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高一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参考.docx
18页Word高一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参考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靠学校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育自己主动猎取学问、巩固学问的力量,制定学习方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日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参考》,盼望以下内容可以关心到您! 【篇一】 一、选择题(50分) 读某区域环境关联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个环节分别表示() A.板块挤压褶皱明显高寒农业河谷农业 B.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高寒农业 C.褶皱明显板块挤压高寒农业河谷农业 D.高寒农业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 解析地表波状起伏是由褶皱引起的;多地震、地热资源、构造湖,是由于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作用的影响;高山草甸进展地区主要进展高寒农业;河谷地区暖和、多水源,利于进展河谷农业 答案C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D.华北地区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进展高寒农业和河谷农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C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四座山峰的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B.b C.cD.d 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A.bB.c C.dD.a 3~4.解析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海拔及其所在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自然带谱越多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共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为b 答案3.A4.A 如图中图a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将来自然带示意图如图b,据此完成5~6题 5.结合a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大陆可能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南美大陆 6.与从a到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 A.地震将频繁发生 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动 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读图分析力量第5题,由图可知该图为北半球,而且已经跨到高纬度地区,故应为亚欧大陆第6题,由两图对比可知,同纬度地区变得比以前干热了,A项与其无关;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会上升,黄河水量削减,泥沙沉积削减,海平面上升,故黄河三角洲可能会减小,而且会向陆地后退。
答案5.A6.C 如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 解析结合我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可知,在离海较近的甲地发育了森林,而丙处因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位于中间的乙处草原广布 答案A 8.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A.从东向西降水削减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上升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 解析上述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从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的结果 答案A 9.如图中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依据图示可知此地为亚欧大陆,再依据A、B所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D 如图是一座相对高度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分,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11.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A.T冬【篇二】 一、选择题(50分) 青岛的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宏伟壮丽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以下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1~2题 1.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字母编号分别是() A.B和⑥⑧B.A和⑤⑧ C.B和①②D.A和⑥⑦ 2.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1~2.解析第1题,依据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可推断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均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⑤⑧表示外力作用,⑥⑦表示变质作用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D项正确第2题,花岗岩球状风化是指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花岗岩体棱角处先消逝,表面渐渐变光滑的一种现象。
答案1.D2.D “岱崮地貌”(如图)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岩 答案B 4.结合景观图推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解析“岱崮地貌”具有陡直的悬崖,说明有断层发育,即该景观是先沉积后断裂消失的 答案A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示断层形成过程中,上盘岩体从远处推移过来,掩盖在下盘岩体之上甲山谷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掩盖—外力侵蚀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掩盖 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掩盖—外力沉积 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掩盖—外力侵蚀 解析图中下覆岩有明显弯曲,最有可能是水平岩层受挤压后产生的弯曲,之后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比较甲山谷两侧岩层分布,可以发觉山谷处于断层的上覆部分,谷中岩层缺失与外力侵蚀作用有关。
答案D 6.某地质勘探队从乙山顶向地下深处打井,竟然发觉在不同的深度分布着相同的岩层这些岩层是() A.⑦④②①B.⑥⑤③① C.⑦⑤④②D.⑥④③② 解析地壳运动可以转变岩层的分布,乙山处于断层之上由②⑦⑤④岩层组成,而该山底部断层之下岩层分布呈水平状态,岩层的完整性没有受到影响,仍旧存在这四种岩层 答案C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积累B.搬运、侵蚀、积累 C.侵蚀、积累、搬运D.积累、搬运、侵蚀 解析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外力作用依次是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答案A 8.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解析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答案C 2022年12月3日,北京被大雾覆盖,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9~10题 9.深秋初冬季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聚,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聚,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集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聚,直接附着于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聚,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缘由之一是() A.大雾减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转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C.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减弱作用 D.大雾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9~10.解析第9题,雾是水汽遇冷凝聚于悬浮物质之上的现象。
雾的形成需要空气遇冷,水汽凝聚,因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雾的形成,A、B项错误;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C项错误第10题,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减弱作用,大雾使大气透亮 度降低,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增加,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 答案9.D10.C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某模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假如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增温柔增湿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 12.若该图为世界大洋环流中的副热带环流,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11~12.解析第11题,②表示郊区的空气流向城区,在②处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可起到降温、增湿和净化的作用假如不在②处植树造林,会使城区的污染空气再由近地面返回城区,造成城区的二次污染第12题,图示大洋环流为副热带环流,且呈逆时针,则此环流圈位于南半球,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11.C12.B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柔潮湿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D.酷热干燥 1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 13~14.解析第13题,P地地处30°N,且受副热带高压带掌握,联系地中海气候可知此时为夏季,气候特点为酷热干燥第14题,Q地地处60°N,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中纬西风吹来的暖湿气流 答案13.D14.A 15.11月11日的降雨类型可能是() A.对流雨B.台风雨 C.锋面雨D.地形雨 解析比较11月9日和11月12日两天气温的差异,可以发觉经过10日的阴天和11日大雨天气之后,12日的气温明显下降,推想该次降水与冷锋活动有关,故11月11日的降雨类型可能是锋面雨 答案C 16.若图中天气状况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则该天气系统对当地的影响有() A.沙尘肆虐B.气压降低 C.引发洪涝D.提高空气质量 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常伴有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其影响有气压上升、温度降低等。
大风、降水等天气过后空气质量会有所提升 答案D 读某日10时世界某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此时,M地近地面吹()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解析图中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左侧(即偏西方向),又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形成东南风 答案D 18.若图中虚线为锋面,则此时N地的天气状况是() A.阴雨绵绵B.晴朗少雨 C.暴风骤雨D.大雪纷飞 解析图中N地位于冷锋前,受单一气团掌握,天气晴朗少雨 答案B 读江苏省常年各月雾日数和霾日数变化图,回答19~20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