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米层高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共36页).docx
36页目 录1. 编制依据(1) 本工程的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DBJ08-903-2003;(10)、《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11;(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锦秋路南侧、瑞丰路以西、丰宝路以东 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其中23#、24#楼一层层高4.50m,局部5.40m,支撑地面标高-1.100,支模高度5.60m,局部6.50m,属于高支模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50m,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2.650米,层高4.50m、3.90m,其中1~4轴交C~E轴局部层高5.4m,模板支架最大高度6.50米;主梁最大跨度7.6米、最大截面尺寸为300×900;柱截面尺寸为550×500;楼板厚度为120mm。
3. 组织机构设置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成立模板支架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 长:吴维泉副组长:沈兵组 员:周文友、郁惠平、吕向阳在搭设、使用、拆除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搭设方案施工,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密切注意使用安全,确保实用稳固4. 支撑系统布置4.1 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5KN/m2;模板与木方自重:0.5KN/m2;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KN/m2;施工荷载标准值:2KN/m24.2 设计参数(1)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支撑立杆的纵向间距0.90米,横向间距1.0米,粱中间增加一根立杆,梁下小横杆间距0.90米,梁下方木纵向设置三根,步距 1.70米;楼板支撑立杆的纵向间距0.90米,立杆的横向间距最大0.90米,板底横向钢管间距0.9米,方木间距0.3米,垂直短跨方向设置,步距1.70米2)距地面200处设置纵横扫地杆,立杆下设木板垫块3)支架四周布置竖向剪刀撑,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4)模板支架与先行浇注并具备一定强度柱子通过连接件固定,每根柱子与水平杆交接处均设。
4.3 材料要求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木方采用50×100松木方,钢管直径48mm、壁厚不小于3.2mm1、支模架材质支模架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不小于3.2mm的钢管,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的技术要求,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分层和硬弯、压痕和深的划道;支模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要求,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0mm进场使用的钢管、扣件需有出厂合格证,对质量有怀疑的钢管、扣件应送检做试验2、木模板表面平整,在使用前先上好脱模油3、方木应无断疤,樟节,腐烂而影响方木强度5. 搭拆技术要求5.1 搭设技术要求(1)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2)立杆在搭设时纵横向的距离要均匀,要拉通线对齐,立杆柱脚均应加设垫板,垫板下为地库顶板3)支架立杆应竖直搭设,全高度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 mm4)立杆、水平杆需要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立杆对接必须按50%错开对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或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跨内或同步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或纵距的1/3。
5)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拉杆,确保两个方向有足够的刚度6)支撑架的水平剪刀撑加强层须与立杆连接7)主节点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8)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不小于45N·M9)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采用单扣件,梁底小横杆采用双扣件10)每个水平杆与立杆交汇处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11)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11)搭架子前,钢管及扣件须进行检验,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12)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变更技术方案,(13)验评合格后方可使用5.2 拆除技术要求(1) 拆除顺序:整体上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及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程序;先拆柱箍—→拆柱模—→拆剪刀撑—→拆梁侧模—→拆板牵杆—→拆板搁栅及板底模—→梁牵杆—→拆梁搁栅及梁底模 —→拆牵杆、拉杆、扫地杆—→拆梁板立杆—→清运模板支撑—→清扫场地—→移交2) 拆除强度要求:制作拆模砼试块并在现场进行同条件养护,各构件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均达到856%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模,悬挑构件达到100%强度方可拆模;同时上层楼板砼尚未浇筑完成时,下层模板支撑不得拆除3) 依据拆模试块强度,填写拆模申请表,报监理单位审批。
4)梁下立杆,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6. 安全管理措施6.1 技术交底1、交底人员及要求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操作班组及每个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未进行交底的施工操作人员不得进行施工操作,交底双方必须履行交底签字手续2、交底内容(1)交底内容中应包括支模架搭设时的具体技术要求,如支模架间距、排距、竖向剪刀撑的布置位置、水平加强杆的设置的使用范围构造加强措施及构造节点等,防止项目部误读方案造成支模架的错误搭设2)交底内容中还应包括支模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危险源、危险部位、相关防护要求和措施、施工环境安全注意事项、文明施工要求、施工纪律要求、安全监护人员以及物资准备6.2 支模架施工检查(1)项目部应对支模架的搭设进行日常检查,加强过程控制2)检查内容包括现场搭设情况是否与方案相符合,搭设的情况是否与规范相符合3)在各级部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不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的地方,应先停工后整改,经复查符合要求后,再重新进行施工4)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写清整改要求,并履行签字责任手续6.3 模架验收l、支模架安装完毕后须由公司工程部组织进行验收,支模架的验收依据为本施工方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公司的相关技术要求,验收检查后办理相关手续和验收记录。
1)原材料的材质,对钢管、扣件、方木等的材质外观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检查;(2)支模架荷载状况;(3)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剪刀撑及立杆间距等构造情况;(4)扣件紧固力矩 2、项目部对支模架验收后,报监理及公司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捣施工 4、各级部门验收完成后,应出具书面验收意见书,验收意见书包括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参加验收人员和整改责任人均应履行书面签字手续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人必须报验收人员,进行复查,复查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6.4 砼浇捣要求(1)本工程梁断面尺寸较大,砼浇捣时,必须按先大梁后楼板的原则进行浇捣,混凝土浇筑时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1KN/m2,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2)混凝土浇搞顺序:支撑架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筑内部柱子混凝土至梁下,增强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各大梁砼浇捣时由大梁两端向中间均匀分层分批进行,分层厚度300mm,逐步到位,不得一次浇捣到顶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应及时摊平。
3)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与支撑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6.5 支模架搭拆管理(1)搭架的人员必须应戴好安全帽、不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高空作业时应戴牢安全带2)工作时要求思想集中,防止空中滑落;扳手、铁锤等工具应拿牢或放在可靠的平面上,以防坠落伤人;在搬运材料应注意放置牢靠、不相互碰撞;钢管脚手架各扣件应锁紧方能在架上操作;严格按搭设的顺序进行安装,不得违反搭设的先后顺序;传递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乱抛;施工平面材料应归堆,不得随手乱放,架上不得堆大量材料,运至架上的材料应分散并及时安装掉;预留洞口应先进行防护好后才能在周围施工3)拆除(搭设)支撑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必须系好安全带4)本专项施工方案的支撑架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拆除时应在统一指挥下,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织拆除工作5)拆除支撑架前,应清除支撑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等,按顺序要求自上而下逐层拆除整个支撑架6)在拆除过程中,支撑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连墙杆(侧向约束构造)、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撑架拆卸到相关的支模架时方可拆除;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件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拆卸连接部件时,不得硬拉,严禁敲击;在同一工作面共同施工时,工人间应相互协作,拆模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落下的范围内站立;严禁同一楼层内在同一部位的垂直面上下两层人员同时操作;每组拆模人员应有足够工作面,不得过于集中,以免互相盍碰伤人;操作平面内有洞口的应先进行洞口的防护,安全后才能操作;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拆除的材料运输时应牢靠,不得超载。
7)拆除支撑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设专职人员负责警戒8)各类材料按不同规格、不同部位的构件进行分类归堆,保持场地的整齐整洁;拆除后做到及时清理归堆整齐,及时运至指定部位堆放,钢管、扣件均应清理干净后再移交不得野蛮施工,乱敲乱砸,材料做到随用随运、随拆随运,工完料清7.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7.1 潜在的事故及可能产生的后果(1)人的因素安全员检查不严不紧不细,新工人上岗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思想麻痹;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工人等高空作业;安全交底不清,均有可能产生高坠事故混凝土浇筑顺序不按方案执行,单位面积混凝土堆积过多,容易引起支架坍塌2)环境因素突遇大风、大雨,施工支架上落雨易滑,未设警示、警灯,未加围护栏杆,夜间施工照明不够,容易发生高坠事故3)材料因素安全带质量不好或使用过久,安全帽质量不好或未扣帽带,钢管、扣件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容易产生高坠事故7.2 急救组织构成现场指挥组组长:吴维泉副组长:沈兵组 员:郁惠平、罗坚明、孙阳、徐德、吕向阳7.3 应急措施项目部配备担架、药箱等用品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拨打120急救,同时报告分公司由吴维泉、沈兵、郁惠平等负责组织抢救伤员,并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或等待急救中心救援。
由罗坚明负责准备车辆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