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新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探究.docx
5页英语新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探究 广西象州县中学 杨 明Reference:表现性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设计好一个表现性评价任务?文章指出,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如下方面: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制定较科学的量规,使设计的任务难度适中并便于操控,并分别作了例证Keys: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G633.41 :A:1671-0568(2013)15-0095-02什么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一般将斯廷金斯(R Stiggins)关于表现性评价的定义视为权威定义,即“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 (李金亏:《语文学习评价研究》2003)即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能唤起真实情境的运用②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
③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设计表现性任务呢?一、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布置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练习任务,使任务具有现实意义,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要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运用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上更是恰如其分如在Se-nior English Bookl Unitl的Using Language -课中,笔者根据Speaking中Asking and offering directions对话设计了一个对话任务:12月18日至21日广西象州县将举办“温泉旅游节”,届时将有许多佳宾到来假设你在学校大门遇到一名外国游客向你打听怎样去“温泉旅游节”主会场,你热情地为他指路,请试写出问路指路的对话又比如,学习了Senior English Book2 Unitl关于cultural relics reservation后,设计了一个表现性评价任务:象州县城东南的回面山上有唐朝名将薜仁贵的衣冠冢,由于游人罕至,衣冠冢旁已杂草丛生,更有当地农民把衣冠冢前的荒地辟为耕地请运用课文中的词句谈谈如何保护薜仁贵衣冠冢这些任务中的事例都是真实的,而且学生中也有耳闻目睹者,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完成任务。
二、设计的任务应难度适中并便于操控在布置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中很有可能因为任务难度大而使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所以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水平在高三语法复习分词教学中,笔者布置了一道练习:请根据分词运用翻译下面的一段话:昨天晚上,象州县在文化广场举行了“温泉旅游节”开幕仪式晚上8点,随着烟花爆竹的燃放,开幕仪式开始了流行歌星和主持人的到来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因为精彩的表演,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这段话所描述的事是真实的,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有限,结果没有按时做出来,影响了课堂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而在上第二节课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基础,把翻译题变成了填空完成短文: Last night, the Cultural Square____the openingceremonv of Hot Spring Festival.At8:00pm, w“h the fire—crackers____’ the ceremony____. The popular singing stars and the host、s____attracted many people.I saw people w“hout tickets____in a distance.____the perfbrnlance happily.by the wonder—ful perfbrmance. the audience kept____into applause.有了提示,学生能做出来了,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让两组学生展示作业。
当然答案不是唯一的,从而使得这次任务不至于成为完全限制性任务由此我们知道,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要适合自己学生的水平,练习的形式可多样化,以便于操作和及时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评价时不一定都是教师全盘操作,有时教师可以把评价任务交给各小组组长或班干部,课后及时检查并公布评价结果,对有偏差的应给予纠正三、制定较科学的量规评价的依据是量规,没有量规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是不成立的根据实际操作经验,量规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我们评价的标准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以上文表现性评价任务(高三语法复习课)为例子,第一节课的表现性任务的量规是这样的:A等,译文达意;运用五个(含五个)以上的分词;进行组内交流并推荐一篇最好的译文,展示B等,译文基本达意;有少许拼写和语法错误;运用四个(含四个)以上的分词;进行组内交流并推荐一篇最好的译文,展示C等,译文完成、有拼写错误,有三处语法错误;只运用三个分词;没有进行组内交流但上交一篇译文,展示D等,无法完成译文,只有两句不完整的翻译;只运用一个分词;没有进行组内交流E等,没有完成任务,基本处于观望状态第二节课的表现性任务的量规中,评价细则有变动:C等改为:短文有三个空没有做,完成的空格中有拼写错误,有三处语法错误;运用了三个分词;没有进行组内交流但上交一篇短文,展示。
D等改为:无法完成短文填空,只填好了三个空并且有拼写和语法错误;只运用一个分词;没有进行组内交流对比两个量规,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评价的标准也作了调整我们设计的任务和评价的量规要适合学生的水平,让学生有“跳一跳就可以摘桃”的体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量规分为整体评价或分项评价整体评价是在考虑了学生在所有维度上的表现后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分数或评语,是对整体行为表现水平的描述相对而言,分项评价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取长补短,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如在一堂作文训练课上,要尽量对作文进行分量评价,这样对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起到了明示作用,操作起来也更顺畅另外,量规表还应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如分组讨论、交流,展示等).这也是表现性评价任务和其他教学任务不同的地方,在定制量规时,我们应该注意设计对这方面的考查量规的制定需要多次实践的检验才形成较科学的量规在教学中,我们应依靠备课组集体的力量,从量规的提出、修改、检验再修改各环节进行讨论、定稿,力争形成较科学的量规表现性评价任务应是导学案的一部分,在导学案中加入表现性评价任务是丰富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环节,从而让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扎根、开花。
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主体,表现性评价的运用还应和学生成长档案袋结合起来,收纳在学生成长档案袋中表现性评价对推动新课堂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各位同仁关注和进行实际探索,积极开展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活动,最终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学生评价体系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