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州市白蒲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江苏省常州市白蒲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膜的成分中起识别作用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 磷脂 C.糖蛋白 D.蛋白质参考答案:C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参考答案:A3. 下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结构①是细胞质基质,其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B. 结构②是线粒体,其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C. 结构③是高尔基体,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D. 结构④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参考答案:C【详解】A.细胞质基质富含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为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可在其内进行多种化学反应,A正确;B.线粒体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有关酶的附着面积,B正确;C.③是内质网,它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物,能够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C错误;D.结构④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面关于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用35S标记氨基酸弄清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H2O中氧在光合作用中的传递过程C.用14C标记的CO2最终证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D.用含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5. 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CO2+C5→2C3C.氨基酸﹣多肽 D.线粒体中H2O的生成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生物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使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同时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的有序进行创造条件.【解答】解:A、葡萄糖→丙酮酸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B、CO2+C5→2C3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C、氨基酸→多肽是蛋白质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D、线粒体中H2O的生成发生粒体内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 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
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C. 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D.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故A错误;根据某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杂合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可能是突变型或野生型,故B错误;亲本是杂合子,F1中野生型个体可能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故C错误;由于没有选择作用,因此F1自由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不变,故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名师点睛】该题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不能理解杂合子有3/4表现型为突变型,1/4表现为正常,学生由于思维定势导致出错7.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右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B.有无血清对两种细胞培养的影响相同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D.培养基中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比较大参考答案:C8. 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参考答案:B9.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参考答案:C10. 由肝糖原转变成其它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参考答案:D11.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方法中,目前最容易成功的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台,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参考答案:答案:C1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蓝细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能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不可能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才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参考答案:D13. 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KS5U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参考答案:D由于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正确,花青苷为水溶性,可用水做层析液,B正确,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含有紫红色的大液饱,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匀与吸水,C正确,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错误14.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C.③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变化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参考答案:D15. 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运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C.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参考答案:B16. 用肠液、胰液处理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得到连续的极细长的纤丝,此纤丝可能是( ) A.多肽链 B.染色质丝 C.染色单体 D.DNA分子参考答案:D17.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合理密植 B.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C.间作 D.满足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参考答案:答案:D18. 将物种①(2n=20)与物种②(2n=18)杂交可产生子代③,对③将作如图所示处理。
注:①的染色体和②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过程皆可发生B. ⑥是一个新物种C. 由③到④过程发生了等位某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由③到⑥的过程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图形分析可知,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图中③不能自交产生后代,即图中⑤到⑨的过程是不存在的,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③不是一个物种,⑥是③加倍形成的,是可育的,属于一个新物种,B正确;由③到④过程表示的是诱变育种,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由③到⑥的过程表示的是多倍体育种,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19. 下面是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取材部位和主要试剂的选用都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取材部位主要试剂A提取叶绿体色素称5克管状叶剪碎……无水乙醇B观察核酸的分布撕鳞片叶外表皮一小块甲基绿-吡罗红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切取3cm根尖解离……龙胆紫D观察线粒体形态撕鳞片叶外表皮一小块健那绿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A紫色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管状叶中的叶绿体色素,A正确;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但因紫色洋葱的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呈现紫色,会对观察核酸的分布产生干扰,所以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B错误;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应剪取根尖2~3mm解离……,用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着色,C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因此观察线粒体形态可用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染色,但不能以紫色洋葱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该部位细胞呈现紫色,会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若要准确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而且还要站在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每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做到触类旁通、能力迁移;(2)每个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研磨、过滤、细菌培养等);(3)多注重教材实验原理的对比和归纳:①原理对比:可从纵向角度比较实验原理、材料等,如颜色反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