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琵琶行》教案课时琵琶行教案一等奖(通用3篇).docx
15页2024年《琵琶行》教案课时琵琶行教案一等奖(通用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琵琶行教案课时琵琶行教案一等奖篇一 1、简介白居易诗歌创作及其生活经历;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了解描摹音乐的方法及技巧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描摹音乐的方法及技巧 :两课时 (1)由唐宣宗李忱诗作《吊白居易》中的诗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导入新课《琵琶行》 (2)解题:诗句中“琵琶曲”就是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琵琶行》又名《琵琶引》,其中“行”和“引”与《长恨歌》中的“歌”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但大同小异,后来统称为“歌行” 1、让学生说出对于白居易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进行总结并适当地补充 (1)白居易诗歌创作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无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作品收录在《白氏长庆集》中 (2)白居易主要生活经历 白居易才华横溢,16岁创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显现出不凡的`文学才华贞元十六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中进士,后来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这一年白居易44岁,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处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因为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因而被人认为是越职言事,再加上白居易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遭到许多人的嫉恨,因此借此机会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的秋天写的 1、①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同学正音 ②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读音 湓浦 铮铮然 倡女 贾人 悯然 转徒 迁谪 2、①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进行口头翻译,把握重要文言词句的含义。
②教师重点提出下列词语 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古义异义词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命酒:命:吩咐;酒:摆酒,名词活用作动词 因为:因:于是就;为:创作因为”是古今异义词,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歌:作歌,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命名、取名 3、组织学生讨论:小序有何作用 ①简短讨论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②教师进行小结: 小序的作用:(a)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 (b)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c)点明写作动机 (d)定下全诗凄切悲凉的基调 1、提问:本文的点晴之笔是什么? 本文的点晴之笔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 2、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②教师进行总结: 琵琶女:当年的琵琶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可谓是色艺双全,并且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过着一种奢华享乐的生活而如今年长色衰,过着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前面介绍的白居易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以前白居易才高位显,现在却被贬江州,昔盛今衰,同样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白居易在听琵琶曲时,慨叹琵琶女的命运,寄予无限同情的同时,也在慨叹自己结尾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的泪是为琵琶女流的,更是为自己流的 读下面白居易写的另一首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联系《琵琶行》,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d)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凄切哀愁的歌女,诗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近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而《夜闻歌者》则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分析:此题的答案为d,《夜闻歌者》中的歌女不如琵琶女完整而丰满 由检查名句背诵导入新课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学生齐读第二段 3、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①比喻修辞的运用: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用“急雨”比喻大弦弹奏的声音的粗重急促,用“私语”来比喻小弦弹奏时声音的亲切温柔的特点,这样使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生动可感的实体 ②叠音词的使用: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中运用“弦弦”、“声声”、“续续”等叠音词,不仅表达准确,而且读来具有节奏感 ③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从听众的角度,突出弹奏水平的高超 ④提示补充: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句描写了音乐高亢激昂的特点,这应该是用听觉来感知的,作者却用“铁骑突出”的视觉冲击来表达,这样就形成了“通感”。
琵琶行教案课时琵琶行教案一等奖篇二 以下是百分网我收集整理的关《琵琶行》教案课时一的教案,仅供参考!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
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抗议,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席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平静,自觉安适恬然,平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近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