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培训基地综合防雷解决措施.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0778613
  • 上传时间:2023-1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3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防雷设计技术方案设 计 单 位:成都市通达三奇科技有限公司设 计 时 间: 2018-05目 录第一部分:企业简介第二部分:总论第三部分: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2.2 方案原则2.3 防雷器选型第四部分:雷电防护措施3. 1 设计范围3. 2 方案设计目标3. 3 现场情况及雷击原因分析3. 4 解决措施第五部分:服务承诺第六部分:设备清单第七部分:工程预算公司简介成都雷泰防雷有限公司是从事防雷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专业性防雷公司,为社会各界提供完善的防雷工程设计、产品安装、检测维护及技术咨询,其主要产品有 SKBT系列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共 40 余个品种产品主要性能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1312-3,ITV-TSK.11 , ITV-TSK K20 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拥有一流的雷电检测中心,雷电实验场所,科学的管理方式、先进的检测手段、雄厚的技术力量、严格的工艺流程,使本公司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 高可靠质量保证2. 通流容量大3. 响应时间快4. 插入损耗少本公司防雷产品分电源类和信号类,电源类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信号类分为:计算机网络类、视频类、音频类、馈线类。

      广泛应用于:1. 通信机、计算机电源电路和信号电路的冲击保护;2. 楼宇、建筑物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3. 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系统、金融证券系统的防雷保护;4. 野外气象站、雷达站、各种数据采集系统的防雷保护;5. 工业配电柜 <板)的防雷和防操作过电压保护通达三奇科技 ”永远追求 科学的管理方式、以优良的性价比、独特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来赢得市场!2/17二 总 论1.概述现代社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微电子产品大量运用,信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其突出表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上,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使网络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随之也越来越强,如果网络遭受意外而被中断和破坏,产生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但网络的安全是极为脆弱的,抛开其它不说,单就其硬件而言即是如此网络的硬件技术来自微电子集成技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单位体积内集成的电路器件就越多,因而芯片的耐压水平就越低,现代网络使用的芯片耐雷电过电压水平仅为几十伏,一旦传输线路上感应瞬态过电压就极有可能将芯片击穿,从而造成网络通讯中断,而由于模块技术的应用使得更换损坏芯片时常常会将整块电路板换掉,造成不必要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不用说因网络通讯中断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了。

      虽然现在对于广域网络的数据传输由于传输速率要求较高,数据量大而广泛采用光纤传输 < 光纤属于非金属物质因此不会感应雷电流也就不会将雷电流引入网络,造成对网络的物理性破坏),但计算机却无法接受光信号,因此仍需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金属介质送入终端设备,这就是说既然存在金属导线,因此对于程控交换机网络而言就存在可能将雷电流引入设备我们知道雷电流是一种脉冲电磁波 <经过频谱分析可知其有效分量从几十 HZ 到几十 MHZ)因此会被金属导体所感应设备就算未被直击雷击中,仍有可能因为其有金属管线而感应雷电流形成感应雷对设备产生过电压,从而破坏设备一般而言程控交话机使用的数据线多为铜芯线,而其供电系统的电力传输线也是铜芯线,因此在发生雷击时对于网络就存在空间与线路导体感应雷电流的通道网络综合防雷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金属线路上产生的感应雷的强度到网络设备所能承受的水平,并且做好接地工作以保证雷电流能迅速入地不会反击常规的降低感应雷的措施就是对金属线路的屏蔽、均压和接地但采取这样的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金属线上感应的雷电过流、过压,也不一定能将感应雷的强度降低到网络设备所能承受的安全水平因此为确保能最大限度保护网络设备的雷电安全,应该直接采取线路防感应雷措施即路最易感应雷电流的部分串接或并接避雷器,以抑制芯线上雷电过电压的强度到安全水平。

      同时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如对线路进行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等多种防感应雷手段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设备的雷电安全2、雷电概述2. 1 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层间和雷云与大地之间强烈瞬间的放电现象2. 2 雷电的危害方式雷电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危害方式分为直击雷、雷电电磁脉冲两种3/17雷电危害直 击 雷 雷电感应热电机静电电雷械电磁磁电效效效感脉感反应应应应冲应击直击雷 :就是雷电直接打击到建筑物构架或动植物上,常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而造成建筑物损坏及人员伤亡雷电电磁脉冲包含有雷电流的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雷云静电感应 :是指雷电在形成对地放电时,在附近的户外架空传输信号线、电力线或设备间连接线上产生异性电荷,传入设备,使串连路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坏电磁感应 :由于雷电流有极大的峰值和坡度,在雷电流周围会产生瞬变电磁场,处在该瞬变电磁场的导体会感应出较高的电动势,因此瞬变电磁场又会在空间范围内产生电磁作用,主要是磁场,而这种空间雷电电磁波将在三维空间范围内对电子设备发生作用,由于雷电流峰值大、坡度高且其瞬变时间极其短,因而在这种交变磁场中的导体感应的电压很高,对电子设备及器件造成损坏。

      雷电波侵入: 在房外架空线路遭到直接雷击,经线路传导入室内设备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地电位反击: 指接地线引接点不符合规范要求,将高电位引入设备处,造成对设备损坏2. 3 雷电的性质特点雷电发生时,会产生强大的雷击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瞬变的电磁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综合物理效应,雷电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几十万安培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1秒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 千安每微秒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3、雷电基本防护原理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侵害的渠道不同 ,因而保护措施也就不同防直击雷主要是采用避雷针、避雷网格、避雷带等传统的避雷装置,只要设计规范安装合格,这些避雷设施便能对直击雷进行有效的防御 ,但无论多么完善的避雷针、网格和避雷带,对雷击电磁脉冲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的防护都无能为力因为雷电感应是由电气电子系统设备的电源线路 ,信号线路天馈线路等因起 .因此仅靠避雷针,网格避雷带防4/17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今天信息社会时代的实际需求综合防雷系统外部防雷措施 内部防雷措施接接共屏等合电闪引屏用电涌器地接位保理针蔽连下蔽地护网接装系(器带布线线统隔置>线

      根据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措施因此必须采用 (1> 直击雷防护设计技术; (2> 屏蔽技术; (3>等电位连接技术; (4>共用接地技术; (5> 合理的综合布线技术; (6>设置安装线路浪涌保护器 (SPD> 等综合措施,这六项技术措施 ,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构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以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电气电子系统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电气电子系统设备的安全1.外部保护在 LPZ0 级保护区即外部作无源保护,主要依靠避雷针 <网、线、带)和接地装置保护原理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 < 线)顶部,形成局部电场强度畸变,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 <线)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这是人们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的防直击雷的方法建筑物的所有外露金属构件 <管道),都应与防雷网 <带,)良好连接2.内部防护 <防雷电电磁脉冲)电源部分防护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对高压部分电力局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

      对 380V 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在建筑物内总配电箱处的进线端设置安装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 UPS 的前端应加装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二级保护但针对一个5/17机房做防雷保护,则根据机房内的配电情况做 2~ 3 级保护目的是用分流 <限幅)技术将雷电过电压 <脉冲)的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所以,分流、等电位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防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浪涌保护器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543-2004建筑物防雷—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选择IEC61024-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 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I312二.方案设计原则本方案根据成都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