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提升素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625037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提升素养    :G623.2:A:1673-0992(2011)01-132-01摘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诵读,而且要读出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只有诵出古诗文中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明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古诗;提高素养小学教材中的古典诗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素养一、目标,有计划学习古诗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

      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三、让学生感悟诗文,诵读诗文古诗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我想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让学生从小就沐浴在诗歌的阳光下,从小与诗歌结下不解的情缘在教学中,让孩子去读一首古诗,就要求他对古诗中的意思、意境有充分的理解,这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等到有一天学生心中有“万水千壑”,厚积薄发,自然也就“文思泉涌”了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我只是让学生多方位地去感悟文本,至于感悟到什么程度,那可是因人而异了即使是一知半解,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可喜可贺的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

      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优美的诗句成了教室里黑板报的醒目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蕴涵着哲理的诗句频频出现在学生的赠言中,记录在学生课本的扉页,以此去勉励自己学生开始懂得古诗并不是只拿来背的,用起来会更加精彩课堂上让学生时时感受惊喜,享受成功,是我一直所努力的目标利用校本资源,我让孩子当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迟,疑是银河落九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景与诗被孩子们演绎得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对孩子刮目相看古诗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引领孩子学习诗歌,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演绎她的美,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当追求的境界引导孩子正确诵读,用心诵读,教师可以避开传统的以理解诗意而理解诗意,而是创设情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注重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如我在教学《赠汪伦》时,学生对这首诗兴趣盎然,我就顺水推舟对学生说:“我发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诗了,那就大声朗读吧!”学生于是摇头晃脑,琅琅上口。

      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对接读,以学定教,把握生字词的读音接着问:“在朗读中,你明白了诗中写的是什么事吗?”在学生初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讲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听了故事,再去读读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再去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中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最后一个环节,配乐诵读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学生纷纷随乐而诵,甚是沉浸也许学生的感受还停留在“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层次,但我相信在小学的古诗教学中:朦朦胧胧才是真四、培养学生要读出古诗情感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点,抓住它,就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带着新奇的语气,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在这个层次上难以突破。

      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古诗文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才能把有行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述一下,并标出颜色、线条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充沛了很多,还带出了一点意境学生要获得的这种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