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礼大观_士观礼_士婚礼.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6634431
  • 上传时间:2017-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2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古礼大观 (一)士冠礼——成人仪式《仪礼》有《士冠礼》篇《礼记》有《冠义》篇1、“冠”“笄”之解“冠” , 《说文》解为“弁冕之总名也” “笄” ,音“基” (ji1) 笄, 《说文》解为:“簪也从竹,幵声” 《篇海》说, “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加“冠” 、加“笄” (又叫“及笄” ) ,成为了汉民族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2男有冠礼,女有笄礼笄礼的年龄比冠礼小,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 这里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十五岁:古时,女子以十五岁为成人十五岁以后,就可以许嫁、行笄礼了许嫁:许嫁之后,必行笄礼这里说的许嫁,是指完成了昏礼六礼中的“纳征”礼许嫁后所行笄礼,称“许嫁笄” 二十岁:如果已经成人的女孩子迟迟未许嫁,那么到了二十岁也必须行笄礼2、冠笄之礼与生命礼仪成人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礼仪,源自远古氏族时代的“成丁礼” 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

      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成丁礼至今仍然在世界部分民族中存在着,但更多已演变为各种更具各民族特色的成人礼仪对于华夏民族,则以“冠礼” “笄礼”的形式存在了两千多年世界各民族的成人礼丰富多彩,形式殊异它是一个人类个体完成“幼年走向成年”过程的社会性确认仪式,正如有人所说,成人礼“是对于生命存在的一种真正的确证,一种文化的介入” 通过简单或者复杂的仪节,成人社会对一个刚刚越过成年门槛的孩子的成人资格、能力进行检验和确认,由此,一个新的成人即获得社会性的认可,获得各种成人权利,承担起各种成人义务成人之礼,实际上是成人社会给予新的成年成员的礼物有什么可以给他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回答对于华夏民族来说, “衣冠”与“礼仪”是最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也是民族所能给予孩童的最重要的礼物仪式之前,孩童无须束发、未有首服、不着礼衣,天真烂漫也无须行礼,然而经过了庄重的占卜祭告,确定了仪式时间,经过庄严肃穆的整套礼仪之后,孩童束发加冠、着华夏礼服,行止仪节皆要遵从华夏文化规范,华夏民族对于新的华夏成员给予了庄重的文化接纳。

      3、冠笄之礼与华夏礼仪《礼记》说, “冠者礼之始也” 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3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笄之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并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二十而冠,始学礼” ,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笄之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笄之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自然,对于“君臣正”之类的“冠义” ,我们无须照搬但是,传统冠礼中仪式的庄重、对责任、志向等积极价值的强调、对成年者的激励,这些积极的诉求已成为值得继承的文化传统我们现在学习、扬弃和实践冠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继承传统冠礼对青年人负责、立志、仁义、孝廉等正面激励价值的基础上,在冠(笄)之礼中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传统冠笄之礼值得在当代继承和弘扬4、冠笄之礼衍生的汉语名词冠岁:男子二十岁弱冠:刚成年冠者:成年人4冠字:男子二十而冠,并赐以字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及笄:女子到了成年行笄礼的年龄笄女:成年的女儿笄年:及笄之年,成年笄冠:女子及笄,男子加冠,指成年(二)士昏礼——结婚仪式1、婚礼制度 :  六 礼 这种制度在《诗经》中有所反映。

      《卫风·氓》 “尔卜尔笙,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即体现了占卜和迎娶 《幽风·东山》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璃,九十其仪” ,回忆新婚的景况 《郑风·将仲子》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描写了情人订婚后,女子仍怕人言可畏诗经》中还有对媒的描写如“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取妻如之何?必吉父母 ”周代的六礼与男女双方家族的关系密切,要有双方父母、媒人等一系列手续 2、婚年与婚时 《周官》记:“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越语》勾践法令则规定男二十娶,女十七嫁一般认为,男三十、女二十是极限,不可超过,可以嫁娶之年则为男十六、女十四战乱过后需要多增人口时,婚年就早,过期不嫁娶还要受处罚5再来看(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土,迫其吉矣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土,迫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土,造其谓之 ”女子心情如此迫切,不能简单地以“有女怀春”来概括之了 关于婚时也有规定 《荀子·大略》 “霜降逆女,冰浮杀止 ”古代农民冬则居邑,春则居野田牧之世,分散尤甚故嫁娶必始秋末迄春初,雁来而以为礼,燕来则祀高媒,皆可见嫁娶之时节正如《诗经· 氓》中提到“匪我想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婚” ,古写作“昏” 婚礼都是在黄昏进行的 《唐风·绸缪)“三星在天” ,可见婚礼在晚上举行有意见认为《陈风·东门之杨》是写男女在城外相会,实际应是写新婚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昏以为期,明星哲哲”正是结婚之时选择黄昏结婚是古代劫掠婚的遗留,劫掠婚总是乘黑抢掠女子,后来这种婚制消亡,习俗却保留了下来6现代人的西式浪漫婚礼现代人传统古典婚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