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二)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8668266
  • 上传时间:2018-07-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单元质量检测单元质量检测( (三三) ) 小说小说(2)(2)(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5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周星驰的作品一贯保持“猜不透”的风格,在发布会上,他对最新影片《美人鱼》的具体故事守口如瓶②2016 年巴西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孙杨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子200 米自由泳冠军③杭州彩民刘先生 8 元中体彩“超级大乐透”2 040 万,面对记者提问,刘先生怕泄露身份会惹来麻烦而三缄其口④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⑤董卿休假风波再次点燃了“央视主播离职”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凡离职的主播,对于走的“原因”都讳莫如深⑥最近,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高空玻璃桥成功合龙,但很多专家认为其危险性近似与虎谋皮,不值得其他旅游景点效仿A.②③⑥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①④⑥解析:选 C ①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密符合语境②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与前面“再次”矛盾,不合语境③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

      符合语境④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不合语境⑤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符合语境⑥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喻指一定办不到不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本的海上巡逻机于 2 月 2 日下午 2 点左右,在日本青森县西南大约 150 多公里处发现正在航行的中国海军舰队B.据媒体发布的广东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50.3%的受访者表示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位列“最期待”职业榜首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D.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解析:选 B A 项,不合逻辑, “大约 150 多公里”的“大约”和“多”不能一起使用;2C 项,语序不当, “不但”放在“这种精神”后;D 项, “采用”后面缺宾语, “高雅、时尚”与“作用”和“功能”搭配不当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绝大多数人几乎天生怕蛇,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人类早期的穴居生活有关, ,有“恐惧”基因的人,会本能地躲开毒蛇的伤害。

      这意味着有“恐惧”基因的人生存能力更强A.因为毒蛇极易攻击穴居的人类,便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B.因为穴居人类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C.即使穴居的人类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对蛇的“恐惧”基因也形成了D.因为穴居的人类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便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解析:选 D 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横线处应解释人类形成对蛇的“恐惧”基因的原因,表述主体前后应该一致,故应选 D4.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③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⑤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⑥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⑥⑤④C.③①②④⑤⑥ D.④③②①⑤⑥解析:选 C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③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 “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并与后文“积淀在我们血液里”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相契合,所以①②应接在③后;④与“循环”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朝鲜已经进行了四次核试验,大大重挫了国际社会在促使朝鲜弃核上的努力 ① 说有什么经验的话, ② 大国协作是有效影响朝鲜行为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能影响朝鲜的外部行为方式极少 “萨德”入韩使得中美韩在应对朝鲜核问题上的协作几乎难以为继通过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 ,我们 ③ 隐约感受到美韩已经在解决朝核问题上放弃与中国合作的意味这对于解决朝鲜核问题而言极为危险 ④ 没有中国的合作, ⑤ 朝鲜拥核将成为现实,弃核就是一句空话; ⑥ 美韩就通过战争方式解决问题,后果不3堪设想①②③④⑤⑥A即使也甚至因为要么因为B如果就进而如果那么因为C如果那么甚至因为要么要么D即使那么进而如果那么要么解析:选 C ①②处明显构成了假设关系,但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与选用, “如果……就……”在这里用在开头不妥;③处表示语意的递进,用“甚至” ,不填也可以;④处下面几句是针对上面一句的原因;⑤⑥所在的句子为并列关系,每一处又构成了选择关系,可以用“要么” 二、阅读能力训练(5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红楼梦》和中华文化周汝昌《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 “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吾人须知:一“才”一“善” ,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 “诗才” ,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其实这是看错了试看:一、 “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二、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 “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四、 “试才题对额”——宝玉;五、 “才选凤藻宫”——元春;六、 “才华阜比仙”——妙玉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 ,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 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原来, “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谓4“三才”的理念。

      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天地之心” ,独占“性灵”之位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所谓“天人合一” ,实即“天人本一” ,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通灵”——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艺术解说” 才” ,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华”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才华” 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皆能此在古时,势所定才, “贵” “贱”分途,男女异致,而“才”的木质(体性)却是“其致一也”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才” ,其故在此有才者,必有情, “才情”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大旨谈情” 那“微善”的善,又当何解呢?“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鉴定”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区分”:才属情,善属性孟子主性善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 《四书·大学》开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贾宝玉公然宣称:除“明明德”外无书!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闺女”(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 ,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才” “善”两端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 ,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节选自《新华文摘》 ,有删改)6.下面对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诗才、理家才等B. “才”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C. “才”是“天之才” “地之才” “人之才”的统称,它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D. “才”指的就是与“天之才” “地之才”相对并列的“人之才” 它融“天之才” “地之才”之精华为一身而具“性灵”特点,其常表现为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5解析:选 D A 项, “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是“才”的表现B 项,是对“才”的评说,无内涵C 项,依据文意及“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可知此处的“才”仅指“人之才”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作家曹雪芹弘广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才情灵慧融汇聚合,促成了他的伟大“文化小说” 《红楼梦》的诞生B. 《红楼梦》中的“才”包含广博,但因书中所写的人物之才多为“文才” “诗才” ,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 “诗才”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C. 《红楼梦》中女娲所炼“无才补天”的“通灵”之石,就是后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 ,这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D.在《红楼梦》中, “才”与“情”紧密相联,有“才”必有“情” ,如林黛玉集才与情于一身,而“善”则属“品性” ,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内容,如贾宝玉对晴雯、袭人解析:选 B B 项,文中只说有宝玉的文才,而选项中说“所写的人物之才多为‘文才’ ”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深厚弘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文化小说” ;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文化小说” 。

      B.才与善,二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鉴定人才的超标准尺度小说作品只要表现其中一条主旨要义,就堪称“文化小说” C.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实际全书深蕴丰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文化小说” ,名实相副D.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文化小说” ,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中华传统文化的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解析:选 C A 项,两大条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伟大作品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B项,应特指中华民族的文化小说D 项,即使写出了这两点也未必成“文化小说” ,无必然关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25 分)将 军刘建超①“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 ”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 12岁6②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 800 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 3 名飞行员,哥是最后 6 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