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结构分析》PPT课件.ppt
60页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本章知识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行业垄 断 市 场寡 占 市 场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盈亏平衡的短期均衡短期亏损最小化垄断及形成原因垄断市场均衡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垄断与政府管制垄 断 竞 争 市 场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寡占市场特点需求模型双寡头需求模型价格领导模型正式串谋 卡特尔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结构理论本章导读:§1.了解各类市场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2.掌握各类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情况§3.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各类厂商的定价策略本章基本内容§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大量的买者与卖者每个参与者都不会在市场上占有显著的份额,因而中介市场的价格的接受者§ 2.资源完全自由流动,不存在进出市场的门槛§ 3.产品同质,这是市场统一价格的提前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4.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有完全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注意:标准的完全竞争市场是没有的,但完全竞争模型仍是微观经济理论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有效解释性和预测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一)、基本条件§1.厂商的短期均衡与厂商面对的要求曲线有直接的关系。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其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P106 图5.1§2.基本条件: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成本时,利润最大§由π=P(Q)-C(Q)§其一阶导数为零时有极值0TPePEPePQ0DDS(a) 行业(b) 厂商图5.1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和厂商的需求曲线§令MR=MC§即MR=MC§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市场结构中的厂商§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MR=P§同时,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产量变动与价格无关,价格P是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即平均收益AR=R/Q=P·Q/Q=P,得 = dR dQ -dc dQ =dπ dQ MR-MC §MR=AR=P§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AR=MC=P§4.含义:当MR>MC时增加一单位产量收益大于成本,当MR<MC时,再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小于成本,亏损只有MR=MC时的产量才是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二)、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的类型§1.有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当P>AC即市场价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商在短期内可获取超额利润§条件是P>AC,同时,MR=MC§如P107 图5.30QePeGFEMC ACP=AR=MRQP,C图5.3 获取超额利润的厂商短期均衡§2.盈亏平衡的短期均衡§条件P=AC,同时MR=MC时,厂商盈亏平衡§如P108 图5.40QePeEMCACP=AR=MRQP,C图5.4 超额利润为零时的厂商短期均衡§3.短期亏损最小化§①亏损最小化§条件是AVC<P<AC 同时MR=MC§如P108 图5.50QePeEMCACP=AR=MRQP,C图5.5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亏损最小化AVCIGHF§②短期停止营业点§P=AVC,MR=MC时为厂商停止营业点,低于该点,厂商将连可变成本都不能得到完全补偿,只有亏损。
§如P109 图5.60QHPHMCACP=AR=MRQP,C图5.6 厂商的短期停止营业点AVCH§4.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①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如P109 图5.70PHS=MCQP,C图5.7 完全竞争的短期供给曲线H§②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只需把市场中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 §如P105 图(a)§在需求线上的每一点价格与产量的组合都代表了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组合都代表生产者利润极大比,因此,两条曲线之交点决定的市场均衡意味着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三、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一)、就需求而言,在完全竞争中,厂商仍是价格的接受者,其面临的需求仍为一条水平线§(二)、厂商长期利润最大比的原则§P=LMC§(三)、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利润最大化§如P111 图5.80P1SMCQP,C图5.8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利润最大化SACLMCLACCFDHF'EE'ABQ1Q2§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该点位于长期平均曲线LAC的最低点H之左。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C与SMC曲线和LMC曲线交点D所代表的产量相等,因为在这一点上,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其边际成本也应相等§3.根据MR=MC的原则,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其利润为阴影部分APEF§4.厂商发现没有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时,厂商将调整规模扩大产量以满足P=LMC的条件此时利润为P1BF’E’长期内没有固定成本,因此当市场价格降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H或以下时,厂商没有必要继续生产,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在长期市场成本曲线以上部分§(四)、行业的长期均衡§如P111 图5.90P1QP,C图5.9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DQsQrS1S2Pe0P1eQ1PeP,CSMCLMCSACLACH(a) 市场(b) 厂商§1.若行业内有厂商能获得P1BF’E’的利润,必然有大量厂商进入,整个行业的供给会增加,当需求不变时,价格将下降,初始供给线为S,均衡价格P1均衡产量Qs,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Q1,它由P1与LMC曲线的交点决定,这一点厂商就aqt tj 超额利润§2.新厂商进入,供给曲线右移,带动价格下降,直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时,厂商超额利润消失整个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此时供给曲线S2,均衡价格为Pα,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α,整个行业均衡总产量为QT。
§3.如果价格过低,行业中的厂商将出现亏损,这时部分行业退出该行业,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直到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亏损消失§4.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特点:§①在长期均衡价格下,行业内每个厂商都将产量调整到利润最大化产量§②在长期均衡下,新老厂商无进入退出该行业的动机,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SMC=SAC=LMC=LAC§③在长期均衡价格下行业的总产量恰好等于该价格下消费者意愿的购买的量,这是由市场均衡的定义决定的§四、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行业§(一)成本不变行业§1.所谓成本不变行业,指的是整个行业的产量扩张不会带来投入要素价格的上升或下降§2.图示 如P113 图5.10§①先从均衡状态开始,行业短期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1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并假假定行业内每个厂商均在这个价格下达到均衡E为与均衡点,此时市场价格E正好等于厂商的最低平均成本,这个状态是长期均衡状态0P1QP图5.10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QAQBS1S2P20P21Q2P1P,CMCACH(a) 市场(b) 厂商D1D2SLABCQCE§②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需求线D1右移,新均衡点为B,市场价格由P1上升至P2,厂商利润最大化由Q1提高到Q2,由于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厂商有超额利润,从整个行业看,在供给曲线不变的前提下,所有厂商产量增加导致行业总产量由QA提高到到QB。
§③由于超额利润,新的厂商进入,引起供给曲线右移,价格回落,到市场没有超额利润为止由于在成本不变行业中,行业扩张不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升降,长期成本曲线不会移动,最后价格又回落到原来价格P1§④S1右移到S2,新的供给曲线S2与新的需求曲线DL相交于C,并与市场原来的价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C点也是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联结AC就得到一条水平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SC,结论是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不管产量多大,价格维持不变§(二)、成本递增行业§ 1.概念,指行业的产量扩张会抬高投入要素的价格,使厂商的成本曲线上移§2.其推导过程与成本不变行业相同 P114 图5.11§3.与成本不变行业不同的是,随着更多要素的投入,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投入要素的成本将上升,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由AC1上移动AC2§4.新厂商的进入会使市场价格下降,但价格回不到原来位置,而只能落到平均成本最低点E2,此时价格水平为P3,厂商超额利润为零,新的均衡点为C0P1QP图5.11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QAQBS1S2P20P21Q2P1P,CMC2AC1(a) 行业(b) 厂商D1D2ABCQCP3SLMC1AC2E1E2P3§5.联结A、C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SC。
§结论,在成本递增行业中,需求扩大的长期效应是价格上升,总产量增加,厂商数增加,但单个厂商的产量既可较最初增加也可能下降,这取决于新的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三)、成本递减行业§1.概念:指行业的产量扩张会导致要素价格下降,使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倾斜§2.推导过程与成本不变行业,递增行业相同,见P114 图5.12§3.行业扩张引起成本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行业的规模经济带来的,也可能来自新资源的发现但是一种极少现象0P3QP图5.12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QAQBS1S2P20P21Q2P3PMC1AC2(a) 行业(b) 厂商D1D2ABCQCP1SLMC2AC1E2E1P1§日常中常见的是成本不变与成本递增行业,如果某行业所耗投入在全社会消耗的这些要素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其扩张不大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是成本不变行业,其长期供给弹性无穷大(水平曲线)§如果行业所耗要素在社会中占很大比例,其扩张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是成本递增行业,但大多数成本递增行业供给弹性较大,长期供给曲线较平坦第二节 垄断市场§一、垄断及其形成原因§ (一)、概念某种产品只有唯一的一家生产者,而且该产品没有良好的替代品,这一厂商即为垄断者。
§判断垄断是否成立,要考虑替代品的存在和替代性的强度§ (二)、形成垄断的原因§厂商要成为长期垄断者,要求进入该行业有较高的壁垒,其他厂商不能随意进入该行业§1.规模经济§某此产品生产具有十分显著的规模经济性,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以持续到很大的产量§当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时,还处于下降阶段,厂商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平均成本这称之为“自然垄断”进入壁垒非人为因素,如电力、、自来水供应等§2.专利专利是对发明和创新的保护,专利形成的垄断受时效限制§3.对资源的控制§4.特许权§二、垄断的市场均衡§1.概念:垄断均衡就是行业的均衡§2.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线是整个市场的需求线,价格与需求量有反向变化关系因此,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3.厂商销量增加,产品价格会下降,每单位销量带来的收益的增量即边际收益也要下降,并且比价格下降速度更快,因此,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线下方§4.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需求曲线斜率的2倍§由P=a-bQ§总收益曲线为R=aQ-bQ2 则§MR=a-2bQ§5.由于线性需求弹性的中点为单元弹性,上半部富于弹性,下半部缺乏弹性因此,当产量小于A时边际收益大于0,当产量Q大于A时,边际收益小于0,如P118 图5.130︱Ep︱>1︱Ep︱=1︱Ep︱<1MR=a-2bQABQD:P=a-bQP图5.13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6.垄断厂商的均衡。
如P118 图5.140MRQ*DQP,C图5.14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P*MCACEA§①均衡准则仍为MR=MC;§②均衡点E对应的产量P为均衡产量,其对应均衡价格为P;§③阴影部分为超额利润§7.几点理解:§(1).垄断厂商是价格制造者,而其价格与销量的组合与市场需求曲线有关,他要受市场一定程度的制约,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只能在MR>0处也就是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充足的区间中§(2).超额利润在垄断市场可成为长久现象,因而经济学中的超额利润又往往被称为垄断利润§(3).垄断厂商不存在明确的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只属于那些接受既定价格的厂商表示一定价格水平厂商愿提供的产量垄断厂商直接决定利润最大化产量,也间接决定了市场价格,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没有供给量与价格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4).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等于价格,但在垄断市场中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完全竞争厂商总是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垄断厂商常常在平均成本递减阶段生产(见P116规模经济)§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价格过高,产量不足,因而被认为是低效率§(5).垄断的利端: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规模经济§三、垄断厂商的价格岐视§价格岐视是指厂商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但这些不同价格并非成本不同造成。
价格岐视一般有三种类型§(一)、一级价格岐视§1.厂商对其所销售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索取最高的可能价格§2.事例§如与世隔绝的山村只有一个老医生,他在救治病人时可依贫富差异索取价格§3、一级价格岐视把全部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垄断利润§(二)、二级价格岐视§二级岐视指厂商按消费者商品的数量确定价格§(三)、三级价格岐视§1.含义:指厂商把市场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子市场,并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子市场按不同价格销售的作法§2.图示见P121 图5.17§①令MC为一条水平线表示厂商规模不变;§②两个市场需求曲线斜率不同,因而边际收益曲线斜率也不一样;§③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则厂商利润极大化的产量在A市场为QA,在B市场为QB,相应的均衡价格为PA与PB§④厂商可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以高价而对弹性较大的市场索以低价0QADADBPAPBMCMCMRBMRAQA*QB*QBP图5.17 三级价格歧视§3.三级价格岐视的条件§①市场充分隔绝§②需求弹性不同§4.三级价格岐视可按不同的条件进行市场划分,如时间、地理位置等§四、垄断与政府管制§(一)、由于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提供少的产品而索取高的价格,因此政府常对垄断实行管制。
§(二)、价格管制的两种方式按边际成本定价和平均成本定价如P124 图5.18§1.按边际成本定价是要求垄断厂商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交点处如果把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视为多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水平加总而成,那么这条曲线MC就相当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的供给曲线,边际成本定价相当于把价格定在完全竞争的水平也是效率最高的水平,但在自然垄断行业,边际成本定价可能导致垄断者亏损,因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0MRQ*DQP图5.18 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P*MCACABCPAPMQAQM§2.按平均成本定价方式:由平均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市场价格与产量,按此定价,垄断厂商可得正常利润,但市场效率较边际成本定价为低§3.管制的利弊§①利:扩大产量,降低价格,有利于消费者§②弊:打击技术创新,因为垄断厂商不可能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获得好处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曲线§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①该行业有大量厂商,每个厂商只占市场很小的份额§②各个厂商产品不同质§③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该行业§④厂商行为相互独立§其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区虽主要在第②点,产品不同质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真实的。
§垄断竞争厂商各家产品是有差别的,同时大量产品间都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使得每家厂商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同时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化妆品、洗涤品、牙膏市场等具有典型的垄断竞争性质§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①假设,第一种情况,某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不降价,则降价厂商即增加对原有顾客的销量,还能吸引过来其他顾客的销量,其需求线为d,可也称之为理想线§②实际上某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会降价,则降价厂商无法吸引其他厂商的顾客,只会扩大自己原有顾客的销量,其需求线为D,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销量都以同等幅度增加,每家厂商所占市场份额不会改变,因此D也被称为“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如P126 图5.19§(二)、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最大利润原则仍为MR=MC§2.短期均衡 如P127 图5.200P0P1P0Q2Q1Dd图5.19 垄断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①设产品初始价为P销量为Q销量与价格组合点为E§②第一次降价,若其他厂商不反应,则其理想线需求线d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价格降至P1,预计销量达到Q1‘PP0P1P2P*0Q2Q0Q1*Q2'Q1'EFGHDd0d1MCMR0MR1d*MR*图5.20 垄断竞争行业代表性厂商的短期均衡§③但实际上其他厂商也会降价,实际市场份额线为D,实际销量为Q1,价格与销量组合点F,厂商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C,未达到MR=MC。
§④厂商反复降价,直到MR=MC时,其时销量为Q*,价格为P*,组合点H,厂商实现了均衡§但垄断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并不意味着它一定能赚取超额利润,这取决于市场价格水平与厂商的成本状况§(三)、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1.市场份额线D的移动,如P128图 5.21§短期均衡量为Qo相应价格P高于平均成本AC,厂商获取超额利润,吸引新的厂商进入厂商市场份额线由Do左移至D1,销量由Qo下降到Q1,此时的产量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厂商会做出降价反应,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结果使d曲线下移§2.上述过程不断进行,直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厂商达到长期均衡状态见P125 图5.22P,CP*0Q*QEMCACdMRD图5.22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①在长期均衡中,均衡价格为P*时,市场份额需求线与理想线d在E点相交,表明厂商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一致,E点对应的产量Q*恰 为MR=MC确定的产量,表明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与短期均衡一样§②与短期均衡不同的是需求线d与平均成本曲线AC相切于E点,表示厂商利润为0,新老厂商均无进出动机,厂商数目达到均衡,需求曲线也不会再移动§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将产量调整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使生产设备利润达到最高效率。
但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总是处在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阶段中,厂商没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不足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但生产能力过剩之可取在于他是为获取一个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消费社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差别就在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线,而这条线的倾斜是因为产品差别而产生的§二、寡点市场§(一)、寡占市场的特点§1.基本特征少数几家大规模的厂商占据整个行业或行业的大部分产出,其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能是有差别的§2.寡占市场存在着较高的壁垒,其主要来源是存在规模经济,某些情况下,行业内的厂商还刻意构筑较高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3.与别的市场结构不同的是,寡占市场的厂商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寡占市场最突出的特点§4.由于寡占市场厂商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其决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厂商在做出决策时,需把其他厂商反应的估计和猜测考虑在内§(二)、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1.寡占市场中价格一般较稳定,厂商间主要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方法§2.拐折的需求曲线,如P130图5.23§①市场初始价格Po如果某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提价,他会失去很多顾客。
若该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会跟着降价,先降价的厂商不会带来销量的显著增加,需求弹性较小,反应在图中就是Po以下的一条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所以,寡占厂商的需求曲线D在原价格水平的B点发生拐折P,CP00Q0QMREBCDFMC0MR2MR1图5.23 拐折的需求曲线§②当需求曲线在B点出现拐折的情况下,其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同样由两部分构成,边际收益的AC部分对应于需求曲线的AB部分,EF部分则对应于需求曲线的BD部分,并在C点与E点间出一同个较大的缺口§③若目前边际成本曲线为Mco,则利润最大化产量应为Qo,相应价格为Po由于C点至E点间留有余地,边际成本曲线上升至MC1或降至MC2,只要不超过C点或E点的限度,利润最大化依然是Qo,价格也依然为Po,所以在寡占行业,除非成本大幅度变化,厂商轻易不会变动产量和价格§3.需求曲线模型是寡占市场的基础模型和一般理论它比较好地解释了寡占市场的价格比较平衡的现象,缺点是无法说明最初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三)、双寡头模型§1.这是描述只有两个寡占厂商的市场行为的模型§2.模型假设:①两个寡占厂商生产一种同质产品§②每位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假定另一 个厂商行为不变。
§③假设需求函数是线性的,并且边际成本为零§3.模型Q1=1/2(a-Q2)§ Q2=1/2(a-Q2)进而§Q2=1/3a Q2=1/3a§即当两家产量都为市场需求量的1/3,厂商达到利润极大化,市场达到均衡,均衡总产量为2/3a,均衡价格为1/3b§4. 图示 如P132 图5.24§①两条斜线分别代表两家厂商的反应函数§设最初厂商2的产量为零,则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1/2a§②若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定为1/2a,则厂商2在其反应函数曲线的A点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1/4a依此类推直到两家根据对方量都不再改变自己产量时达到均衡,即两家都生产1/3a,是两条斜线的交点E处的产量 Q2a0(1/2)a(1/3)a(1/4)a(1/3)a (3/8)a (1/2)aaQ1BAEQ1=1/2(a-Q2)Q2=1/2(a-Q1)图5.24 古诺双寡头模型§5.拐折曲线和古诺双寡头模型都是假定寡占厂商间不进行相互串通,也称之为非串谋模型,在 折线中假定厂商总是预计对方将采取于己不利的行动,厂商是“悲观主义者”,而古诺双寡头模型中厂商总是假定对手不采取任何行动,因此称为“乐观主义者”。
§(四)、价格领导模型§1.含义指在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在这种行业中率先制定价格的领导者是该行业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厂商,其他一些追随者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厂商§2.特点领导厂商可以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准则来制定价格和产量,其余的厂商则只能同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一样,被动地接受领导厂商制定的价格,并以此决定能使各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3.图示:如P133 5.25P,CP1P*P20Q0QdQrMRQDAMCS0图5.25 价格领导模型§①曲线D为行业面对的需求线So为小厂商供给线由各厂商各自边际成本曲线经水平加总而成So与纵轴交于P2处,表明如果价格在P2或P2以下时,由于价格太低而没有一家小厂商愿提供任何产量,领导厂商对整个市场的需求§②当价格为P1时,曲线So与D曲线相交,表明小厂商的供给可以完全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对领导厂商的需求量为0§③领导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表示在各种价格水平之下,扣除了所有小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之后,领导厂商还能销售多少产品,可由市场需求曲线D与曲线So水平相减后得到,由此可知,领导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P1AD这条折线。
§④与领导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ME与领导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交点处可确定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相应价格是P*§⑤当价格为P*时,整个市场需求量是QT,其中Qd部分由领导厂商生产,其余部分Qo由小厂商生产Oo+Od=QT§三、正式串谋§(一)、含义寡占行业中的主要厂商通过明确的、通常是正式的协议协调其各自的产量,价格或其他诸如销售地区分配等事项,就是正式串谋行为,如卡特尔§(二)、若成员厂商能结成牢固的联盟,卡特尔可以像一个垄断者那样追求整体总利润最大化§(三)、若各家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但成本不同,厂商联盟需对市场需求及联盟作为一个整体的边际成本曲线作出估算,然后确定一个统一的“垄断价格”和相应的总产量,并将产量在各成员 厂商间分配§(四)、图示,如P135 5.260P*Q1QMC1AC1(a)0Q2QMC2AC2(b)P,CP*P,CP*DQ*0MRQ(c)图5.26 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MCP,C§1.卡特尔的整体边际成本曲线可通过将这两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而成§2.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为D,其边际收益曲线为MR§在D与MR交点处得到使卡特尔利润最大化的总产量Q*,相应的垄断价格为P*。
§3.价格和产量已定,则总收益既定,再按照等边际成本原理分配各厂商的产量§从MR与MC交点处拉一条水平虚线,其与各厂商的边际成本线交点处可以确定各自产量Q1和Q2§4.以上安排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产量分配取决于协议§5.卡特尔不稳定的原因是在于其成员往往怀有违背协议的强烈动机,而卡特尔的协议往往不受法律保护,一家背叛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卡特尔解体§卡特尔成功的典型事例是OPEC(石油办理输出图组织)讨论:§1.市场结构及各自特点§2.各类市场均衡的条件练习:§P136 题5、6, §P137题6、7、8、9、11、14、15、16、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