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缺答案.doc
7页班 级: 姓 名: 考场: 考 号: 座位号: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命题人:何静静 审核人:谢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 )A. 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 B.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C.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 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3.“家事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4.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6.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历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中对唐代门下省官员的功能解释为:“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篡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主要体现了唐代门下省( )A.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B.体现了互相制衡的原则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8.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
尚书官位低微,但“天下枢要,在于尚书”同时设中常侍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 B.降低宰相在中央机构中的地位C.确保皇帝诏令按照程序来实施 D.完善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官制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0.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1.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1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3.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箕”是指(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14.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8.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平民的民主 B.贵族的民主 C.奴隶主的民主 D.国民的民主19.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20.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21.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22.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皇帝制度 B.完备法典 C.司法陪审制 D.陶片放逐法2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证下层平民的权益C.确认等价交换的原则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24.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2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27.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8.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⑤“中共七大召开”A. ①②④③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29.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30.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