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doc
26页第 1 页 共 27 页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 第一章第一章 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调查方法第一节:调查方法 1、间接调查、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 问题表德国方言学家 Georg Wenker 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 料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 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 《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 种方法收集语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 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 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 ,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可以避免上述缺陷。
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 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美国方言学家 Atwood 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 E.Bagby,The Regional V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 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 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 273 个地点的语料这个 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 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 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 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 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
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 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到发音人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有很多好处 第一,有较大的选择理想发音人的余地 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和邻近方言的异同在方言复杂的地方,甚至一县有两种或数种差别不大的方言并 存,如果在外地记音,所记是哪一种方言不易辨明 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一个发音人不能提供所有调查项目的内容,或者调查者对某些调 查结果有怀疑;可以找别的本地人(native speaker)补充和核对 第四,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在记录方言词汇时尤其重要对有地方色彩的农具、器皿房舍等 的释义,如不见实物,难免不周,甚至错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 3 3、字本位调查法、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的字音求出声韵调系 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这种表格最初是 1930 年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 这个表格是按以《切韵》为 代表的古音系统安排的,预先选定的字按它们的音韵地位填在表格的一定位置上。
制作这个调查字表,用于调查汉 语方言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 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因此从切韵音系出发来调查整理和研究现代方言育系应该是合理而方便的利用这个字 表调查方言语音,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大致了解方言语音系统的全编,例如一个受过训练的调查者可 以在半小时之内了解一个方言单字调的调类和调值但是这种凋查方法实际上是从文字出发来调查语言,调查所得 的结果理论上只能算是某地方言中的汉字读音系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各地方层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而发育人 一股的习惯是看着字,读文读音;有些字甚至是很普通的字,方言里根本不用,抓“坏”子温州口语不用, “洗” 一字上海口语不用;有些字从来不单用,如“宵”字上海只用于“元宵、宵夜” 对这些单字的读音的声调影响常常没有把握;有些口语中常用的音节,向来没有汉字可写,或只有方言俗字可写例如河北昌黎话罗□[luo3510](给人添麻烦) 、口[tsou35]洗(特指洗纺织品等) 。
这些字不可能包括在调查字表之中第 2 页 共 27 页通过《方言调查字表》调查方言,可以称为“字本位的方言调查法” 这种调查字表使用至今己有六十年的历 史;在旧时代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视识字和字音,字音多是用本地方言教的颇重视四声的辨别方言调查字 表实际上只适用于受过旧教育的识字较多、注意分辨字音声调的人随着中小学普通话教学越来越普遍,学校里不 再教学生一个字用本地方言土音如何读,所以理想的发言人越来越难寻觅,调查字表的适应性和效益也越来越下降4、词本位调查法、词本位调查法 文子只是语言的符号,调查研究语言不能凭借文字,而应该从口语出发语言学家从口语出发调查语言已经有 许多经验例如调查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国内某些少数民族语等;那么调查汉语方言能不能严格按照描写语言学的 原则和调查程序,离开汉字,完全从口语出发呢?董同龢在 1946 年曾采用上述方法调查记录四川华阳凉水并客家 话,并用调查所得材料写成《《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一书(1947 年出版) 华阳凉水井客家人(自称广东人)的 客家话(俗称土广东话)已与文字脱离关系没有人会用客家话读书,小学和私塾都以普通的四川话教读。
所以从 调查口语入手较为合理调查的步骤是先问一些事物的名称或说法以期在较短的字句中辨出必须辨别的语音一 旦辨音有了相当的把握;就立刻开始成句成段以至成篇的语言记录;以期在自然流露的情况下包罗万有这种调查 方法的好的是,调查所得的结果较接近自然语言的真实面貌但是在调查时间上不经济,迄今似乎还没有别的学者 采用同样的方法从口语词汇人手调查方言,可以称为“词本位的方言凋查法” 传统方言学认为一个地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必定是一致的,只要找到一个本地发音人,就可以调查出标准不地 话但是田野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本地人语音系统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上海金山来任镇的两个老派发音人其中一位有八个声调,另一位只有一七个声调,阳上归阳去;一位多出一个圆唇的,另一位多出一个韵当发现互有抵牾的时候;他们通常各自坚持自己的发音是标准的本地话,而指责别人的发音不标准,碰到这种 情况,调查人往往觉得以谁的发音为标准难以确定,其实按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地点方言的内部差异是客观存 在的传统方言学囿于自身的成见,在调查地点方言时,只能要大一开头就择定一个标准的发音人,从一而终,多 人次的调查不是传统方言学的任务,而是社会语言学的工作。
第二节、语音的调查、记录和分析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记音以前要学会国际音标记音以前要学会国际音标 2、物色发音人、物色发音人 不管采用间接调查法或直接调查法,事先都要物色好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人或称为被调查者(interviewer) , 是为方言调查提供语料的人,方言调查的成败和发音人提供的语料是否准确关系很大,所以聘请合适的发音人至关 重要从调查地域方言的目的出发,可以不必顾及发音人的性别、职业、阶层等理想的发音人应该具备下述条件①①本地方言是他(或她,下同)的母语(本地方言是他(或她,下同)的母语(mother tongue)) 他的父母双亲都是本地人他的父母双亲都是本地人他从学会说话以后一直 说纯粹的本地话(basilect) 他不会说别种方言或民族共同语他一直住在本地,或只是成年后短期离开过本地 如果在外地在过,最好只是应在与本地方言差别较大的方言区,如苏州人在北京住过两种差别较大的方言互相间 的干扰较小如果一个苏州人在上海住过若干年,作为发音人就不合适,因为两种差别较小的方言相互间的干扰反 而较大 ②②他应该是中年人,最好是老年人他应该是中年人,最好是老年人 因为青年人的语言经历还不够;特别是所掌握的本地词汇往往不够丰富,对某些语气词的用法缺少亲身感受, 常常把握不定,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口音差别也缺少感性认识。
还有,在现代社会里,青年人的方言易受民族共同 语的影响,而使他的方言变得不纯粹 ③③他应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他应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 文化程度较高的发音合作人能较快地领悟调查的目的和调查者的提问,因此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赵元任 在调查吴语语气词的时候,有一段经验之谈:“大概教育程度高一点的人差不多都能领略所要问的恰恰是怎么一个 味儿,而且也能知道假如本地没有相当的语助词,就应该用一种什么说法或什么语调来表示同样的口气 ”再者,目 前调查汉语方言语音的通用方法是拿调查字表,请人读字,实际上是以调查文读音为主的,文化程度太低的人,识 字不多,或对某些字的读音没有把握,这样就难以获得预期的材料 ④④他的发音器官健康正常,没有影响发音的缺陷他的发音器官健康正常,没有影响发音的缺陷第 3 页 共 27 页⑤⑤他最好是一个喜欢谈天说地并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人他最好是一个喜欢谈天说地并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人 他能够提供丰富的方言材料和地方文化背景要找到符合上述五个条件的理想的发音合作人,并不容易,特别 是在较小的居民点,例如只有一千居民以下的村镇或村庄所以在实地调查时不得不降格以求,最重要的是发音人 必须是本地人,能说纯粹的本地话。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难以判断所请来的发言人是否杂有外地口音这时 候可以略选几个韵的字多请几个人读,看同韵的字内部是否一致如果读的结果内部不一致;即可能杂有外地口音 各地方言都有文理和土白的区别,在现代,发音人又多少有些普通话的感性认识,调查之初,发言人又往往有伯说 得太土的心理障碍所以在选定发音人后,开始调查提问前,必须启发发音人用本地最自然、最纯粹的土话来读字 和说话如果可能的话,调查人最好用较接近本地的方言提问或边调查边学着说本地话以利尽可能性地解除发音 人的心理障碍 3、制定或熟悉调查表格、制定或熟悉调查表格 田野工作者出发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制订调查提纲和各种表格,并且要熟悉每一个调查项目的内容 还要尽可能搜集并阅读有关调查地点的人文历史和现状、自然地理等资料,待别是与调查提纲有关的内容地方又 化知识对于调查、记录和解释方言词汇尤为重要了解本地的移民史实有助于研究本地方言的演变和现状 田野工作者在调查记音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信条是:“本地人对于他自己的方言的事实他是最后最高的权 威 ” “关于发言人语言中的事实,你是无权与他争辩的 ” (赵元任语)田野工作者的责任是如实、准确、细致地已 录方言事实,决不能以自己的成见改变或“纠正”方言事实。
例如如果北京的发音人把“破绽”的“绽”读成[51],也不要把它纠正为[51]在发音人面前田野工作者水远只能是好问勤记的谦虚的小学生调查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应该始终只用同一个发音人,这样可以避免因个人方言的差异,造成语音系统混乱 但是调查词汇,应该多请几位发音人因为词汇的数量庞大,一个发音人一时难免有遗漏,几个人互相补充,可以 更全面调查濒临灭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