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乡镇党委书记综合治理经验交流会材料.doc
8页
抓综治赢得全乡稳定大局促发展构建卫峪和谐社会华阴市卫峪乡党委我们卫峪乡地处华阴市东部塬区,辖 18 个村,39 个村民小组,10727 口人,是一个地域偏僻,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农业乡以前,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群众观念守旧,民主政治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不和谐问题突出,不稳定苗头接连萌生,个访、群访、越级访不断,一时间成为全市有名的闹事乡、上访乡,致使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给全乡发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认真总结教训,面对现状找原因,找准原因定措施,有了措施抓落实,终于使我乡走出了一条稳定促进发展、发展保证稳定的路子,取得稳定与发展双赢的好成绩下面,我就我乡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基本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单汇报,请批评指正一、查漏堵疏,理顺思路,大打综治翻身仗前些年,全乡工作局面比较混乱,乡干部工作涣散,村干部工作消极,群众意见大,各类上访接二连三,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为了审清形势,扭转工作,通过认真分析,我们把造成全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五个方面一是群众思想守旧 “谁下台谁告,谁上台告谁”的窝里斗现象严重,阻碍了发展二是干部作风不民主如南场、双泉两村,因高速路赔款用途不清,导致群众持续半年之久的赴地、赴省上访,经认真审查,并没发现大的问题。
后来村上加大了民主建设,工作也逐步得到了好转,南场村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三是干部工作不努力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部分村干部思想不积极、工作不努力现象严重,村上水、电、路等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群众怨气大,干群关系紧张四是信息不畅通有些矛盾纠纷本来是小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上报机制,乡上因不知情而未能及时疏导,引发集体上访比如我乡段城村的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由于村干部对外承包本村土地,乡上事先不知情,未能及时进行阻止,导致了群众的过激行为同时,乡上工作不主动,拖拉推诿的不良作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群众因不信任乡上而越级反映问题找准上述原因,我们有的放矢,建制度、定目标、强措施、改作风、抓教育、建网络,迅速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灭火式”抓稳定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为我乡大打综治翻身仗和“以干促变、谋求发展”打下了基础二、强化服务、立信于民,建立诚信政府为了提高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立信于民,我们很抓了诚信政府建设一是狠抓干部驻乡规定不放松,实行周一至周五24 小时领导干部全部在岗制度,树立务实形象二是推行了首问责任制,纠正了乡干部对来访群众“不认识的人不问,不属于自己的事不管”的问题,形成了谁遇到、谁接待、谁负责联系主管领导或干部的工作观念,有效解决了群众进政府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
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职务去向挂牌公示制度,把每个领导干部的职务、分管工作、去向、联系方式制成公示牌,挂在各人办公室门前,方便了群众来访、办事四是把机关内部设置调整为“一办四中心” ,整合了干部资源原来综治工作由一名同志负责,现在负责综治工作的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由两名领导和四名同志共同负责,使干部力量得到加强,更有效地推动了全乡综治工作五是加大信访案件的调处力度,建立干部包片、包村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办,一时不能解决的限时办,有效纠正了处理问题拖拉、回答问题含糊、接待群众官僚的不负责的不良风气六是推行政府工作承诺制,对年内拟办实事项目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以上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诚信度政府也较好的成了为群众释疑解惑的服务者、解决问题的依靠者、办实事的倡导者、群众疾苦的关心者因此,群众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乡上解决,基本达到了有事不出乡的目的三、不以稳定抓稳定,建立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务实政府 虽然不稳定因素很多,但其深层次矛盾不外乎是群众对发展的强烈愿望与我们实际工作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把群众普遍关注的实事项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来抓。
在“改变环境树形象,争取支持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三年来,先后争取上级支持项目 50 余个,涉及资金 2300 余万元仅 2004 年一年,争取资金就达到 1000 万元以上,全乡人均达到1000 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按“上争下集”的思路,先后筹工15 万个,集资 40 余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多年来群众梦寐以求的公路通、公交通、通、闭路电视通等得到了实现,并且 80%以上的村实现了自来水入户,60%以上村进行了巷道硬化,人均水地由原来不到两分增加到六分以上沙渠小学、中心小学的拆建等,使教育基础设施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中,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用“不计个人得失,全力支持乡村工作”这一淳朴而热情的态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也得以从“求稳怕乱”的缩手缩脚中解脱出来,更专注地投身到富民兴乡的工作当中四、全面推行综合中心户长制,健全综治工作基层网络,建立了解决问题不出村机制为了使综治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市综治委指导下,我们积极进行了试点,并在全乡推行了综合中心户长制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使各村平均 10 户-15 户就有一个综合中心户长。
同时,采取两委委员分工担任的办法,配齐了有一定工作水平的调解、治保队伍目前,全乡 176 人的综合中心户长队伍和 58 人的调解、治保队伍在反映村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发挥综合中心户长作用上,我们指导各村完善了《综合中心户长职责》和《中心户长议事制度》等,明确了中心户长的责、权、利,使中心户长正确认识自己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极大提高了综合中心户长的工作积极性,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投入到议事、管事、理事工作当中例如我乡王城村,因村子穷、基础差,干部工作叫不上劲,02 年推选出中心户长后,工作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一次收清了两年的公粮,数十件村上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也在大家的共同努下得到了较好解决,村上工作一举走到全乡前列,并多次荣获市级先进党支部、治安模范村、计生先进村等荣誉,更赢得了市计划局、水务局等单位的项目支持与此同时,指导各村成立了以中心户长为主要力量的治安巡逻队,坚持在农忙时节进行治安巡逻,全乡稳定和治安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下,群众也形成“有事找户长,户长不行再找干部”的观念,基本达到了有事不出村的目的即使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村上、乡上也能随时掌握情况,做到提前介入,消除隐患。
五、充分发挥乡司法调解中心的职能,积极引导全乡矛盾排查和纠纷调处工作依法稳妥开展近年来,乡司法调解中心先后组织调处各类纠纷案件 43 件,其中有两起纠纷调解,因成功化解了两例法院判而未决 8 年以上的老大难矛盾,受到渭南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关注并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帮助村级调委会调处的 120 余件(次)各类矛盾纠纷中,依法依理、情法结合,不仅使矛盾得到了较好解决,而且使其成为普法宣传的生动事例,也为提高调保人员业务素质,增强村级组织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能力,起到了较好作用为配合普法宣传,我们还先后开展了 6 次公开调处活动,直接受教育干部、群众达到 1000 余人同时,在 04 年冬季组织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任工作中,每个村都有 1-2 名党员走上了综合、安全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大了我乡综治、安全工作力度在矛盾排查中,我们坚持了定期排查制度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矛盾排查不走形式,我们采取了用制度约束乡干部、用感情感化村干部和依法依规教育群众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排查质量在排查出的数十件隐患中,延城村群众吃水问题和退耕还林兑付问题,因干部及时介入,领导公开承诺,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定工作的主动权就在于排查的认真程度。
通过虚事实抓,不断完善,全乡综治工作基础逐步巩固,为全乡三年内无集体越级上访,三年连续评为地、市综治安全先进乡镇,三年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两劳”释放人员无重新犯罪现象奠定了坚实基础六、三个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为了巩固我乡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我们用正气压制邪气,用文明抵制陋习坚持并深入开展了创优评差活动,定期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儿、好公公以及科技示范户、产业调整示范户等具有阶段工作典型的人和事,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力宣传和引导群众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发家致富比科技”示范教育培训活动,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结合农时适时举办,在各产业协会的带动下,全乡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大葱种植、养牛、养猪、莲菜基地等产业迅速发展同时,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因赌博、打牌等陋习引发的矛盾大幅度减少秧歌队、篮球队、自乐班相继恢复或重新组建,双泉的素鼓还不时到外地演出,卫峪皮影重整人马后还曾一举演红深圳众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融洽了干群关系,缓解了宗族矛盾,民风民俗日渐淳朴,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日益巩固各位领导,我乡综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综治工作全面提升的客观要求与我乡经济水平落后的实际情况之间还存在较为尖锐的矛盾。
我们决心以这次交流会议为契机,学习经验、改进不足,进一步总结和探索新时期抓好综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我乡的综治工作抓上一个新台阶在此,诚挚的希望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指导!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