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理解媒介 胡光华作业.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5043180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同时,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是一个比喻,他所谈的“媒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媒体”,或者“大众媒体”,他的“媒介”的范围更宽广:一切延伸人类器官的工具、技术和活动都可能被当作媒介来研究这在书本的第二部分很好地体现了:麦克卢汉列举了26种媒介,服装、印刷品、汽车、游戏、武器等等,细细阐释,这些媒介在出现后,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价值观念和信仰,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形态或者说对媒介的认知一、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1、那耳客索斯的神话故事那耳客索斯——河神客菲索司与利俄佩之子,美少年回声女郎厄科爱上他,但是他只爱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爱任何女人,致使回声女郎憔悴而死他自己亦憔悴而死,死后成为水仙花少年那耳客索斯误将自己水中的倒影当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在水中的延伸使他麻木,直到他成为自己延伸(复写)的伺服机制回声女郎试图用他的片言只语的回声来赢得他的爱情,竟然不可得。

      他全然麻木了他适应了自己延伸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一神话的要旨是: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但其实那耳客索斯的真正意义——自我截除或自我延伸,同时自我截除不允许自我认识2、自我截除 麦克卢汉用生理学的理论来说明,我们的延伸会使我们麻木医学专家汉斯·塞尔耶、阿道夫·乔纳斯认为,我们的一切延伸,无论是病态的还是健康的,都是保持平衡的努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把人的任何延伸都看成是“自我截除”2、1“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人生气了,郁闷了,沮丧了需要发泄的通道,我们常常利用受控条件下的运动和游戏去创造人为和情景,亦抗衡实际生活中的刺激和压力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和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发明创造的刺激就构成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比如轮子是脚的延伸关于轮子是脚的延伸,书上p75的原话是“文字与货币媒介加速交换过程,形成新的负担,造成压力,这是脚需要延伸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从人身上“截除”脚的功能的直接原因反过来,轮子作为应付加重负担的对抗手段,它通过一种分离出来或者说隔离出来的功能(即转到的脚)所产生的放大,就引起了行动中新的强度。

      唯有借助麻木和堵塞感知通道,神经系统才能承受这种强度而这才是那耳客索斯神话的真正意义以我的理解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所以轮子代替了脚,达到了人体的延伸,这种延伸看了看着是人为了自我平衡的“自我截除”,但是在轮子代替脚之后,又会有新的引起人体不平衡的现象出现,烦恼总是无穷无尽的,在这些烦恼和不平衡的刺激下,各种技术也不断涌现,不断成为人体的延伸即人体的“自我截除”,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使人的自身达到平衡麻木的状态例如书上P77页举的例子,关于“止痛耳机”,病人戴上耳机,转动旋钮将噪音调到需要的音量,直到他感觉不到牙钻引起的疼痛为止这种挑选一种器官去对付强烈的刺激,或者挑选一种延伸的、分离的、“截除的”感觉用于技术,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技术使创造者和使用者麻木的原因因为中枢神经要调动全身的麻木反应去对付专门化刺激的挑战2、2任何发明和创造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诗人布莱克认为生理上说,人在正常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永远受到技术分割肢解了,他认为这些技术是人体器官的自我截除器官被截除之后,每一种器官都变成一个高强度的封闭系统,这个系统把人抛进“苦难和战争”之中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任何技术形式的延伸时,必然接受它。

      收听收音机、看书报时,必然将这些延伸纳入自己的系统之中,必然要经历接踵而至的感知“关闭”或感知位移正是因为连续不断地接受日常使用的技术,所以在于我们自身这些形象的关系中,我们才进入了那耳客索斯的潜意识知觉和麻木的角色也就是习惯了技术给人体带来的延伸,习惯了人体延伸带来的平衡麻木感不断的几首各种各样的技术,我们成了它们的伺服系统所以,如果要使用技术,我们就必须为它服务,就必须把我们自己的延伸当做神祗或小型的宗教来信奉 从生理上说,人在正常使用技术(或称之为经过多次延伸和人体)的情况下,总是拥有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求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社会层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体压力和刺激的积累,人们的各种需要使各种技术、发明等应运而生战争对技术的催化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是人体技术延伸的主要刺激因素由此产生城市的围墙是我们的皮肤的延伸,住宅和衣物也是我们皮肤的延伸的说法而战争对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备战时期对武器的准备,还要战争结束后,臣服一方文化和入侵一方文化的相互撞击,杂交所释放的最大的社会能力,必然兴起最了不起的技术 3、 麻木的原理 麻木指:①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不多时便麻木了。

      ②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他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了 麻木原理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按我的理解是人们通过技术对人体的延伸达到“自我截除”,使各种刺激经由自我身体抗刺激机制也就是人体的延伸调节达到平衡,解除了神经中枢系统的压力,于是身体的刺激消除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感觉,走向浑然不觉的状态总而言之是因自我截除而平衡,平衡而麻木电力时代,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前此一劫的媒介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机械媒介是分裂切割、线性思维、偏重视觉强调专门化,这样的人是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而电子媒介使人整合,回到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在这个电子时代,我们建立了与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体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而这个中枢神经系统暴露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把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机体,电子媒介亦然电子时代的人是感知整合的人,应该是整体思维的人,应该是整体把握世界的人电子时代的人是“信息采集人”麦克卢汉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电子时代即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外化的电子媒介电力媒介时代(无意识、冷漠、焦虑的时代),但是却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时代,意识到技术是人的延伸,电力媒介信息的瞬时即达和融合全面,使人对自我的认识和社会整体的认识达到视通万里的程度,有了这个意识,自我认识达到的自我否定,这种“社会觉悟”以内疚心的原因表现出来。

      内疚使内心不平衡,截除内心的痛楚达到平衡,必然使人麻木,人不能做痛苦的矛盾体,怎么样进行自我截除达到麻木的状态?在电子时代怎么样进行“自我截除”?或许在我的思考力,我也会觉得这么社会信息过于发达,想不知道也不行,例如我们学校5月8号得情杀案,首先是听室友那么一说,说在路上听见两个妇女在议论我们学校死人了什么的,我半信半疑,后来回到宿舍一打开微博,可热闹了,然后就看见了那个女孩子躺在地上被杀的那个鲜血淋漓的照片,还要杀人者男子的狰狞的面目照片,后来在百度贴吧有目击者的所发布的目睹过程的帖子,人人网所转发的女孩舅舅在女孩空间发布的澄清文章,校外的人那段时间跟我们聊的话题就会问你们学校的那个情杀案是怎么回事所谓电子媒介时代大家都是媒介的传播者和受众,信息不自觉的就到达了我们这里,不知不觉成了信息采集人,必然这些信息会给一些人带了内心安全感的震撼和刺激,我们需要怎么来“自我截除”这些 刺激?(1、信仰宗教2、发展多种兴趣爱好,转移压力3、多发泄、blog、空间、日志.4、自杀)是需要麻木来截除痛苦?还是媒介使用多了无意识的走向了麻木?P81人创造技术对抗刺激,进行自我截除或自我延伸,而技术使人麻木使人达到平衡二、 杂交的能量——危险的关系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新的媒介对人的感知的延伸都要改变各种感知的比率。

      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要形成新的比率麦克卢汉指出了新老媒介的交替并不是简单地取代与被取代地关系,而是一种杂交的能量麦克卢汉指出当新的压力促使新媒介产生,出现新旧媒介交锋的场面,这种场面并不是简单地取代与被取代地关系,而是一种杂交的能量,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媒介的交叠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但这种杂交的影响却是不明确的因为麦克卢汉认为“两种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任何新的媒介在延伸一种感知的同时也会对旧有媒介对感知的延伸形成一种压抑和削弱文字在对视觉延伸的同时也对口语对听觉的延伸形成了压抑和削弱;而电报这种电力形式和印刷术、转轮印刷机相交叉便产生了现代的报纸;照片这种化学和光学反应过程与机械杂交,就生成了电影这些杂交形态的技术具有一种杂种的活力和暴力 杂交的结果是:旧的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容——而不是新媒介的前身,二者并非演化或推进这里,麦克卢汉总是强调摆脱“后视镜”思维,即认为汽车是速度更快的马,电灯是功率更大的蜡烛文本一:语言媒介和生产媒介一样塑造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个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颠覆作用,是再严重不过了。

      P83在马克思的观点里:语言是意识,只是对社会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反映社会的发展,不能塑造社会的发展,而麦克卢汉的观点中,我这样理解,语言媒介是人的话语的延伸,是生产媒介的另外一种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延伸,所以的媒介都是平等存在的,所以麦克卢汉认为语言媒介和生产媒介一样塑造社会发展的进程文本二:麦克卢汉说:阿嘉莎·克克里斯蒂在表现侦探库勒·波洛的12个短篇中,她的手法大大超过她通常的水准,她使古典的主题适应类似的现代主题,借以把探案小说的形式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度P90韩剧《49日》讲述了一名女子智贤遭遇交通车祸导致灵魂脱壳而出,必须要在49天时间里找到3个真心为自己流泪的人才能复活的故事,故事中智贤的灵魂附在另外一名女子的身体上生活49天寻找非血缘关系的人为她流的3粒眼泪,其中有智贤变成灵魂遇见的时间使者,而这个“时间使者”类似与我们《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黑白无常”的角色,“灵魂附体”则想到各类聊斋志异中狐仙附体之类的故事,这部现代的韩剧沿用了韩剧一如既往的3角恋、韩剧中韩国绿化极好,及其舒适整洁的环境,引领潮流的韩国服饰加上“灵魂附身”“时间使者”这些中国民间的狐仙鬼怪之类的传说使其拥有极好的收视率,列韩国同时段第一名。

      充分体现媒介杂交的力量三、电力时代,人会向什么方向发展?1、电力媒介时代,人是“信息采集人”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是人体的一种延伸,或者是一种切除而他却满怀希望的认为电力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延伸,而是整合因电力技术是人体神经枢纽的延伸,因此它具有极大的整合力量,可以为我们的感官带来新的平衡 麦克卢汉认为,以往机械时代代表的是线性的、装配线般的运动和思考模式,而电力时代的技术使得同时进行多项步骤变得可能,且理所当然,“今天,行动及其反应几乎同时发生 ”而面对这种骤变,人们“仍然在使用陈旧的、前电子时代那种支离破碎的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 ”冲突会爆发所以麦克卢汉提出了警示;“但是,现在来提出救世的策略,还不是时候,因为世人连这种威胁是否存在都尚未公认      麦克卢汉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于“借助弄懂媒介——媒介使我们延伸,挑起我们里里外外的战争——我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 在书第二部分,他分析了26种媒介,“来弄懂产生媒介的冲突(压力 )和媒介所产生的更大的冲突(“杂交时”爆发的冲突 ),并且通过增加人的独立自由,以提出削弱这些冲突的希望     以往机械时代“由中心向边缘扩展的单向模式” 使人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