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热源热热机原理.doc
7页单热源热热机原理摘要:只要细读本论文,便知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派胡言1超级无限循环运动如图(1),有一绝缘密闭球体,球心包裹着正电荷,假设水蒸气在这一高度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下面是液态水水蒸气分子在正电荷电场引力的作用下会向球体方向运动,水分子被吸引到球体表面时,由于受到球体表面的阻档,水分子便在球体表面越积越多,逐渐凝聚成液态水(由附加问题论证:“论述二”可知,球体表面的液态水对正电荷的电场不起屏蔽作用);所以气态水分子会继续在球体表面凝聚成液态水;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球体表面的液态水会沿着球壁向下流动,在球的最底部汇聚成液滴,液滴并逐渐增大,当液滴大到一定程度便会掉下,落入下面的液态水中这样便形成水分子的物理循环运动,即:下面的液态水→自动蒸发变成气态水分子→气态水分子经静电场的作用在球体表面凝聚成液态水→液态水经万有引力的作用→流到球的最底部形成液滴→液滴逐渐增大→落入到下面的液态水中;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形成了水分子群无限循环运动我们当然可以利用这种循环对外做功,对外做功后整个系统的温度会下降(因为这个系统对外输出了能量)水绝缘密封球体球心(带正电荷)图(1)(如有人问水中的OH- 或H+会不会对电场造成大的屏蔽影响?请细看最后面的“附加问题论证1”。
2宇宙类生命能量循环如图(2)所示,右边空间的气态水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在容器底部液面不断凝聚成液态水,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液态水再经底部通道流到左边,左边的液态水会不断蒸发到左边空间,左边空间的气态水分子流动补充到右边空间,这样周而复始地循不下去液态水将水分子不断地“泵出”到液面上的空间,它就象是一个跳动的心脏,只要有合适的温度这个心脏就会永不停息地跳动,源源不断地将水分子泵出到液面上的空间可见,系统对外做功本质上就是这个心脏对外做功上述系统非常类似生命的循环系统,就在此把它叫宇宙类生命循环系统吧,生物的血液要保证向同一方向运动,就得有心脏的收缩、舒张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同时还得有瓣膜保证血液作单向流动而类生命循环系统的心脏就是“液面蒸发”,它源源不断地将水分子泵出液面,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宇宙类生命循环系统的瓣膜就是“电场与重力场组成的场力系统”,保证水分子作单向流动生物心脏动力来自生命能量,宇宙类生命循环系统的心脏动力来自宇宙提供的热能这个系统也可以说是在宇宙的皮肤上凿了一口井,这口井会使宇宙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喷射出来EE水 +图(2)3熵减媒质宇宙中含有大量的熵减媒质,人们没有发现熵减现象,也许是因为没有发现熵减媒质的原故。
定义:熵减媒质——就是使熵减小的媒质如图(3)所示,一个弹簧两端各系着一个铁球,两铁球在弹簧上作来回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中,如果在两球上随意加上一些小磁铁吸附着,我们知道这时整个系统的内能是不变的因为这个系统既没有向外界输出能量,也没有从外界吸收能量如图(4)所示,将上述的铁球换成质量相等的正、负两个电荷(没有弹簧系着)假设这两个电荷因某种原因突然分离,分别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的相对运动速度逐渐减慢,走了一段路程后停下来,再在两电荷静电引力的作用下相向运动,最后碰在一起这个物理过程,我们知道整个系统的内能是不变的如果这个系统内充满氧气,经上述物理过程整个系统的内能也是不变的;因为这个系统既没有向外界输出、也没有从外界吸收能量 图(3) 但是如果系统内充满饱和水蒸气,那么两个电荷都分别会对水蒸气产生静电引力作用,使水蒸气发生凝聚,水蒸气凝聚便会放出热量,系统的温度就自然会升高了,系统的熵也就减小了;(注1可见,两个正、负电荷分离后跑了一趟又返回合在一起,充当了使熵减小的媒介作用,这个物理过程中的电荷就是熵减媒质大自然的一场暴风雨,电闪雷鸣,无数的自由电荷在浓重的水气中狂飞乱舞,本身就包含有无数的熵减物理过程。
可见熵减媒质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熵减现象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时每刻(注1:教科书中讲到:系统温度变化与内能变化不成比例关系例如:液体蒸发会吸热,在一个空瓶子内放入一些CO2液体,由于CO2 蒸发的作用瓶子一下子就变得冰冷,但这个系统的内能是不变的,因为它不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但系统的熵减小了都上演着,是宇宙热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4)附加问题论证: 1、论述一、现假设有一水分子置于一个正电场中,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的极性方向会发生偏转,由于水分子正极与电场场源电属性相同,所以正极受电场场源斥力的作用;而水分子中的负极与电场场源电属性相反,所以负极在电场中必受电场场源引力的作用因此,相对于正电场场源的空间距离水分子正极必大于负极根据库仑定律可知,水分子所受的电场场源引力总值必大于斥力总值,即水分子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必将表现出水分子向电场场源方向运动的现象同时,由于水分子的正、负极分别受到电场力的推、拉作用,水分子的两极间距离会比平常的大,因此水分子向电场场源运动的现象进一步加强论述二、电介质中的极性分子具有电偶极子,当没有外电场时,由于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电偶极子的排列杂乱无章,因而对外不显电性。
当有外电场时,每个电偶极子都受到一个力矩的作用,转向外电场的方向;在电介质与外电场垂直的两个表面上,产生极化电荷(注:不是自由电荷而是束缚电荷),这是电介质的极化现象;电介质对电场是不起屏蔽作用的水分子是非常稳定的极性分子;所以纯净水和其它极性分子电介质一样对电场不起屏蔽作用,如图(1)所示,电场E可以使极性水分子在上面产生极化电场;就像电场直接穿透过这层极性水分子似的(如有其它疑问可参考最后的“附加问题论证1”)水E图(5)2、 也许有人会问水中的离子是否会对电场分布造成不利的影响?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不会纯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 H2O + H2O H3O+ + OH-25℃时,每升纯水电离出来的 c(H+) = c(OH-)=10-7mol/L;而每升纯水水分子的摩尔总数为:1000/18=55.56mol;每升纯水水分子的摩尔总数与其电离出来的H3O+或OH-摩尔数比约为55.56/10-7=5.56×108,即每升纯水H2O是H3O+或OH- 的5.56亿倍;这个比例如果以地球的表面积来更形象地比喻,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它只占了0.92平方公里。
所以纯水电离出来的H3O+或OH- 对电场的影响在宏观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3、也许有人会问OH- 是否会在电场的方向上产生不利的累积?我在这里可以说不会我们知道自然界的水不是以单一水分子(H2O)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若干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而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簇,俗称“水分子团”我们平时所说的活性水,是通过特殊的加工才能得到,如果我们能吃到分子团是5—6个H2O的已经很不错了,通常的水是由10个以上的H2O组成的水分子团,这是由于水分子是强极性分子的原故对于OH- 来说是H2O少了一个H+ ,因此OH-比H2O的缔合力强得多,组成分子团会更快因此图(2)中球壁上的OH-和H2O缔合成的分子团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会很快地沿球壁向下流动,最后形成液滴落下注:除非球体表面的电场强度很大,否则离子是无法在球表面大量累积的)4、假设有人硬要说“在球心静电场引力的作用下,OH- 会在球壁上累积,累积到将电场完全屏蔽掉时,那么你的理论就不成立了我可以说这种说法是一种错误因为热力学中的波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伟大的物理定律都以“理想气体”来论述,那么本理论同样可以用“理想分子”来论述;这里的“理想分子”是“一种不会电离的水分子”,所以本理论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