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寻租铁三角”铁三角.docx
3页2023年“寻租铁三角”铁三角 从上周五的一根千亿大阳线来看,九月反弹这个推断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对市场上的“20年的大牛市起先了”、“这是十八大导致的V字形反转”的言论,笔者却不敢苟同我依旧认为这只是十八召开前的“维稳”行情,因为长期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根源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牛市难起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之所以从6124点跌倒2029点,都是扩容大跃进惹的祸,尤其是大盘股不断的IPO,上市公司毫无顾忌的再融资,大小非无休止的解禁套现长期以来,扩容之所以如此畅通无阻,就因为一个浩大的利益链把上市公司、创投基金和保荐方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坚固的“寻租铁三角” 2023年中报披露刚刚落幕,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末,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已达138只,但他们的中报业绩却并不令人乐观,已有37只次新股中期业绩同比出现滑坡,占比近三成,达26.81%其中中期净利润跌幅居前十位的分别为珈伟股份(300317.SZ)、隆基股份(601012)、温州宏丰(300283)、百隆东方(601339)、西部证券(002673)、康达新材(002669)、科恒股份、吴通通讯(300292)、华灿光电(300323)、慈星股份(300307)。
在上述这37只业绩下滑新股背后,担当上市保荐的幕后推手是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等这些大型国企券商而这些上市公司,上市申报时各各财务报表都是“光线亮丽”、“华丽照人”,一但上市业绩立刻变脸这种惊奇的现象,不得不让人对保荐人,这个“守望者”表示怀疑他们作为上市前的“看门人”,原委有多少真正扮演好了保荐的角色?我看大多数只是“荐”而不“保”罢了 中国股市特别的历史背景造成了一市场和二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价差,也成就了一批人想一夜暴富的幻想而中国“创投”基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孕育的畸形儿在公司上市期创投基金起先参股进入(在国外,创投基金一般在企业创业期就起先进入),等公司上市后就打算获利套现,短短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即可获得数十倍的收益曾经创建了IPO历史最高发行价的海普瑞,高盛入股12.5%获得了近200倍的投资收益,而力合创投、达晨创投和长园盈佳在和而泰这个项目上平均获利也高达65.18倍 有利益便会有寻租,由于企业上市可以为提前参股的创投带来暴利,众多的创投基金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拉拢保荐人或者保荐项目组因为投行保荐人或项目组成员手中既有许多运作中的项目,也驾驭企业上市的话语权。
当然拉拢也是要被“潜规则”,创投基金每参股胜利一家准上市企业,都须要向保荐人或项目组成员支付参股金额肯定比例的酬金,此为事前模式;部分胃口大的保荐人或项目组则要求创投在其退出参股上市企业后,支付肯定比例的投资收益作为酬劳,此为事后模式有少部分优质项目会采纳事前和事后两种叠加方式一般参股一个项目完成后,保荐人或项目组可以从创投基金获得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的收入,而事后模式则可能超过千万元另外对上市公司而言,企业能够上市,对自己也是一种双赢于是乎,保荐人或项目组、创投基金、上市公司围绕企业IPO而构建的“寻租铁三角”诞生 正是因为这个“铁三角”的利益相互牵制,使得保荐人“荐”而不“保”、新股上市就业绩“变脸”、大小非解禁疯狂套现、IPO更加越离谱年初以来,尽管各种新政和改革不断,但是没有一项真正触及到这个“铁三角”的利益链所以就有了虽“蓝筹股有罕见的投资价值”但依旧不能投资的惊奇现象暴利往往催生贪欲、甚至肆无忌惮,只要这种巨大的“寻租空间”存在,这个市场中的造假、欺瞒、内幕交易就不会消逝,而中小散户者也恒久只有被吞噬的份 (作者系深圳市国诚投资询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