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研报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9546807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府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当头炮〞,把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地区等不适合开展地方的贫困群众搬出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石龙镇建设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1 个,搬迁贫困户231户 999 人 一、主要做法 一是以就业解决长远生计以产业带动促增收依托加工业、劳务经济等帮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在石龙易地搬迁点规划建设了扶贫车间,带动了搬迁点的就业以公益岗位促增收,我镇将30%以上的公益性岗位用于搬迁户,解决了局部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二是以就学增强搬迁动力加强双向摸底,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根本情况进行了解,宣传各种教育资助政策,简化办理入学学籍手续,同步配套学校建设,让搬迁群总子女就近择优入学石龙镇幼儿园、良山小学、石龙一中等都可为搬迁户子女提供就学保障 三是以就医推进健康关心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健康信息建设和医疗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工程〞,让搬迁户享受到健康信息化成果同时经常组织石龙卫生院进行义诊效劳四是以关心化解群众乡愁。

      搬出地村支“两委〞经常去看望搬迁群众,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关心和温暖,让他们有依赖、有依靠,引导他们更好更快融入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同时成立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到移民安置点,加强党的凝聚力,带着石龙老乡家园社区进行共建共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二、 工作成效 (一) 增加了农民收入,搬出了持续开展的广阔天地搬迁户的生活水平变化显著,贫困发生率降低,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从搬迁前的25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600元左右 (二) 提升了就业能力,搬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整合部门培训资源,优先覆盖搬迁对象,确保受到培训的人员都有一门终身受用的谋生技能同时组织心理医生对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移民的市民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变成了有技术、懂经营、思开展的新型农民 (三) 改善了群众生产居住环境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深山区、石山区等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中心城镇,彻底改变了群众住房难、用电难、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四) 保护了生态环境,搬出了守住底线的开展空间搬迁户原居住地生存环境相对较差,耕作方式落后,生产效益较低。

      群众搬出后,一些群众将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既保护和恢复了生态,又提高了生产效益 三、 困难问题 (一) 旧房撤除问题搬迁对象对几代留传的房屋念想大,故土难离;同时也担忧适应不了今后城镇生活,担忧旧房撤除后,找不到适宜的就业岗位,没有生活来源有的穷窝难舍,想用旧房堆放一些生产劳开工具,对旧房撤除有抵触情绪还有的认为住房面积大多偏小,难以适应农村家庭人口合理增长的需要 (二) 就业时机和持续保障问题由于城镇化滞后,就业市场偏小,难以保障一户一人就业有的综合素质偏低,特别是年龄偏低,特别是年龄偏大、缺乏文化和技能的群众就业难度较大城乡社会保障衔接不到位,特别是一些老年移民离开了熟人社会极易感到孤独无助没有就业、就学、就医的后续扶持专项资金,个别户出现了“搬迁即失业〞“入住即返迁〞现象 (三) 精准搬迁问题贫困户搬迁对象在扶贫系统上是动态数据,加之是自愿搬迁,要在中长期规划上落实到户到人操作困难由于很多村只有局部贫困户得到搬迁,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现象安置点位于乡镇,外部交通、内部根底条件均难以满足搬迁群众开展和就业需要。

      (四) 根底设施还不完善我镇的安置区虽然已全部竣工并完成入住,但安置区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主要是物业管理、公共效劳等配套效劳还未跟进到位 四、对策建议 (一)盘活好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大资源推进土地开发和拆旧复绿推进“三变〞改革,统筹搬出地迁入地资源,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原有土地,对原有承包地和复垦增加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种植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果林、茶叶、中药材等,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恢复双赢 (二)创新就业保障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只要就业解决得好, 搬迁一户就能脱贫一户要坚持抓就业岗位,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岗位需求和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要按照至少一户一就业的标准, 清岗腾位、精准对接,谋划好就业岗位,比方,安置点的保安员、保洁员、水电工、修理工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举办专场招聘会,常态化推进招聘工作,让用人单位和搬迁群众双向选择岗位,确保一户一就业要紧盯初三末端和高三末端这两个节点,加强“两候生〞培训,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在安置区、企业、合作社务工,争取吸纳搬迁群众外出就业,让他们成为产业工人 (三)衔接好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

      整合民政、卫计、扶贫等部门资源,对收入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搬迁对象,特别是对45岁到60岁的人员,主要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或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城市低保保障,搬迁群众享受国家政策从高,履行国家政策从底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有效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建立移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搬迁群众老有所养,实现60周岁以上人群应保尽保建立长期缴费鼓励补助机制,引导搬迁户早参保、多缴费、不断保进一步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健全搬迁户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让搬迁户前瞻无愁、后顾无忧 第1页 共1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