依托高尔夫球场、温泉等资源,加快建设首创 养老产业基地、国寿生态健康城、中青旅温泉健康城、鲁能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三河空港物流园、嘉民物流商务园、香河小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等重 点项目建设,培育廊坊、燕郊、霸州三大物流节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新奥“梦廊 坊”文化产业园、中国地质文化产业示范园、三河文化创意产业园、阳光红岩领袖文化产 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快国华影视产业基地、成功大广场、中国北方乐器城等重大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出台金融后台服务企业支持政策,加大域外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发 展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业,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业基地争取外资银行后台 服务中心落户廊坊,加快建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成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

      推进会展中心升级工程,建设多功能现代综合会展中心提升“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