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动化专业调查报告.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088613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寒假专业调查 自动化专业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学号:10010班级:自动化001 姓名:关于“自动化专业”调查报告在填报志愿时,我对自动化专业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只是认为自动化只是研究怎么用机器代替人 的工作上大学后才逐渐对自动化有了更多的认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自动化 技术形成、局部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时期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史;在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中,有“工业自动化”专业与“自动控制”专业两条发展主线,其中“工 业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学习苏联组建高等教育体制,细分专业于是,分 别对应着国家工业建设中的自动化与国防、军事建设中的自动控制,先后建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专 业与“口动控制”专业前者经过多次专业名称的演变,逐步发展成为“偏重应用、偏重强电”的自动化 专业;而后者保持专业名称“自动控制”基本不变,逐步发展成为“偏重理论、偏重弱电”的自动化专业, 并于1995年走到一起,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自动化”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5],经调整、合并而成的新的咱动化”专业不仅包括了原来的“自动化”专业, 还增加了“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电气技术”专业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

      实际上,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情况,实际上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同时 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下面以“工业自动化”专业这条发展主线为例,详细回顾在其发展 过程中的多次专业名称的改变及其与当时我国工业建设的密切关系在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专业分得很细;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步向以 英美为代表的教育体制靠拢,逐渐淡化专业,推行“通才”教育,通过多次的专业调整与合并,虽未摆 脱“行业性的专业”的“美名”,但高校的许多系中,大多是一个系只有1个专业,而不是过去的多个专 业了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第一批设立的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专 业当时,苏联援助我国兴建156个大型工业企业,急需电气自动化方血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培养这 类专业技术人才,很符合当时以及随后我国工业建设的需要到了 60年代,专业名称改为“工业电气 化及自动化”,70年代末恢复招生时又改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不只是专业名称上的变化,而 是有其深刻内涵的,它反映了我国工业从“电气化”一步一步向“自动化”迈进的那段真实历史与发展趋势,反映了我国口动化专业如何急国家所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那段真实历史与发展总方向。

      1993年,我国将“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两个专业合并成立属于电工类的“工业自动 化”专业,并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归口管理成立高等学校工业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负责全国“工 业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同时,“自动控制”专业则被归属到电子信息类,并由当时的电子工业 部归口管理成立高等学校口动控制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负责全国“自动控制”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经 这次专业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工业自动化”专业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强弱电并重、软硬件兼顾、控制 理论和实际系统相结合,面向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其他对象控制”的共同特点与培养目标,也基本 确定广工业自动化”专业偏重强电、偏重应用,“自动控制”专业偏重弱电、偏重理论的专业特点与分 工格局1995年,又将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与原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专业合并为新电子信 息类的“自动化”专业1998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合并专业,与 国际“通才”教育接轨,国家教育部公布了经第四次修订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冃录”专业总 数从第三次修订后的504种大幅度地减少到了 249种,将原目录中属于强电专业类的电工类与属于 弱电专业类的电子信息类合并为强弱电合一的电气信息类,同时将原属于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 与属于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专业正式合并,再加上“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电气技术”专业与“飞 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组成新的属于电气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0 余所高校设立了这样的“自动化”专业如果把以口动化作为其专业名称一部分的专业,包括在内,自 动化专业无疑已是我国最庞大的专业了我对自动化的认识;“自动化(Automation)”是美国人D.S.Harder于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机器之 间的零件转移不用人去搬运就是“自动化” o自动化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口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 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不 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今天看来自动化的上述概念也还不完善把自动化的功能目标看成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 脑力劳动是比较狭窄的理解这种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例如,有人就认 为,中国人多,搞自动化没有很大的必要今天,自动化已远远突破了上述传统的概念,具有更加宽广和深刻的内涵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儿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 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制造系统中人机及整个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

      在功能 方面,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的一部分自动化的功能目标 是多方面的,己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在范围方面,制造自动化不仅涉及到具体生产制造过程,而是涉 及产品生命周期所有过程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内涵目前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主 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 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代生产模式的制造坏境的研究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制造全 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我国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回顾我国口动化专业的发展史,并结合相应时期的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和自动 化事业的发展,不难总结出如下几点专业特色:1) 我国的自动化专业不仅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从自动化专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国 家急需的专业之一,因而了也一直是招生人数最多和分配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之一2) 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是伴随看我国工业从电气化一步一步向自动化发展而稳健发展的,专业方 向与主要内容也从最初的突出电气化的“工业企业电气化”一步一步发展为电气化与自动化并重的“工 业电气化及自动化”、突出电气自动化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突出自动化的“工业自动化”,进而在合并 专业的教育改革中于1995年与“自动控制”专业合并成内容更广的“自动化”专业。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 的自动化专业虽然最初是在学习苏联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建立的,但在其发展中并没有照搬苏联或美 英的办学模式,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发展出来的具有“跨行业的专业”特征的专业,这包括:(1) 在专业方向与主要内容上,始终抓住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的最主要的发展问题,伴随国家在 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及时作不断的调整,走“跨行业”的专业发展之路;(2)在专业培养的目标上, 一开始就不是行业性的,逐步拓宽专业口径发展到目前宽口径的“通才”历史表明,我国的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不但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创新3) 我国从1998年起建立合一的“自动化”专业,不仅完全符合世界范围内拓宽专业面、打破“行 业性的专业”设置的旧体系、实行“通才”教育的教育发展总趋势,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国情,而且本科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名称相一致,有利于 同步发展我国的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和本科自动化专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自动化人才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为当前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因此,高等学校在考虑 专业发展中,应充分关注经济的、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并目要有预见性。

      未来中国、世界发展需要什 么样的人才,高等科学与工程教育就应该而且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但是要真止做到这一点却很困难即使长期以来一直走“通才”教育改革之路的英美等国家,也远 未达到这一点以英美为代表的教育体制,早在20世纪初就己形成的工科教育体系,虽经多次改革, 仍未摆脱“行业性的专业”设置格局,因而自20世纪末以来,倍受所在国有识人士的批评,被形容为“技 术上狭窄(technically narrow)的工程教育” 学机械的不懂电、学电的不懂机械,和“狭窄技术(narrowlytechnical)的工程教育”——不懂管理,更缺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我国的情况似乎更为突出虽然1987年、1993年和1998年三次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 置进行了大的改革与调整,使专业总数从1987年前的1343种降到了 1998年调整后的249种,但 专业过细的情况还是依然存在;同吋,由于未能从体系上进行总体的思考与改革,难以改得合理、调 整得合理,再加上行政、管理的痕迹过重,专业设置难以反映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变化 此外,科技、经济发展又促使一些新的专业应运而生,典型的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和与生命科学有关 的专业,这些新的专业不再是“行业性的专业”,而是“跨行业的专业”。

      这就更需要从整个教育体系上 进行总体的思考与改革我国自动化专业的情况;那么作为高等科学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的情况又如何呢?1) 我们在前面分析过,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理念与目前的发展情况完全符合整个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 革与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国自动化专业是:(1) 符合厚基础、宽口径专业设立的要求的;(2) 符合淡化机、电等单机概念,突出含机、含电的系统概念的;(3) 符合淡化“行业性的专业”,突出“跨行业的专业”的理念的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供借鉴的经验2) 按目前的发展思路与发展趋势,我国的自动化专业应该:(1) 进一步向重(视)系统与管理的方向发展;(2) 进一步淡化机、电、计算机、通信等“单机”概念,突出含机、含电、含计算机、含通信网络的 大系统、复杂系统与人机系统的概念;(3)进一步淡化电气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的特征,向真正的“跨行业的专业”方向努力,以进一步满 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能处理各行各业复杂的系统问题的“系统集成者”,为现代化 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们普遍接受淡化“行业性的专业”、突出“跨行业的专业”的理念,并打破专 业之间的壁垒,着手组建各类新的类似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那样“跨行业的专业”的时候,自动化专 业完全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为一个包含目前诸多专业的大专业,成为真正的“跨行业的专业”,并在新的 专业体系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我们高兴地看到,建立这样的新的专业已初见端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 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目前均在往自动化方面靠;而根据国内众多计算机教育专家历时多年完成的 教育改革成果《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一书[9],在其第二章论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的定义中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后,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所以,简单地讲,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自动化这也是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总之,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不少人都在反思与积极改革,都在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的思路, 规划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等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