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咏物诗四首(整理).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89503967
  • 上传时间:2019-05-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4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 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 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 :,1、形似 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咏物诗的概念以及咏物诗的特点 (2)了解咏物诗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托物言志 (3)能进行有关的鉴赏,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咏物诗的学习, 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 了解诗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接受精神的熏陶1、朗读感知 2、分析意象: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3、分析情感: 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分析手法: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如何鉴赏咏物诗( 步骤、方法),,子 规 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1、分析意象,古诗中的“子规”意象: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哀怨、凄凉或思归,1、分析意象,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冤亡、积怨、啼血,2、分析情感,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 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对社会黑暗的抨击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联,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此句“新”在何处?,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 但这一联以反诘的语气发问, 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 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显得新奇感人,寓意深刻3、分析手法,①用典 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 ② 反问 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③托物言志 借咏子规抒发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亡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社会的不满,小结:,景物特征 啼血,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表达情感:借咏子规抒发了对历代遭受苦难、 蒙受委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技法探究:托物言志,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葡萄,韩愈,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杂乱攀附,需要照顾1、分析意象:,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多扶持,,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言志: 通过描绘 ,表达自己 的心情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

      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小 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1、分析意象,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由小而大,不为人注意,不甘埋没,具有强大生命力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目光短浅,2、分析情感,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暗含了诗人的身世之慨3、分析手法,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 寓意深长赏牡丹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1、分析意象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2、分析情感,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3、分析手法,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3、分析手法,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刺、出 、,,,出身微小,不被时人重视,但不甘被埋没,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凌云木),,,,,,,,(刺、出 、,,,出身微小,不被时人重视,但不甘被埋没,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凌云木),,,,,,,,,(刺、出 、凌云木),出身微小,不被时人重视,但不甘被埋没以物喻人,喻指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表达他对社会的不满,对世人目光短浅的批判托物讽喻,以松喻人真国色),高贵富丽,艳压群芳,令人喜爱 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侧面烘托, 拟人、比喻 拓展练习,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0年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 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高贵”与“高洁”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D,,----------,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中的“石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不怕打击,不怕焚烧、不怕牺牲甘愿粉身碎骨而把清白的粉末留给人间答:通过对石灰不怕打击,不怕牺牲甘愿粉身碎骨而把清白的粉末留给人间的歌咏,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答:拟人手法把石灰写得富人的精神品格性,使人们对石灰的性格特点有深刻的印象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答题技巧:通过什么+抒 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答题要点:手法+表达作用),3、阅读填空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1)骆宾王因“数上书言天下大计”激怒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这首诗是他获罪后在狱中写的的2)西陆:秋天 (3) 南冠:囚犯4)玄鬓:蝉5)白头吟:古乐府篇名,传说是汉代卓文君丈夫司马相如再娶而写的一首哀愁的诗 诗中表明白己的身份的是 _______,诗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______ ,诗中都表明自己的心迹,骆诗表示自己的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南冠,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高洁,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当时在唐太宗手下做秘书监,深得唐太完信任和称赞垂绥,指蝉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绥”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1)骆宾王因“数上书言天下大计”激怒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这首诗是他获罪后在狱中写的的2)西陆:秋天 (3) 南冠:囚犯4)玄鬓:蝉5)白头吟:古乐府篇名,传说是汉代卓文君丈夫司马相如再娶而写的一首哀愁的诗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问题:(1)这两道诗是 诗2)分别说出两首诗中“蝉”的形象特点3)这两首诗借咏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咏物 (2)《蝉》:生性高洁、啜饮清露、居高声远 《在狱咏蝉》:身处恶劣的环境,但品性高洁 (3)《蝉》:寓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在狱咏蝉》:感伤自己经历了种种政治上的磨难,青春已逝,自己有着蝉一样的高洁品性,却不为时人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1、 树木类: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2、 花草类: 花开: 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 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 象征美人 兰: 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 :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红豆:男女爱情的信物,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莲:表达爱情 纯洁清高,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发展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 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