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ppt
36页人体 解 剖 学Human anatomy第二节第二节 消化腺消化腺一、肝(一、肝(liver /hepar))(一)肝的形态:楔形实质性器官,分两面四缘一)肝的形态:楔形实质性器官,分两面四缘 1、两面:、两面: 1)) 膈面膈面(上面):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叶(上面):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叶 2))脏面脏面(下面):(下面): “H”形沟将肝分为四叶:肝形沟将肝分为四叶:肝左左 叶、叶、肝右叶、方叶、尾状叶肝右叶、方叶、尾状叶 左纵沟左纵沟 前部:肝圆韧带裂(肝圆韧带)前部:肝圆韧带裂(肝圆韧带) 后部:静脉韧带裂(静脉韧带)后部:静脉韧带裂(静脉韧带) 右纵沟右纵沟 前部:胆束窝(胆束)前部:胆束窝(胆束) 后部:腔静脉沟(下腔静脉)后部:腔静脉沟(下腔静脉) 横沟:肝门(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横沟:肝门(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 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的神经、淋巴管由此出入。
肝的神经、淋巴管由此出入 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共同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共同 构成一条索状结构,称为肝蒂构成一条索状结构,称为肝蒂2、、四缘四缘:: 1)前缘(下缘):薄而锐利,右胆束切迹,肝圆韧带)前缘(下缘):薄而锐利,右胆束切迹,肝圆韧带 切迹 2)后缘:钝圆,朝向脊柱)后缘:钝圆,朝向脊柱 3)左缘:肝左叶的左缘,薄锐)左缘:肝左叶的左缘,薄锐 4)右缘:肝右叶的右下缘,钝圆)右缘:肝右叶的右下缘,钝圆(二)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助区和腹上区,小(二)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助区和腹上区,小 部分达左季肋区部分达左季肋区 体表投影:体表投影:右侧右侧前正中线前正中线左侧左侧上上界界右锁骨中线平第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肋平剑胸结平剑胸结合处合处左锁骨中线平第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肋间隙间隙下下界界平右侧肋弓,平右侧肋弓,8、、9肋软骨结合处超肋软骨结合处超出肋弓出肋弓剑突下剑突下3~~5cm7--8肋软骨入左肋肋软骨入左肋弓,移行为左上界弓,移行为左上界(三)肝的(三)肝的分段分段:根据:根据Glisson系统分为左、右两半肝,系统分为左、右两半肝, 进一步再分成进一步再分成5个叶、个叶、6个段。
个段四)肝外胆道系统(四)肝外胆道系统 : 组成组成: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 囊管、胆总管囊管、胆总管 功能:将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腔内功能:将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腔内1、胆囊(、胆囊(gallbladder):):((1)功能:储存、浓缩胆汁功能:储存、浓缩胆汁2)位置: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位置: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 底:薄、易穿孔,体表投影是右锁骨中线与底:薄、易穿孔,体表投影是右锁骨中线与 ((3))形态形态 右肋弓交点右肋弓交点 体:与底无明显分界体:与底无明显分界 颈:颈:体向下变细部分,内有螺旋襞,结石易体向下变细部分,内有螺旋襞,结石易 于嵌顿2、、胆囊管胆囊管::3-4cm,近胆囊颈一段具有螺旋襞,结石易,近胆囊颈一段具有螺旋襞,结石易 于嵌顿。
于嵌顿 胆囊三角(胆囊三角(calot 三角):肝总管、胆囊管三角):肝总管、胆囊管 与其上面的肝下面之间共同围成与其上面的肝下面之间共同围成 的三角区,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的三角区,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 通过3、、肝管肝管:左右半肝内的毛细胆管分别汇合成肝左右管:左右半肝内的毛细胆管分别汇合成肝左右管 肝总管:肝总管:3cm,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下行于肝十,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下行于肝十 二指肠韧带内二指肠韧带内4、、胆总管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长约: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长约4--8cm,, 直径直径0.6-0.8cm,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肝胰壶腹(肝胰壶腹(Vater壶腹):胆总管和胰管在在壶腹):胆总管和胰管在在 十二指肠中部后内侧壁内汇合,形成一略膨十二指肠中部后内侧壁内汇合,形成一略膨 大的共同管道称~,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大的共同管道称~,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 头。
头 肝胰壶腹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位于肝胰括约肌):位于肝胰 壶腹周围壶腹周围5、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1)平时:肝分泌胆汁)平时:肝分泌胆汁 肝左右管肝左右管 肝总管肝总管 胆囊管胆囊管 胆囊(贮存)胆囊(贮存) 胆囊收缩胆囊收缩 胆囊管胆囊管 胆总管胆总管 十二十二 2)进食后)进食后 指肠指肠 肝分泌胆汁肝分泌胆汁 肝左右管肝左右管 肝总管肝总管 胆总管胆总管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5、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1)平时:肝分泌胆汁)平时:肝分泌胆汁 肝左右管肝左右管 肝总管肝总管 胆囊管胆囊管 胆囊(贮存)胆囊(贮存) 胆囊收缩胆囊收缩 胆囊管胆囊管 胆总管胆总管 十二十二 2)进食后)进食后 指肠指肠 肝分泌胆汁肝分泌胆汁 肝左右管肝左右管 肝总管肝总管 胆总管胆总管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二、二、胰胰((pancreas):):(一)位置:横位于胃后方的腹腔上部,相当于第(一)位置:横位于胃后方的腹腔上部,相当于第1、、2腰腰 椎体水平。
椎体水平二)形态:(二)形态: 1、胰头:被十二指肠的、胰头:被十二指肠的“C”字形凹弯所包绕字形凹弯所包绕 2、胰体:位于第一腰椎体前方、胰体:位于第一腰椎体前方 3、胰尾:伸向左上方,抵达脾门附近、胰尾:伸向左上方,抵达脾门附近(三)排泄管:(三)排泄管: 1、胰管:自胰尾起沿胰长轴向右行,开口于十二指、胰管:自胰尾起沿胰长轴向右行,开口于十二指 肠大乳头肠大乳头 2、副胰管:在胰管上方,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副胰管:在胰管上方,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四)构造:(四)构造: 1、外分泌部:多种消化酶(参与消化蛋白质、脂、外分泌部:多种消化酶(参与消化蛋白质、脂 肪和糖)肪和糖) 2、内分泌部:胰岛素(调节糖代谢)、内分泌部:胰岛素(调节糖代谢)第六章第六章 腹膜腹膜一、概念:一、概念: 1、腹膜:覆盖于腹、盆腔壁内表面,脏器外表面薄、腹膜:覆盖于腹、盆腔壁内表面,脏器外表面薄 而光滑的浆膜,分脏、壁两层。
而光滑的浆膜,分脏、壁两层 2、壁腹膜:衬于腹、盆壁内表面的腹膜壁腹膜:衬于腹、盆壁内表面的腹膜 3、脏腹膜:覆盖于腹、盆腔脏器外表面的腹膜脏腹膜:覆盖于腹、盆腔脏器外表面的腹膜 4、腹膜腔:脏、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共同、腹膜腔:脏、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共同 在腹盆腔内形成的不规则腔隙,(男性封在腹盆腔内形成的不规则腔隙,(男性封 闭,女性与外界相通)闭,女性与外界相通)二、功能:二、功能: 1、分泌:脏层分泌少量浆液,润滑、减少脏器间的、分泌:脏层分泌少量浆液,润滑、减少脏器间的 摩擦 2、吸收:液体、空气,壁层吸收能力由上到下逐渐、吸收:液体、空气,壁层吸收能力由上到下逐渐 减弱,手术术后半卧位减弱,手术术后半卧位 3、防御:含大量巨噬细胞防御:含大量巨噬细胞 4、修复再生功能。
修复再生功能 5、支持、固定脏器支持、固定脏器一、一、与脏器的关系与脏器的关系:: (一)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一)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 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 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 (二)间位器官: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肝、(二)间位器官: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肝、 胆囊、膀胱和子宫胆囊、膀胱和子宫 (三)外位器官: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直肠中(三)外位器官: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直肠中 段、胰头和胰体、肾上腺、肾和输段、胰头和胰体、肾上腺、肾和输 尿管二、形成的结构:二、形成的结构:(一)网膜:双层腹膜,薄而透明,层间夹血管、(一)网膜:双层腹膜,薄而透明,层间夹血管、 神经、淋巴管。
神经、淋巴管 1、、小网膜小网膜: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 腹膜 ((1)肝胃韧带:肝门至胃小弯之间的双层腹)肝胃韧带:肝门至胃小弯之间的双层腹 膜皱襞,有胃左右动脉等膜皱襞,有胃左右动脉等 ((2)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之)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之 间的双层腹膜皱襞间的双层腹膜皱襞 其内的结构的位置关系:右前方为胆总管,其内的结构的位置关系:右前方为胆总管, 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后方为门静脉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后方为门静脉 2、、大网膜大网膜::胃大弯到脐平面胃大弯到脐平面以下返回至横结肠的双层腹以下返回至横结肠的双层腹 膜皱襞。
成人膜皱襞成人2层与层与3层愈合,成为层愈合,成为4层腹膜层腹膜 结构 胃结肠韧带: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胃结肠韧带: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 部分二)系膜:(二)系膜: 1、肠系膜,、肠系膜, 2、阑尾系膜,、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4、乙状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三)韧带:(三)韧带: 1、肝的韧带:(、肝的韧带:(1)镰状韧带,()镰状韧带,(2)冠状韧带,)冠状韧带, ((3)左右三角韧带,()左右三角韧带,(4)肝圆韧带)肝圆韧带 ((5)肝胃韧带)肝胃韧带 2、脾的韧带:(、脾的韧带:(1)胃脾韧带,()胃脾韧带,(2)脾肾韧带,)脾肾韧带, ((3)膈脾韧带,()膈脾韧带,(4)脾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 3、胃的韧带(、胃的韧带(1)肝胃韧带,()肝胃韧带,(2)胃结肠韧带,)胃结肠韧带, ((3)胃脾韧带,()胃脾韧带,(4)胃膈韧带)胃膈韧带三、腹膜的隐窝、皱襞和陷凹:三、腹膜的隐窝、皱襞和陷凹:(一)(一)网膜囊网膜囊:位于胃和小网膜等后方的一个扁窄的腹膜:位于胃和小网膜等后方的一个扁窄的腹膜 间隙。
间隙 上壁:肝左叶和肝尾叶以及膈下面的腹膜上壁:肝左叶和肝尾叶以及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下缘、第下壁:大网膜下缘、第2、、3层的转折处层的转折处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前壁:小网膜、胃后壁 ,大网膜前两层大网膜前两层 后壁:左肾上腺、左肾上端和胰前面的腹膜、横结后壁:左肾上腺、左肾上端和胰前面的腹膜、横结 肠及其系膜和大网膜后两层肠及其系膜和大网膜后两层 左侧壁左侧壁: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壁:借网膜孔通大腹膜腔右侧壁:借网膜孔通大腹膜腔网膜孔网膜孔((Winslow孔):孔):T12-L2前方范围内,可容前方范围内,可容1-2指指 上界:肝尾状叶上界:肝尾状叶 下界:十二指肠上部下界:十二指肠上部 前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界: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界:覆盖于下腔静脉前面的腹膜后界:覆盖于下腔静脉前面的腹膜(二)腹膜陷凹(二)腹膜陷凹 1、男性:直肠膀胱陷凹、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2、女性、女性 膀胱子宫陷凹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腹膜在直肠腔):腹膜在直肠 和子宫之间形成的凹陷,在坐位、半卧位和子宫之间形成的凹陷,在坐位、半卧位 和立位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腹膜腔积和立位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腹膜腔积 液常沉积于此,可经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液常沉积于此,可经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 进行穿刺或引流。
进行穿刺或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