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融入策略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7150872
  • 上传时间:2025-0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融入策略研究    Summary:现如今,国家十分提倡“五育并举”,这是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其在各学科教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将“五育”落实到小学音乐教学全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Keys:五育并举;小学音乐;德育引言“五育并举”理念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趋势德育目标与音乐教育理念具备同向性,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充分挖掘音乐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将音乐教育和德育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创建音乐活动实践情境,促进情感共鸣对小学生来说,实践活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展音乐活动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情境的方式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德育情境,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亲身感悟与欣赏音乐作品中优美的旋律,以此来陶冶个人情操,做好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实践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义勇军进行曲》开展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此歌曲,让其感受到此歌曲中蕴含的核心内涵,了解音乐中不可估量的德育价值此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学生将此首歌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相互连接,通过对国旗含义的讲解,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在此之后,教师再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歌词内容与旋律特色,从而增强这首歌曲的感召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品味核心内涵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模拟升旗仪式的场景,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举行升旗仪式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体会此首歌曲的核心内涵,引发学生的共鸣,既实现了德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解读歌词德育内涵,深化学生情感体验歌词作为音乐作品的文字表达,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和人生哲理小学音乐教师应深入挖掘歌词中的德育元素,通过细致解读和生动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全面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歌曲的主题和风格,以及歌词所要传达的道德观念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分析歌词内容、讨论歌词意义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内涵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够在歌词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歌词中的道德观念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通过自我反思和实践体验,深化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3、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德育实施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声音等要素塑造抽象的形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我们不仅能把抽象的音乐具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解读音乐作品的内涵,而且可以为德育融合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支持,如视频、音频、图表、实例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德育的实施,使通过音乐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既深刻又有力度例如,在教学《卢沟谣》这一作品时,由于这是一首描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它涉及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对于身处和平岁月的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与“七七事变”及抗日战争相关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卢沟桥事变的真实故事,继而让学生用歌声追忆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从歌声的旋律起伏中感受祖国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段关于在《卢沟谣》的歌声中感受先辈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心得体会,再通过“希沃白板”的投影功能将学生所写内容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交流,促使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伟大富强的祖国可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德育提供更直观、更有效的教育契机,使德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坎里4、开展音乐欣赏,推进德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可为学生呈现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开阔视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国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精神,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最佳切入点鉴于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即可基于单元学习目标,选择主题、题材相近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欣赏活动中,对音乐作品的形象、内涵进行深层次感知,实现思想和道德情感的升华以音乐六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中《一对白鸽子》的欣赏教学为例,这首歌属于民歌范畴,是一首经典的青海民歌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可围绕这一主题再选取《锦鸡出山》《唱大戏》两首民歌,使学生在欣赏同类主题不同民歌的过程中感受我国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并深刻认识到:五十六个民族只有团结在一起,祖国才能繁荣昌盛。

      同时,为了使学生对歌曲情感产生深刻的理解、生成自身的感悟,教师在具体的欣赏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歌舞表演,使学生在肢体动作中深刻体会歌曲背后蕴含的情感如此,可以极大地提升德育效果,落实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确立“五育并举”素养目标,强化实践活动,结合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自我认知、情感和意志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希望本研究成果能为各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让“五育”融通教学的模式更好地发挥学科作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积极贡献Reference[1]吴玥.小学音乐课融入德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苑教育,2023(18):47-48.[2]吴芳宇.“五育并举”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中英文),2023(17):85-87.[3]卓雅芳.以乐育人,德育并进:德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10):6-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