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
20页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一、选择题40个,每个1.5分,共计6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 B. ②C. ③ D. ④2. 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时期相似的是(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该国人口总数就增加根据曲线,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④,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之前人口总数一直是增加,D对①、 ②、③时期人口总数仍在上升,未到达最大值,A、B、C错2题详解】目前图示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是小于0,即负增长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德国,人口负增长,C对埃及、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中国是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都大于0,A、B、D错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4.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 a方案较合理 B. b方案较合理 C. c方案较合理 D. 均不合理【答案】3. D 4. 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再看看少年儿童比重,两者之间差异最大。
故选D4题详解】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考点:人口结构读我国部分省、直辖市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预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环境②经济③教育④资源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6. 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建立并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C. 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D. 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答案】5. B 6. B【解析】【分析】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试题较为简单5题详解】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上海、天津、北京出现时间早,而相对落后的青海、海南出现的时间晚,说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反应了教育水平,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出生率较低,所以出现的零增长就早,而与环境和资源没有联系6题详解】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人口零增长,我国人口零增长时,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B正确。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保证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实行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二孩政策,不能鼓励生育和大量吸纳移民,A、C错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与题意无关,D错点睛】要明确二孩政策也是“计划生育”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中甲表示的是( )A. 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 B. 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C. 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 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8.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 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答案】7. B 8. C【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8题详解】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可通过15—65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15—65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判断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xx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下列各题9. 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10. 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答案】9. B 10. 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9题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500万”是一个“临界点”,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所以应该是人口合理容量。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10题详解】广州市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大,无需在引进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11月24日,备受瞩目的杭州地铁开通试运营下图是杭州市观测点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该观测点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功能区( )A. 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 C. 高级住宅区 D. 低级住宅区12. 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环境因素 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率【答案】11. B 12. A【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在早上进入本区的交通量最大,说明为上班时间,在下午离开本区交通量最大,说明为下班时间因此说明该区域人口的昼夜差别大,符合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故答案选B项12题详解】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因为远郊土地价格低,是经济因素造成的故答案选A项点睛】市中心建立商业区主要是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读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 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C. 城市化速度趋缓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4. 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②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13. A 14. B【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据图中四条曲线变化可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故城市人口不断增加,A项正确;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故B项错误;城市化速度甲乙丙趋缓,丁加速发展,故C项错误;丁城市化水平较低,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D项错误14题详解】丁国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故B项正确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城市中心区的萎缩都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高水平时的现象考点:城市化的发展15. 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A. 城市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城市数量增加 D.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标志,基础题。
详解】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C. 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体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下列各题17.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 地下水位的上升 B. 径流总量减少C. 蒸发量减少 D. 降水量减少18.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扩大城市的规模C. 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 推广使用渗水砖【答案】17. C 18. D【解析】【17题详解】表中显示,该城市市中心地下径流少于郊区,说明城市建设导致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城市径流总量大于郊区,蒸发量小于郊区,降水量多于郊区,B错误、C正确、D错误。
18题详解】推广使用渗水砖可增加降雨的下渗,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减少绿地面积将导致下渗减少,增加地表径流读下图,如果图中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为河流,完成下列各题19. 图中a、b、c、d最有可能属于河流支流的是( )A. ad B. bdC. cd D. cd和ad20. 下列城市位置与d聚落相似的是( )A. 上海 B. 巴黎 C. 伦敦 D. 武汉【答案】19. B 20.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和分布特点,试题难度一般19题详解】支流相对于干流而言,水量较小,水运条件较差,所以形成的聚落也较少,根据图示,b所在河流聚落分布最少,推断为支流20题详解】图中d聚落处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我国的武汉地处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故答案选D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21.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22. 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23.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答案】21. A 22. D 23. C【解析】【21题详解】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判断,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多,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地区。
故答案选A22题详解】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故判断为混合农业区,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