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4课孙中山破陋习第一课时.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H****H
  • 文档编号:277782755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4.6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孙中山破陋习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24课课文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 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 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 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 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学生从人物的神态、动作及对话出发, 通过抓重点词句比较分析、 讨论交流等形式去体会缠足给姐姐以及千千万万妇女带来的伤害,反复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初步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另外缠足这个陋习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说是陌生遥远的,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缠足陋习对妇女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教学目标:1、通过辩论、反复诵读,感悟缠足对姐姐的身心的残害,孙中山对缠足的憎恶与反抗,母亲对缠足的怨恨与无奈,在此基础上讲述故事的重点内容2、围绕“究竟是什么深深地刺痛他幼小的心”这条情感线索,紧扣文本语言,运用结合图片与资料、联系上下文等学习策略进行多元解读、多元感悟,感知缠足对中国妇女的残害,最终弄明白孙中山破陋习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2. 了解孙中山这个人物, 以及辛亥革命的意义, 了解缠足对中国妇女的残害课前准备 : 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回家向年长的长辈了解有关缠足的一些知识,阅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搜集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及缠足的历史起源;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人物导入,质疑课题(一)初识人物,解题质疑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先和老师来写一写他的名字(板书:孙中山 ) 请大家读读他的名字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了解一下孙中山这个人,说说看你的收获生自由说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多种查找资料的途径、 方法后做必要补充。

      点评:你能从网络中收集有用的信息,真厉害!电脑不光光能玩游戏,更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呢!(设计意图:信息时代学生对于电脑、网络是不陌生的,有的同学打字、玩游戏、看电影,样样精通,但是很多学生更多的是把电脑当成一种游戏工具一味的禁止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电脑,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对于网络,宜疏不宜堵师补充(孙中山 1866 年 11 月 12 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末年组织中国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被称为“国父”南京的中山陵就是孙中山 先生的陵寝2) 听了同学的介绍,又听了老师的补充, 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生自由交流,预设:伟大的人3)让我们带着对伟人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他的名字吧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师完成板书:24、孙中山破陋习)生齐读课题2. “破”是什么意思?破除,废除题目下板书)提醒学生从课文第八自然段中找一找答案理解“陋习”是什么意思?“陋”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在这里应该选哪种解释?(教师出示陋的 3 种含义:不合理的 , 不文明的。

      2 狭小3 少,简略习”就是习俗,“陋习”的意思就是不好的、不合理的习俗3. 指名让学生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孙中山废除不合理的习俗二)质疑导学,聚焦“陋习”读了课题,你急着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学生充分质疑)教师筛选并归纳: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他为什么要破除陋习? ( 用黑卡纸出示 ) 预设:可能学生会问:孙中山是怎么破陋习的?(师解释,破除陋习可不是小时候的孙中山能做到的, 那得等他当了临时大总统,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才慢慢破除陋习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暂时不讨论设计意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接触人物,既检查了预习,又通过老师的适时补充, 使学生对人物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由对课题中的关键词“陋习”的教学很好地发散开去,统领全文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本1. 过渡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同学们认真读书,去课文中寻找答案2. 学生自由读书(1)课件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熟课文,正确流利;三、思考问题,同桌交流2)指名读要求设计意图:出示具体的读书要求,既减少了学生读书的盲目性,又可以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要求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对三年级学生必要的阅读引领。

      3. 检查生字词:师:课文读完了,谁先勇敢地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痛苦、心疼、受罪祖宗、既然、不该总统、废除、缠足为啥、辛亥革命挑柴、空闲指名分行领读(1)请同学们读读第一、二个词,“疼”、“痛”意思相近,还可以组词疼痛总统”和“主席”一样,都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只是国家体制不同而已缠足”也叫“裹小脚”,相机提醒学生 “缠”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 “辛亥革命”是公元 1911 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的伟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从那时开始中国再也没有“皇帝“存在了1911年是中国的辛亥年,所以称之为“辛亥革命”2)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些词语3)讲解多音字”挑”“空“,指名组词4)指导生字,布置作业指导生字书写,完成书上描红既”和“即”不要混淆;“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疼”、“痛”是病字旁,与“废”的广字旁区分5) 读了课文,我们也可以知道了第一个问题“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的答案是“缠足”6) 全文围绕缠足展开,那谁能给课文分分段落,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个更全面的把握?请看提示:三、解惑促读,走近人物思考: 1. 缠足前,孙中山的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2.缠足后,孙中山的姐姐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交流 1. 孙中山的姐姐是一个能干的的人。

      从文中的“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孙中山的姐姐是一个活泼的人从文中的“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小时候才“很喜欢自己的姐姐”指导朗读,读出姐姐的能干、活泼,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交流 2. 以后的几个月, 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前后相差竟然如此之大!缠足给姐姐造成的身体上、心灵上的巨大伤害呀!孙中山对姐姐非常得同情,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非常痛恨2)指导有感情朗读“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四、具体了解缠足 1. 孩子们,请在文中找出妈妈给姐姐缠足的内容,自己读一读出示“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缠足是怎么回事呢?2. 师讲解:缠足可不是有的同学理解的只是用布条把脚缠绕包裹起来那么简单来先来看看以下这段资料:资料一云南六一村的吴杨氏老太太这样回忆她的缠脚的经历:她母亲用织布机上的“射通”,横垫在她的脚腰下,让脚腰凸起然后,裹扎起来,逼她走路慢慢的,脚腰被“射通”凸断了。

      她因此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走路虽然脚腰折断了,但她的脚仍然臃肿难看 她母亲又念叨: 你这双男人脚, 怎么还不烂?她奶奶也说:难烂了,该使用法子了于是,她母亲在她奶奶的指导下,找来半个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脚底、脚腰、脚面上,再用缠足布包裹起来,套上小鞋,让她下地行动她的脚被划破了,血迹从缠足布中渗透出来,变黑,发腥,发臭她经常疼得脸色苍白,精神恍惚,体重大减资料二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脚骨骼的变形,正常脚和小脚的不同3. 孩子们,孙中山的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交流:(1)用一条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布条有多长吗?足足有45 米长呢!来,读出布条的长长长的”变红)(3)一道又一道地裹在姐姐脚上,裹得越来越紧来,读出这种感觉一道又一道”变红)(4)同学们,听着听着,你们感受到姐姐的痛苦了吗?所以姐姐(引读):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变红)(板书:痛苦眼泪)(5)生带着初步理解读,感受姐姐的痛4. 这样的痛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还笑得出来吗?姐姐还唱得出歌吗?所以再出示: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那我们能看到的是姐姐怎样的脸?(痛苦的脸、流泪的脸、木木的表情、没有一丝笑容、没有一点生机?)听到的又是什么?(痛苦的哭泣、难过的唉声叹气、难受的呻吟)想象一下姐姐缠足之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不能走路,走路常常摔跤,不能下田干活,没有了自由)5. 如果我们现在还沿袭这样的陋习,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在座的各位女同学,包括张老师,还有你们的姐姐、妈妈、奶奶等等女性,都将经受缠足的痛苦折磨6. 师小结:所以自古就有一句俗话: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姐姐的痛苦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面对这一切,孙中山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设计意图:缠足这个陋习离学生现实生活久远,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从文本看,“妈妈正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是对缠足做法的再现当然,这句话不足以让学生明白缠足的整个过程及给人带来的痛苦, 于是,必须借助适度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展示缠足后脚的断折、 扭曲等变形情况, 如此方能让学生对缠足的丑陋和罪恶产生直观的感觉五、有效撷取链接点,主题阅读孩子们,这缠足陋习残害了中国妇女上千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后, 首先废除的就是这缠足陋习。

      我们的开国领袖周总理周恩来也从小志高, 12 岁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请大家打开主题阅读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词语我会读:誓言剧烈封建统治困惑诸位胸脯关耀门楣靴铺掌柜郑重振兴中华二、我会说: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清政府时,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还处于困惑期时,魏校长问学生们 “为什么读书” 孩子们的回答是,周恩来的回答是思考: 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答: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 周恩来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三、我理解周恩来从小立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六、课后作业1、搜集有关孙中山的小故事,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辛亥革命,进一步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七、当堂检测补充习题八、板书孙中山破陋习痛苦、心疼、受罪祖宗、既然、不该总统、废除、缠足为啥、辛亥革命挑柴、空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