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北小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9页整理网络,WORD排版,全文可编辑,欢迎下载使用柳北小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柳北小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版】1: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判断题对错 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的( )单项选择题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3: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判断题对错 4: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单项选择题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5: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D、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 6: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系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判断题对错 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判断题对错 8:教育的整个过程要围绕着学生转 )判断题对错 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单项选择题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一推孟量表》 10:李老师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经常写一些心得或教育论文此外她还经常关注小学教育方面的最新动向,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来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这说明李老师可以做到( )单项选择题A、团结协作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终身学习 11: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 12: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6—11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单项选择题A、自卑感B、内疚感C、勤奋感D、主动感 13: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劳动的结合 )判断题对错 14: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TS}李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何积极作用?( )[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D、关注学生的发展 15: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环境B、学校教育C、遗传D、主观能动性 16: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17: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 18: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加里宁的成功教育经验 )判断题对错 19:某山区的教师林老师根据本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带领教师编写了《某某山区的植物》的教材,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这突出体现了林老师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课堂教学的组织者D、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20: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单项选择题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1: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单项选择题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22: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 ]多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继续教育 23:教师的( )决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单项选择题A、知识B、技能C、视野D、创新素质 24: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 )多项选择题A、智高测评B、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C、儿童智力量表(WISC)D、成人智力量表(WAIS) 25: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多项选择题A、谐音法B、组织策略C、形象联想D、精细加工策略 26:谈话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师生对话B、教师问学生答C、学生问教师答D、教师起控制作用 27:洛克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判断题对错 28:在百姓心中,很多人都是过眼烟云不因岁月而淘尽,而会久久让百姓惦念,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留存。
因而,尽管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为百姓干实事却会让干部绽放无限的价值;生命是短暂的,但群众的口碑却让生命富有了永恒的意义要说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还有比这更崇高、更宝贵的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惟有和百姓打成一片B、惟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C、惟有那些为政两袖清风的人D、惟有那些真心干实事的人 29: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包括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判断题对错 30: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单项选择题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遗传决定沦的观点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31:因为教学设计使得教学程序化、合理化和精确化,因此,教学设计会束缚教学实践的自由,扼杀教师的创造性 )判断题对错 32:布卢姆提出的情感领域目标的最高等级是组织 )判断题对错 33: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单项选择题A、理解问题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34:启发式教学是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判断题对错 35: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判断题对错 36:学生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 )判断题对错 37: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38: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判断题对错 3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4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多项选择题A、视觉编码B、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 41: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的是( )单项选择题A、孟子和苏格拉底B、关汉卿和达尔文C、王阳明和哥白尼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4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单项选择题A、唯一工作B、中心工作C、必要工作D、重要工作 43:教学研究中的观察法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认识教学现象的 )判断题对错 44: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4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单项选择题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46: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多项选择题A、观察B、测验C、谈话D、问卷 47: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48: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49: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 )的应用多项选择题A、概念B、规则C、方法D、规律E、理论 50: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单项选择题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 51: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没有本质区别 )判断题对错 52: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小明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课堂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
老师非常生气,对小明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小明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门口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小明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TS}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5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高尚的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 )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单项选择题A、教育B、尊重C、爱护D、关心 5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单项选择题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56:小学德育常用的方法有( )多项选择题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