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卷).docx
15页"测树学(含测量学)“试题(2006年06月12日)林业专业:本科生、2004级班、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总计10分)口 1.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 〕和形数2. 地位指数是根据[ ]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3. 树高曲线是指〔 〕与树高的相关曲线4. 郁闭度是〔 〕与林地面积之比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 ,最大相对直径[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 ]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9. Richards 生长方程〔 〕10. 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那么梢头长度是(〕米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分)1. 胸高形数2.冠长率 3.优势树种 4.形高 5.直径分布6.林分调查因子7.—元材种出材率表8.全林分模型9.自由树10.绝干重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5. 绘图说明立地条件与林分收获量的关系论述题(本大题共I小题,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1.试证明实验形数的根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2 .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生长方程[y=Ae'k/t,式中:A,k为方程参数;V为林木大小;t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 何种生长曲线类型六、计算题(共20分,每题4分)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 = l,D=15.6,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 计数值?2. 某原木长4m , 0m处直径为18.0cm , 2m处直径为16.0cm , 4m处直 径为13.2cm ;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3.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N = 450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平均胸径为:14.5 cm,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注:标准直径为20cm〕4. 某一白桦天然林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32m3/hm2,2000年复测为 139m3/hm2,期间间伐量为20 m3/hm"枯损量为10 m3,试求毛生长量,纯生长量 和净增量。
5 .在某天然落叶松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1 hm2,经过标准 地调查后得知:落叶松蓄积量为15.8 m3 ,白桦的蓄积量为4.2 m3请根据上述 数据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计算出该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1分,总计10分)□ 1.树高2 .林分年龄3 .胸径4 .树冠投影面积5 . 1.7 ~ 1.86 .越小7 .薪材8 .单木模型9 . y = A(l —e阳(―如)广10.0.5二概念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分)V1.胸高形数:f\3= 一-,式中1/-一树干材积;gi.——胸高断面积; g"H-一全树高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4 .形高:形数与树高的乘积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6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7 . 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林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种出材率之间关系所编制的数表8 .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自由树: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10 . 绝干重:树木枯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三、简述题(共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1.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分):[1 ]平均生长量到达最大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此时树木的年龄称为数量成 熟龄t(Q),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2〕t
1分)5 .当林分年龄一样并具有一样林分密度时,立地质量好的林分比立地质量差 的林分具有更高的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如下图2分)(2分)四、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一样点:1)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 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 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展估计2分)不同点: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 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2分)材积差法是将-元材积表中胸径每差km的材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 木胸径每生长Icm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利用-次测得的各径阶的直径生长量和株数分布序列,从而推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2分)五、证明题(共2小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1.实验形数公式为:f3 =V/(gi.3(H + 3)) 式中:V―:对干材积,H―;对晨),gi.3― 局i断面积证明:设gn为树干某一相对高〔nH〕处的断面积。
根据gn与gi3之比 与H呈双曲线关系: gn/gi0 3=«+p/H(2分)即在gi3在一定的条件下,gn随着H的增加而减少gn=〔以+6/H〕gie 3由正形数的定义可得:V=gnH fn = gie 3H fn [a+p/H] = gie 3 (H + p/a)afn 令 p/a = K , afn- fa,那么V= gio 3(H + K) 8(4 分)在设计白时,取gn在13/20H处,有云杉、松树、白桦、杨树等四个树种 求得 K=B/an3因此:V=gi°3(H+3)fM2 分)证毕实验形数的优点是无论树种、树高变化如何,期数值变化较小,比拟稳定, 便于生产应用2分)2・Schumacher生长方程的性质:(1)存在2条渐近线:t->8时y->A和t->0 时 y->0 ; (1 分)⑵V是关于t的单调递增函数:(1分)空=4匾-dt dt")] =夸疽〃 >0 ,因为A,k>0 ;(3)存在一个拐点:(k/2, A/e2) (2分)解得:ti=k/2,将其代Ay=Ae-k/t得拐点位置:Schumacher生长方程比拟简单,有一拐点,是一种典型的"S"形,可以描述树木或林分的树高和材积〔蓄积〕的型生长过程。
2分),图(2分)六、计算题(共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1. R=50*D/Fg0 5=7.8m, R<4 ="(2分) 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V = ^go + gn)L =77 1O^ _i_1O所以 V = E(r-)x4 = Q°782 局2 分)3 . SQ/ = Nx(D/Dg)—" =2580x(20/14.5)T6 =1542.3 4.毛生长量:Zgr=Mb-Ma+C+M0=139-132+20+10=37 rrPQ 分)纯生长量Zne=Mb-Ma+C=139-132+20=27 m3(l 分) 净增量=Mb-Ma = 139-132=7 m3(l 分)1 < Q5 .落叶松比重为:—=079204 2 白桦的比重为:—=0.2120该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式为:8落叶松2白桦(3分)20该混交林分蓄积量为:M =——=200 m3/hm2(l分)0.1。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