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学复习试题(第2次).docx
5页种子学复习试题(第2次)种子学复习题三、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指种胚(最幼嫩的植物原始体)从生命活动相对静止状态恢复到生理代谢 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吸张: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一般成熟种子在贮藏阶段的水分在8V14%的范围内, 各部分组织比较坚实紧密,细胞内含物呈干燥的凝胶状态当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在湿 度较高的空气中,则很快吸水而膨张(少数种子例外),直到细胞内部的水分达到一定的 饱和程度,细胞壁呈紧张状态,种子外部的保护组织趋向软化,才逐渐停止萌动:是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的程度,胚根尖端就 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露白)发芽:指种子萌动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速度加快,胚根、胚芽 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理解种子发芽过程与水分吸收的关系;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 型幼苗形态建成的特点)(1)吸胀阶段(2)萌动阶段:农业生产上将种子萌动俗称为“露白”,表明胚部组织从种皮裂^ 中开始显现出来的状况种子萌动时,胚的生长随水分供应情况而不同:当水分适宜(或 较少)时,则胚根先出一一(旱长根):当水分过多时,则胚芽先出一一(湿长芽)。
原 因是:胚根对缺氧的反应比胚芽敏感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动时,首先冲破种皮的部分 是胚根3)发芽阶段:种子萌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 到一定程度,(4)幼苗形态建成:根据种子发芽后其子叶出土的状况,可分成两种类型的幼苗①子叶出土型一一90%的双子叶植物(棉花、油菜、大豆)优点:保护幼芽,子叶 出土后能进行光合作用,继续为生长提供能量;某些植物的子叶与后期生育有关,如棉花 的子叶受到损害时,会减少结铃数,甚至完全不结铃②子叶留土型一一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禾谷类)、小部分双子叶植物种子(如 蚕豆、豌豆)上胚轴伸长而出土,随即长出真叶而成幼苗,子叶仍留在土中与种皮不脱 离,直至内部贮藏养料消耗殆尽,才萎缩或解体 特点:穿土力较强,易出苗播种 时可略深,尤在干旱地区;养贮藏组织和部分侧芽仍保留在土中,一旦土壤上面的幼苗部 分受到昆虫、低温等的损害,仍有可能重新从土中长出幼苗根据子叶出土型和留土型的萌发特点,确定种子播种方式留土型种子发芽时,穿土能力较强,即使在黏重的土壤中,一般也较少发现闭孔现象, 因此,播种时可较出土型的略深,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更属必要禾本类种子幼苗出土的 部分先是胚芽鞘,真叶以后才伸出,所以土壤上面的幼苗部分受到冷害后,仍有可能重新 从土中长出幼苗。
种子萌发的物质效率种子萌发期间物质代谢的特点:贮藏器官发生贮藏物质分解,转化成可溶性物质运到 胚部:①作为呼吸基质:②作为合成新细胞的材料种子萌发中的物质代谢途径;不同作物种子物质效率的比较种子新陈度、饱满度 的含义理解:种子萌发与休眠的关系,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吸张损伤(P98):当种子接触水分时,由于干种子细胞膜系统不完整,细胞内部的 一些小分子如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低分子蛋白肽链及无机离子会发生渗漏现象 随着吸涨种-2-子细胞膜的修复,内部物质的外渗逐渐减少但有的种子如大豆、菜豆、本身种子较 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性强种子吸胀速率快,细胞膜就无法修复而且出现更多的损伤, 物质外渗加剧,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这种类型的损伤称为吸胀损伤吸张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水分12%-14%之内,因作物而不同)短时间在零度以 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这种现象称 为吸胀冷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基本生态条件(理解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 光照等生态条件,发芽的三基点温度)(1)水分:种子发芽的最低需水量:指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 的百分率(亦可用含水量表示)。
种子发芽的最低需水量,与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高蛋白 质种子,粉质种子、油质种子2)温度:①三基点: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一一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50%能正常发芽的最低、最 高温度界限:最适温度一一使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达到最高发芽百分率所处的温度大多数 作物在15-30℃范围内均可良好发芽.A.种子发芽的温度要求与作物的生育习性以及长期所处生态环境有关最低、最适、 最高:耐寒性作物 0?4℃ 20?25℃ 40℃喜温性作物 6?12℃30?35℃ 40℃B.同一作物的不同亚种、类型甚至品种发芽的温度也会有所差异C.种子生理状态对萌发的温度亦有一定的影响处于休眠状态的作物种子发芽温度特 殊而且偏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较低的种子适应的温度范围变小3-②变温促进发芽:目前发芽试验常采用的变温为20~30c或15~25℃,在低温下的时 间是16h,高温下的时间是8h, 一天为一个变温周期3)氧气(4)光(5)二氧化 碳应用:设计一定试验条件保证农作物种子能正常发芽四、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在广泛的川间条件下,决定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和成长正常幼苗潜在能力 的总称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 中具有生命力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其生活力可用四喋法 测定)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 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理解: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三者间的关系高活力的种子必定具有高的发芽力和高的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 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有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三 者既相互区别,乂相互联系种子劣变的形态、生理生化机制(1)膜系统损伤及膜脂过氧化:膜漏现象严重一一内含物外渗,脂质团形成,细 胞器损伤萌发时修复能力降低一一影响正常代谢2)营养成分的变化长期呼吸消耗,导致种胚分生组织或胚轴中营养物质缺乏,种 子生活力、活力丧失3)有毒物质积累:代谢的中间产物的积累使活组织中毒(4)合成能力下降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合成能力明显下降;核酸降解、合成受 阻一RNA、DNA含量低,ATP生成量少(5)生理活性物质的破坏与失衡在种子劣变过程中种子发芽力与活力的关系1 .种子活力和劣变的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种子劣变增强,则活力下降2 .种子劣变是不可避免的,它从生理成熟就开始,最终活力下降程度视环境条件而 异。
控制种子本身的状态和环境条件,可延缓活力降低的速度3 .种子劣变是逐渐加深和伤害积累的结果在劣变期间,种子通过某些处理,可以 进行修复,恢复活力,但当劣变程度很深时,种子就失去修复能力,最终丧失活力4.种 子基本的变质是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内物质力作用能力的改变5 .种子劣变程度较低时,即在失去发芽力之前,表现为发芽速率和生长速率及整齐 度、健壮度均逐渐下降,旦出苗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增加,即抵抗逆境能力下降当劣 变程度较低时,对生活力和发芽影响不大,而对活力则有影响,因此可用活力测定的方法 了解变质的程度6 .种子劣变的结果表现在生产性能降低,最终和最大的危害是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从种子检验角度来看是失去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高活力种子在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理解种子活力与出苗整齐度的关系:种子活力与 早播的关系:种子活力与节约播种费用的关系;种子活力对产量的影响:种子活力与贮减 性能的关系1)提高川间出苗率,减少播种量高活力种子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其川间出 苗率比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