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阶段质量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B) Word版含解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6086971
  • 上传时间:2019-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阶段质量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B)(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B.正常细胞不含自动结束生命的基因,所以不发生凋亡C.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物质运输功能提高解析:选C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细胞分化是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现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进而导致物质运输功能下降2.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不死性癌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解析:选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仍然是细胞,而不是个体,所以没有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3.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的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一只蝌蚪这一系列变化指的是(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C.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的不同和细胞生长D.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解析:选A 该重组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进行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行细胞生长,使组织、器官生长,故A正确4.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解析:选D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是抑癌基因,B项正确;生成复合物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实现了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题干中的过程就不会发生,靶基因不表达,不能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导致靶细胞分化为癌细胞,癌细胞能无限增殖,D项错误。

      5.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解析:选C 图1中的乙组细胞是在DNA复制的时期,应是间期,对应图2中斜线部分AB段即DNA的复制图1中的丙组细胞是分裂期的细胞,图2中的BC段是分裂期的细胞图1中的甲组细胞是DNA未复制时的细胞,在图2中的D点或A点之前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即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6.下面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解析:选D 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观察连续分裂的动物组织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消失转变为染色质在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

      7.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于观察C.不是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D.细准焦螺旋没调好,物像不清晰解析:选C 观察到的为分生区以上部位的细胞,可能为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C正确8.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解析:选D 甲图含有核膜和核仁,若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c和gh区间、重建的时间是de和ij区间;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而甲图细胞含有核膜、核仁,所以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9.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甲细胞形成的乙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所以乙细胞与甲细胞一样能无限增殖B.若丁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一般情况下甲、乙、丁、丙等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相同D.甲细胞分化成丁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选A 由甲干细胞形成的乙干细胞虽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但其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⑦为高尔基体,其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由于甲、乙、丁、丙是由同一细胞(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核内的DNA相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0.如图表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C.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②过程短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选B 题图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根毛)区,①②③④过程分别为分裂间期、分裂期、伸长区的分化和成熟区细胞的形成(细胞分化)只有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才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具备质壁分离的条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用分生区细胞(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①)经历的时间长于分裂期(②);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11.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探针细胞总RNA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胰岛细胞--+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解析:选B 依题意,以基因的片段为探针,可以检测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依表格信息,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获得表达,而卵清蛋白基因未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在三种细胞中都表达,说明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生命活动很重要;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1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解析:选C 脊椎动物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A错误;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靶细胞建立连接,B错误;神经元等各种细胞的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C正确;神经元凋亡是受基因控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错误。

      13.如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l→m、p→q的变化原因均为DNA分子复制B.图中g→h、n→o、r→s变化的原因均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C.图中c→d、i→j、r→s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时期完全相同D.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起点为O,终点也为O解析:选C 从图中信息可知c→d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分裂,时期为后期结束末期开始,而i→j、r→s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期为后期开始,C错误1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分子(c)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错误的是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整个间期用②表示不恰当,因为DNA复制之后其数量要加倍且要出现染色单体C.③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此时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D.④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此时期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色单体解析:选A 由图可知,①中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但是没有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这种现象;②中无染色单体且DNA分子数与正常体细胞一致,因此不能代表完整的间期;③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④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8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利用性成熟的青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1)实验的大体思路是:先把完整的体细胞单独培养,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________植入________,看能否表现出全能性2)根据上述思路设计的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取正常的雄性青蛙的体细胞直接进行细胞培养,观察其能否发育成一只完整的青蛙第二步:准备若干个正常雄性青蛙的体细胞和雌性青蛙的卵细胞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重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观察能否发育成完整的青蛙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