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454417654物理高考的命题.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5615520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80.50K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理高考的命题(上)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gaolb@2007.8.6高考命题的理论与技术专题讲座二1 •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物理高考的知识能力目标物理高考的知识能力目标•物理试卷的结构物理试卷的结构2 关于考试大纲和命题说明•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的能力要求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答卷方式 •题型题型 •试题难度试题难度 •命题说明命题说明–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形式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结构和题型–内容比例内容比例–试题难度试题难度–题型示例题型示例3 物理高考的能力要求4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5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6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7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8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像进行表达、分析9 实验与探究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能独立地完成表2 2、表、表3 3知识内容表知识内容表”中所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单的设计性实验10 注意•上述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上述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11 物理高考的知识要求12 物理高考的知识内容•必考内容必考内容–物理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模块模块3-1:电场,电路,磁场:电场,电路,磁场–模块模块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感应,交变电流•选考内容选考内容–模块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模块模块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相对论–模块模块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模块模块2-2:力与机械,热与热机:力与机械,热与热机13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表3中用字母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的含义如下:•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了解”和和“认识认识” 相当。

      相当•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标准中的“理解理解”和和“应用应用” 相当 对知识内容的要求14 高中物理知识重点⑴⑴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⑵⑵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⑶⑶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⑷⑷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定律的应用;物体受力分析,牛顿定律的应用;⑸⑸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⑹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⑺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 V图,图,P-T图;图;15 •⑻⑻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 •⑼⑼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⑽⑽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路端电压;•⑾⑾安培力,左手定则;安培力,左手定则;•⑿⑿洛仑兹力,右手定则;洛仑兹力,右手定则;•⒀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⒁⒁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与临界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与临界角;角; •⒂⒂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透镜成像规律16 对重点知识的命题取向1.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2.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3.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4.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5.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6.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灵活性灵活性17 1、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2、、物体做简谐振动物体做简谐振动, 每当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每当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 保持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不变的物理量有(A) 速度速度(B) 加速度加速度 (C) 动量动量(D) 动能动能考考查查要要点点::要要求求通通过过简简谐谐振振动动的的实实际际过过程程,,弄弄清清物物体体到到达达同同一一位位置置可可能能具具有有不不同同的的运运动动状状态态,,然然后对选项作出判断后对选项作出判断18 7、、将将电电阻阻R先先连连接接在在120V的的直直流流电电源源上上, 在在一一定定时时间间内内电电阻阻所所消消耗耗的的功功为为W, 如如将将该该电电阻阻连连接接在在某某一一正正弦弦交交流流电电源源上上. 在在相相同同时时间间内内若若该该电电阻阻消消耗的功为耗的功为W/4, 则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为则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为:(A) 30 V (B) 42 V(C) 60 V(D) 85 V•考查要点:考查要点:要求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明要求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明确电阻接在交流电路中时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确电阻接在交流电路中时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正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19 9、下图中的坐标原点、下图中的坐标原点o都表示一半径为都表示一半径为R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置置; 纵坐标表示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或电势的大小纵坐标表示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场强或电势的大小, 电势的零点取电势的零点取在无限远处在无限远处; 横坐标横坐标r表示离开球心的距离表示离开球心的距离; 坐标平面上的曲线表示该坐标平面上的曲线表示该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或电势大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或电势大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则下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A)图图⑴⑴表示场强表示场强, 图图⑵⑵表示电势表示电势(B) 图图⑵⑵表示场强表示场强, 图图⑶⑶表示电势表示电势(C) 图图⑶⑶表示场强表示场强, 图图⑷⑷表示电势表示电势(D)图图⑷⑷表示场强表示场强, 图图⑴⑴表示电势表示电势考查要点:考查要点:知道达到静知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电平衡时导体球内部场体球内部场强为零,由强为零,由电势差的定电势差的定义判断导体义判断导体球内部各点球内部各点的电势都相的电势都相等且等于导等且等于导体球表面上体球表面上的电势。

      的电势20 10、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 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是一容器的底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用细绳通过测力计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将活塞提着. 容器中盛水容器中盛水. 开开始时始时, 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面上(如图如图), 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慢地下移. 在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 测力计的读数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先变小, 然后保持不变然后保持不变(B)一直保持不变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先变大, 然后变小然后变小(D)先变小先变小, 然后变大然后变大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过程的想像,要求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过程的想像,要求学生认识到生认识到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当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当上管中仍有液体时,上下管相连接处的水平管壁对液体有压力上管中仍有液体时,上下管相连接处的水平管壁对液体有压力。

      21 1212、在图示电路中、在图示电路中, , 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为的电动势为εε, , 内阻为内阻为r r, , 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R R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将电量为将电量为q q的正电荷由的正电荷由A A点点沿路径沿路径ARBARB移到移到B B点,电场点,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力做的功等于 而将此正电荷由而将此正电荷由A A点沿电池点沿电池的内电路移动到的内电路移动到B B点点, , 电场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力做的功等于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理解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理解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电路上关电路上A A、、B B两点间的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把一定电势差是一定的,把一定量的电荷经任意路径从量的电荷经任意路径从A A点点移动到移动到B B点,电场力所做的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相同22 2、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13. 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 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 平板与地面间的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距离为H1,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现将一质量为现将一质量为m的的物块轻轻放在平板中心物块轻轻放在平板中心,让它从静止开让它从静止开始往下运动始往下运动, 直至物块速度为零直至物块速度为零, 此时此时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2. 若取无变形若取无变形时为弹簧弹性势能的零点时为弹簧弹性势能的零点, 则此时弹簧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弹性势能Ep = . 考考查查要要点点: : 形形变变的的弹弹簧簧有有弹弹性性势势能能,,回回答答这这道道题题时时没没有有必必要要了了解解弹弹性性势势能能的的大大小小与与形形变变之之间间的的定定量量关关系系,,通通过过能能量量守守恒恒与与转转换换的的规律就可求出弹性势能的大小。

      规律就可求出弹性势能的大小23 5.用用右右图图所所示示的的装装置置演演示示光光电电效效应应现现象象, 当当用用某某种种频频率率的的光光照照射射到到光光电电管管上上时时, 电电流流表表G的的读读数数为为i. 若若改改用用更更高高频频率率的光照射的光照射, 此时此时(A) 将电池将电池E的极性反转的极性反转, 则光电管中没有光电子产生则光电管中没有光电子产生.(B) 将电键将电键k断开断开, 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 将变阻器的触点将变阻器的触点c向向b端移动端移动, 光电子到达正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光电子到达正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D) 只只要要电电源源的的电电动动势势足足够够大大, 将将变变阻阻器器的的触触点点c向向a端端移移动动, 电电流流表表G的读数必将变大的读数必将变大.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对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对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的了解,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因的了解,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的掌握24 19.质量为质量为m1 = 0.10kg和和m2 = 0.20kg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v0 = 0.10ms-1沿光滑水平面做直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线运动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线上运动,经时间线上运动,经时间t = 5.0s后两球相距后两球相距s = 4.5m求当两球求当两球捆在一起时的弹性势能捆在一起时的弹性势能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主要考查对基本定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理能主要考查对基本定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够力,能够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并根据能量守恒和动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并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求弹性势能量守恒求弹性势能25 3、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11、要使一个中性锂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锂原子、要使一个中性锂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锂原子所需的能量是所需的能量是5.39 eV, 要使一个中性氟原子结合要使一个中性氟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是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是3.51 eV . 则将一个电子从锂原子转移到氟原子所须提供则将一个电子从锂原子转移到氟原子所须提供的能量为的能量为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了解能量关系在电离能和结合能上的应用了解能量关系在电离能和结合能上的应用。

      26 17、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 发球高度为发球高度为2.4m, 网的高度为网的高度为0.9m.⑴⑴若网球在网上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处越过, 求网球的初速度求网球的初速度⑵⑵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 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取取g=10ms-2 , 不考虑空气阻力不考虑空气阻力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运动学知识的应用运动学知识的应用27 18. 激光器是一个特殊的光源激光器是一个特殊的光源, 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 红宝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 每道每道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 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 发射功率发射功率为为1.0×1010W, 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t为为1.0×10-11s, 波长为波长为693.4nm, 问每列光脉冲的长度问每列光脉冲的长度l是多是多少少? 其中含有的光子数其中含有的光子数n是多少是多少?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一次闪光即一个连续的脉冲,脉冲的持续时间就是光源一次闪光即一个连续的脉冲,脉冲的持续时间就是光源发出这一闪光的时间,发射功率与发光时间相乘,即为发出这一闪光的时间,发射功率与发光时间相乘,即为所发出的闪光具有的能量,这能量也可看作是所有光子所发出的闪光具有的能量,这能量也可看作是所有光子能量之和。

      能量之和28 4、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14. 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 得其长度为得其长度为1.63812cm. 如果用最小刻度为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的米尺来测量, 则其则其长度应读为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分度的卡尺来测量, 则其则其长度应读为长度应读为 cm, 如果用千分尺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计螺旋测微计)来测量来测量, 则其长度应读为则其长度应读为 cm.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要求知道仪器的精度和相应读数的有效数字要求知道仪器的精度和相应读数的有效数字29 15. 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所用所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每每4个点之间的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 记为记为T在一次测量中,(用在一次测量中,(用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4点、第点、第7点、第点、第10点、第点、第13点及模糊不清的第点及模糊不清的第1点的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点的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糊的第糊的第1点的距离分别为点的距离分别为d1 =1.80cm、、 d2 =7.10cm、、d3 =15.80cm、、d4 =28.10cm.。

      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与第与第7点、第点、第10点相应位置时的即时速度点相应位置时的即时速度v1、、v2注意,纸带上初始的几点很不清楚纸带上初始的几点很不清楚, 很可能第很可能第1点不是物体开始点不是物体开始下落时所打的点下落时所打的点v1、、v2的计算公式分别是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v1= , v2= , 它们的数值大小分别是它们的数值大小分别是v1= , v2= . 考考查查要要点点: : 了了解解用用打打点点计计时时器器打打下下的的第第一一点点难难以以判判断断的的原原因因以以及及该该点点是是否否一一定定是是物物体体开开始始下下落落的的时时刻刻,,并并能能在在数数据据处处理理中中避避免免使使用用第一点30 16. 量量程程为为3V的的电电压压表表, 代代号号为为V, 其其内内阻阻大大约约为为3kΩ. 现现要要求求测测出出该该电电压压表表内内阻阻的的精精确确值值. 实实验验室室中中可可提提供供的的器器材材有有: 取取值值范范围围为为0.1Ω到到9999.9Ω的的电电阻阻箱箱, 代代号号为为Ra, 在在本本实实验验中中通通过过电电阻阻箱箱的的电电流流不不会会超超过过所所允允许许的的最最大大电电流流; 最最大大电电阻阻为为1000Ω、、最最大大电电流流为为0.2A的的变变阻阻器器, 代代号号为为Rb; 开开路路电电压压约约为为5V、、内内阻阻可可忽忽略略不不计计的的电电源源, 代代号号为为E; 电电键键, 代代号号为为K; 供连接用的导线若干条。

      供连接用的导线若干条⑴⑴选选用用这这些些器器材材设设计计一一个个易易于于操操作作的的测测量量电电路路, 要要求求画画出出线线路路图图并并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⑵⑵列出测量步骤列出测量步骤, 并写出计算电压表内阻的最后公式并写出计算电压表内阻的最后公式.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知道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知道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再取两个简单的数据就可解决问题再取两个简单的数据就可解决问题31 实实验验室室现现有有下下列列器器材材::一一根根长长约约50 cm、、一一端端封封闭闭的的均均匀匀玻玻璃璃管管,,米米尺尺和和千千分分尺尺((螺螺旋旋测测微微计计))各各一一把把,,天天平平一一台台,,温温度度计计一一支支,,量量杯杯一一个个,,水水银若干⑴⑴ 能能否否在在这这些些器器材材中中挑挑选选几几件件来来测测定定大大气气压压强强??如如能能,,说明至少应挑哪几件如不能,说明理由说明至少应挑哪几件如不能,说明理由⑵⑵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简要写出实验步骤⑶⑶ 列出计算式,在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事项?列出计算式,在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事项?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要求考生能灵活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根据所要求考生能灵活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来设计实验的方案。

      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来设计实验的方案 32 5、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20.图中图中, 质量为质量为mA的圆柱形气缸的圆柱形气缸A位于水平地面位于水平地面, 气缸内有气缸内有一面积一面积S = 5.00×10-3 m2, 质量质量mB =10.0kg的活塞的活塞B, 把一定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气体的质量比气缸的质量小得气体的质量比气缸的质量小得多多, 活塞与气缸的摩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不计,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1.00×105Pa. 活塞活塞B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C =20.0kg的圆桶的圆桶C相连相连. 当当活塞处于平衡时活塞处于平衡时,气缸内的气柱长为气缸内的气柱长为L/4, L为气缸的深度为气缸的深度,它它比活塞的厚度大得多比活塞的厚度大得多. 现在徐徐向现在徐徐向C桶内倒入细沙粒桶内倒入细沙粒, 若气若气缸缸A能离开地面能离开地面, 则气缸则气缸A的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的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首先考查是否知道在沙量不限的情况下,首先考查是否知道在沙量不限的情况下,为什么筒还可能提不起来的原因,这是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筒还可能提不起来的原因,这是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应懂得利用两个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学生应懂得利用两个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特别注意两次受力分析的对象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特别注意两次受力分析的对象是不同的,第一次是活塞,第二次是气缸气缸离开地面的条件与大气活塞,第二次是气缸气缸离开地面的条件与大气压力有关压力有关33 21.如如图图所所示示, 两两根根相相距距为为d的的足足够够长长的的平平行行金金属属导导轨轨位位于于水水平平的的xy平平面面内内, 一一端端接接有有阻阻值值为为R的的电电阻阻. 在在x>0的的一一侧侧存存在在沿沿竖竖直直方方向向的的均均匀匀磁磁场场, 磁磁感感应应强强度度B随随x的的增增大大而而增增大大, B = kx, 式式中中的的k是是一一常常量量. 一一金金属属直直杆杆与与金金属属导导轨轨垂垂直直, 可可在在导导轨轨上上滑滑动动, 当当t = 0时时位位于于x = 0处处, 速速度度为为v0, 方方向向沿沿x轴轴的的正正方方向向. 在在运运动动过过程程中中, 有有一一大大小小可可调调节节的的外外力力F作作用用于于金金属属杆杆以以保保持持金金属属杆杆的的加加速速度度恒恒定定, 大大小小为为a, 方方向向沿沿x轴轴的的负负方方向向. 设设除除外外接接的的电电阻阻R外外, 所所有有其其它它电电阻阻都都可可以忽略以忽略. 问问:⑴⑴ 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多长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多长?⑵⑵ 当当金金属属杆杆的的速速度度大大小小为为v0/2时时, 回回路路中中的感应电动势有多大的感应电动势有多大?⑶⑶ 若若金金属属杆杆的的质质量量为为m, 施施加加于于金金属属杆杆上上的外力的外力F与时间与时间t的关系如何的关系如何?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本本题题考考查查的的重重点点在在于于学学生生是是否否理理解解公公式式ε=Blv中中的的B是是指指导导线线所所在在处处的的磁磁场场的的磁磁感感应应强强度度,,ε与与其其它它地地方方的的B并并没没有有关关系系。

      对对于于匀匀强强磁磁场场,,没没有有正正确确理理解解这这一一点点也也能能求求得得问问题题的的正正确确解解答答,,但但对对非非匀匀强强磁磁场场就就不不行行了了此此题题中中的的磁磁场场是是非非匀匀强强磁磁场场,,理理解解这这一一点点就就成成了了正正确确解解答答的的关键其其次次,,导导体体杆杆以以恒恒定定的的加加速速度度a运运动动是是导导体体杆杆在在外外力力F和和安安培培力力共共同同作作用用下下的的结结果果,,这这是是正正确解答问题的另一关键确解答问题的另一关键34 6、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灵活性6. 设想人类开发月球设想人类开发月球, 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 假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 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 月球仍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 则与开采前相比则与开采前相比,(A)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 判判断断当当天天体体质质量量发发生生变变化化时时的的万万有有引引力力变变化化以以及及相相应应的的圆圆周周运运动动周周期期变变化化。

      解解这这道道题题的的关关键键在在于于懂懂得得把把题题目目描描述述的的情情境境转转换换为为常常见见的的物物理理模模型型,,然然后后万万有有引引力力公公式式、、向向心心力力公公式式、、加加上上质质量量关关系系,,就就可可以以得得出出引力及周期变化的情况引力及周期变化的情况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与月球质量无关,只与地球质量有关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与月球质量无关,只与地球质量有关35 22. 匀强电场的场强匀强电场的场强E = 2.0×103Vm-1, 方向水平方向水平. 电场中有两个带电质点电场中有两个带电质点, 它们的质量均为它们的质量均为m = 1.0×10-5kg. 质点质点A带负电带负电, 质点质点B带正电带正电, 电量皆电量皆为为q = 1.0×10-9C. 开始时开始时, 两质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两质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 A的初速度的初速度vA0 = 2.0ms-1, B的初速度的初速度vB0 = 1.2ms-1, 均沿场强方向均沿场强方向.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中, 若用若用△△s表示任一时刻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表示任一时刻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 问当问当△△s的数值在什么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范围内,可判断哪个质点在前面可判断哪个质点在前面(规定图中右方为前规定图中右方为前), 当当△△s的数值在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不可判断谁前谁后什么范围内不可判断谁前谁后? 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乍乍看看起起来来这这道道题题似似乎乎不不好好解解答答,,因因此此建建议议先先根根据据题题目目的的文文字字叙叙述述,,把把A A、、B B两两质质点点的的运运动动过过程程通通过过画画图图的的方方法法具具体体地地表表示示出出来来,,再再从从定定性性到到定定量量分分析析ΔSΔS的的变变化化,,从从ΔSΔS的的各各种种取取值值中中找找出出能能反反映映两两质质点点谁谁在在前前谁谁在在后后的的那那个个特特殊殊的的ΔSΔS值值,,抓抓住住了了这一关键点,就可顺理成章求得问题的解答。

      这一关键点,就可顺理成章求得问题的解答要要求求学学生生自自己己调调动动可可能能有有用用的的手手段段和和知知识识,,对对实实际际问问题题进进行行分分析析和和判判断断,,通通过过分分析析找找出出可可以以作作为为判判断断的的依依据据并并据据此此作作出出判断,进一步形成问题的解答判断,进一步形成问题的解答36 图中图中s为离地面高为为离地面高为H的一个小灯泡(可视为点的一个小灯泡(可视为点光源),光源),AB为竖直的白墙现由为竖直的白墙现由s处沿水平方向处沿水平方向向右抛出一小球小球恰好落在向右抛出一小球小球恰好落在B处求小球处求小球(1)刚抛出时和刚抛出时和(2)落地时,它在落地时,它在AB墙上的影子的墙上的影子的运动速度运动速度v0和和v’考查要点:考查要点: 这道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道这道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道““生题生题””,主要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学生是否,主要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想像能力,弄清楚小球的具有较高的想像能力,弄清楚小球的影子的运动的情况,分析它与小球本影子的运动的情况,分析它与小球本身的运动的关系,然后再运用平抛运身的运动的关系,然后再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问题。

      动的知识解决问题 37 物理试卷的结构 以SOLO分类理论为依据38 SOLO分类理论要点•与儿童的成长过程有相似,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样带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思维操作的模式有着质的差异•人的学习首先是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再发展到质的跃迁,从低级的阶段进入高级的阶段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质的方面反映了学习所达到的水平,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中反映出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知识容量、思维操作水平、答案的内部一致性、收敛性以及整体性,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概括为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网络化和抽象扩展五种类型Biggs & Collis (1982): Evaluating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axonom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239 SOLO分类法的层次•前结构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单点结构: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多点结构多点结构: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关联结构关联结构: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拓展抽象结构拓展抽象结构: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40 用SOLO研究高考试卷的结构决定物理试题难度的要素•试题要求的应答方式试题要求的应答方式–封闭封闭–开放开放•试题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试题对物理知识的要求–知识涵盖面知识涵盖面–对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对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物理情境和表述方式物理情境和表述方式–新颖程度新颖程度–复杂性复杂性•数学方法及表述数学方法及表述–复杂性复杂性41 物理高考试题的五个层次•层次一: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是完全封闭层次一: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是完全封闭的,也即是选择题;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的,也即是选择题;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情境都比较简单;对知识的掌握要求识和情境都比较简单;对知识的掌握要求也不高,不需要对解题的情景作较为复杂也不高,不需要对解题的情景作较为复杂的想象和分析推理;不必进行数学运算或的想象和分析推理;不必进行数学运算或只需做简单的数学运算只需做简单的数学运算 42 •这道题目涉及到衰变的知识中学物理课程对衰变知识的这道题目涉及到衰变的知识中学物理课程对衰变知识的介绍是比较简单的在解答这一道题目时,考生只要知道介绍是比较简单的在解答这一道题目时,考生只要知道什么是衰变现象,知道什么是衰变现象,知道αα衰变和衰变和ββ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变化,再用一点简单的四则运算就行了。

      子和中子的数目变化,再用一点简单的四则运算就行了有时解答一道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虽多于一个,但这些知有时解答一道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虽多于一个,但这些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识都是比较简单的, ,解答时不需要将这些知识连贯起来思解答时不需要将这些知识连贯起来思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低,也属于这一类这是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低,也属于这一类这是要求最低的一类试题要求最低的一类试题43 •层次二: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是完全封闭层次二: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是完全封闭的或半开放的,即为选择题、较简单的填的或半开放的,即为选择题、较简单的填空题或计算题;试题要求对所考查的知识空题或计算题;试题要求对所考查的知识有正确的理解;题目的情境不一定很复杂,有正确的理解;题目的情境不一定很复杂,或稍微复杂但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学过的,或稍微复杂但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学过的,或形式上稍有变化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或形式上稍有变化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推理,才能得出解答;不必进行数学运算推理,才能得出解答;不必进行数学运算或只需做简单的数学运算或只需做简单的数学运算44 •这道题对知识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清楚地知道动量守恒定这道题对知识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清楚地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含义,能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做简单的计算律的内容和含义,能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做简单的计算就行了。

      但这道题涉及到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运动情景,就行了但这道题涉及到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运动情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出物块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出物块A A和和B B碰撞后碰撞后的两种可能运动情况,一是两物体分开运动,这时的两种可能运动情况,一是两物体分开运动,这时B B的速的速度必须大于度必须大于A A的速度;另一种情况是两物块合在一起运动,的速度;另一种情况是两物块合在一起运动,它们的速度应相等它们的速度应相等45 •这道题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仍然不高,只要知道能级跃这道题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仍然不高,只要知道能级跃迁的含义和相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就行了题目的情景也非迁的含义和相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就行了题目的情景也非常简单,但解答时需要进行比较繁琐的单位换算,加上填常简单,但解答时需要进行比较繁琐的单位换算,加上填空题型的影响,任何错误都不给分可以说,这道题对数空题型的影响,任何错误都不给分可以说,这道题对数学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46 •层次三: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为半封闭层次三:这一层次的应答方式为半封闭/ /开开放型的,试题为非选择题;在影响试题能放型的,试题为非选择题;在影响试题能力要求的知识、情境和方法技能等三项因力要求的知识、情境和方法技能等三项因素中,至少有一项的要求比较高。

      即,或素中,至少有一项的要求比较高即,或者要求考生对知识有准确的理解;或者是者要求考生对知识有准确的理解;或者是问题的情境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一定的想问题的情境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一定的想象、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到解答;或者问象、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到解答;或者问题的情境虽然不太复杂,但需要通过列方题的情境虽然不太复杂,但需要通过列方程或其它的数学才能求得问题的解答,或程或其它的数学才能求得问题的解答,或对文字论述有一定的要求对文字论述有一定的要求47 •这道题涉及到欧姆定律和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知识,涉及到这道题涉及到欧姆定律和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要求程度高了解答的知识点多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要求程度高了解答题目的关键是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知识,但题目中对此绝口题目的关键是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知识,但题目中对此绝口不提考生需要对这一事实有深刻的印象,才能联想到这不提考生需要对这一事实有深刻的印象,才能联想到这项知识,求得正确的解答项知识,求得正确的解答 48 •例例5、一细束由相同的粒子构成的粒子流已知其、一细束由相同的粒子构成的粒子流已知其电流强度为电流强度为I,每个粒子均带正电,电量为,每个粒子均带正电,电量为q。

      当当这束粒子流射入磁感应强度为这束粒子流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后,的匀强磁场中后,每个粒子都做半径为每个粒子都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最后又从磁的圆周运动,最后又从磁场射出,打在靶上,并将动能交给靶测得靶每场射出,打在靶上,并将动能交给靶测得靶每秒钟获得的能量为秒钟获得的能量为P,试求每个粒子的质量,试求每个粒子的质量m •涉及的知识面广且要求比较高,但由于这是中学教学的涉及的知识面广且要求比较高,但由于这是中学教学的重点,问题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考生在解重点,问题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考生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花很大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答这样的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花很大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但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考生需要准确地把题的线索但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考生需要准确地把握这些物理量的含义,能用适当的数学变量来表示这些握这些物理量的含义,能用适当的数学变量来表示这些物理量,列出表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程,再解方程得物理量,列出表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程,再解方程得出答案,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比较复杂出答案,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比较复杂 49 •层次四:层次四:这一层次的应答仍为半封闭这一层次的应答仍为半封闭/ /开开放的,题型仍为非选择题;这一层次的问放的,题型仍为非选择题;这一层次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而且对考生来说含有生题情境比较复杂,而且对考生来说含有生疏的成分。

      对知识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只疏的成分对知识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只是解答问题的基础,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想是解答问题的基础,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想象和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能够通过对象和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能够通过对题目情景的分析正确地找到解题的线索;题目情景的分析正确地找到解题的线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手段也比较复杂,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手段也比较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学能力,或对论证表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学能力,或对论证表述有较高的要求述有较高的要求50 正正确确解解答答题题目目不不仅仅需需要要对对动动力力学学知知识识有有深深入入的的理理解解,,能能够够运运用用有有关关的的知知识识去去分分析析滑滑块块与与斜斜面面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关关系系及及运运动动过过程程,,从从中中找找出出解解决决问问题题的的线线索索,,还还需需要要进进一一步步将将滑滑块块与与斜斜面面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作作用用及及各各自自的的运运动动过过程程中中各各变变量量间间的的关关系系用用数数学学方方程程式式表表达达出出来来,,再再解解方方程程得得出出答答案案象象这这类类问问题题,,题题目目所所知知识识面面对对解解题题的的影影响响不不是是主主要要的的,,主主要要是是对对知知识识应应有有深深入入的的理理解解和和准准确确的的把把握握,,能能够够通通过过想想象象和和分分析析正正确确找找出出解解答答问问题题的的思思路路线线索索,,还还能能应应用用比比较较复复杂杂的的数数学学工工具具正正确确地地求求得得解解答答。

      这这类类试试题题代代表表了了更更高高的的能能力力层层次次 51 •层次五:层次五:这一层次的应答仍为半封闭这一层次的应答仍为半封闭/ /开放式的,但开放的程度加大,试题开放式的,但开放的程度加大,试题为非选择题;问题所涉及的情景更为为非选择题;问题所涉及的情景更为复杂,更多的情况是对考生来说试题复杂,更多的情况是对考生来说试题是新颖的、生疏的或者在关键点上是是新颖的、生疏的或者在关键点上是生疏的,考生需要在深入掌握知识的生疏的,考生需要在深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地进行思考,灵活地运基础上,独立地进行思考,灵活地运用或迁移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用或迁移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独立地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再运用独立地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再运用必要的数学方法,正确地解答问题必要的数学方法,正确地解答问题52 这道题涉及到三个物体相互运动,物体间的摩擦力有的需这道题涉及到三个物体相互运动,物体间的摩擦力有的需要考虑,有的可以忽略不计,情景是比较复杂的考生首要考虑,有的可以忽略不计,情景是比较复杂的考生首先必须能够清楚地想象出这一运动过程的情景,明确这一先必须能够清楚地想象出这一运动过程的情景,明确这一运动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并依据有关的规运动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并依据有关的规律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得答案。

      这样的运动情景对大多律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得答案这样的运动情景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考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将所数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考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抽象和概括,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学的知识加以抽象和概括,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再通过归纳与演绎,进一步推广到新的情景中去,就无法再通过归纳与演绎,进一步推广到新的情景中去,就无法解答这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53 层次层次应答应答方式方式知识知识情景情景方法方法技能技能一一全封闭全封闭知道知道“是什么是什么”简单简单简单简单二二全封闭全封闭/ /半开放半开放理解理解稍为复杂稍为复杂/ /有点生有点生疏疏简单简单三三⑴⑴⑵⑵半封闭半封闭/ /半开放半开放较深入理解较深入理解准确理解准确理解简单简单较复杂较复杂/ /有点生疏有点生疏简单简单较复杂较复杂四四半封闭半封闭/ /半开放半开放深入理解深入理解复杂复杂/ /较新颖较新颖复杂复杂五五半封闭半封闭/ /半开放半开放深入理解,融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会贯通新颖新颖复杂复杂54 1998年物理高考试卷的结构模型 层次层次题题 号号题数题数第一层次第一层次1,,2,,6,,8,,98第二层次第二层次13,,14,,15,,16,,19,,206第三层次第三层次3,,4,,5,,7,,10,,11,,127第四层次第四层次17*,,18,,21,,22,,23,,24,,6第五层次第五层次*25155 1998物理科高考的模型信度 试题数数总自自由度由度F F值置信置信水平水平αα系数系数层次次1 15 52030920309144.79144.79.0000.0000.55.55层次次2 26 62437124371817.95817.95.0000.0000.64.64层次次3 37 72843328433476.36476.36.0000.0000.54.54层次次4 47 728433284332249.332249.33.0000.0000.80.80高考数据由重庆和宣城两地提供,包括4062名考生 56 1998物理科高考的模型吻合度 吻合度系数吻合度系数(GFI)修正修正吻合度系数吻合度系数(AGFI)正态化正态化吻合度系数吻合度系数(NFI)不吻合度系数不吻合度系数(NNFI).97.97.95.9557 1998物理科高考结构模型各层次间的相关 层次层次1层次层次2层次层次3层次层次4层次层次11.00层次层次2.571.00层次层次3.91.511.00层次层次4.29.91.291.0058 物理科高考结构模型因素负荷 59 60 了解新课程评价改革和高考新信息欢迎登陆“新思考”网“学业成绩评价”网站6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