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街巷硬化“全覆盖”实施意见(1).pdf
7页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尽快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出行条件,使广大农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为确保这项惠及广大农村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原则和职责(一)农村街巷硬化工程是新的“五个全覆盖中”任务最重、投资最大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坚持“政府补助、县负总责、乡镇组织、村委实施、部门联动、群众监督”的实施原则和“覆盖面广、标准适中、规范运作、节约资金”的要求,市政府将农村街巷硬化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二)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的责任主体,统筹安排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负责农村街巷硬化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管理根据与市签订的目标责任,确定并完成年度实施目标任务三)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指导服务,加强督促检查此项工作由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 牵头,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指导、协调、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农村街巷硬化覆盖率年度任务,具体分工:太原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做好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市发改委做好计划下达工作;市财政局负责政府资金筹措工作,并制订相应的资金使用办法;市国土局负责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市审计局负责对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市监察局负责对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把关;市政府督察室负责对此项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工作目标2011— 2012 年两年实现全市所有的建制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全市不具备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和准备移民的村庄不在此次“全覆盖”范围)太原市行政村共962 个 (其中有 2 个不具备通水泥 (油)路的建制村),今明两年需硬化里程为6489.6 公里,根据省里安排,我市今年需完成78.21%的覆盖率经测算,我市今年应完成752 个村的硬化覆盖任务,涉及里程为3569.3 公里按照各县(市、区)行政村的比例,今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如下:小店应完成61 个村(337.7 公里) ,迎泽应完成21 个村(29.2 公里) ,杏花岭应完成38 个村( 65.5 公里),尖草坪应完成 70 个村(272.3 公里) ,万柏林应完成52 个村(344.9公里),晋源应完成71 个村( 440.6 公里) ,阳曲应完成1013 个村( 244.8 公里) ,清徐应完成134 个村( 880.6 公里) ,娄烦应完成109 个村( 470.8 公里) ,古交应完成95 个村(482.9 公里) 根据省政府《实施意见》,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已实施街巷硬化,但政府补助标准较低或硬化路面目前已损坏的,原则上在全省农村街巷硬化实现全覆盖后再给予统筹研究解决;有突出困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在掌握的这一轮街巷硬化政府资金中予以调剂,但不得超过政府资金总额的20% 。
二是五年内计划整村移民搬迁的农村,不纳入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范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实事求是、整体推进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计划,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农村街巷硬化覆盖率年度任务的完成三、街巷硬化技术标准街道指宽度大于3.5 米,基本贯通全村的通道,街道路面厚度不小于16 厘米宽度小于3.5 米计入巷道,其中通户道宽度不大于2 米巷道路面厚度不小于12 厘米街道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路面为主巷道、通户道推广多路面结构型式,按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施工方便的原则,可选择青砖、耐火砖、混凝土预制块、青石板、弹石、石砌等路面结构在选择路面结构型式时,要充分考虑村内水网、管网建设及排水等要求4 路基必须平整密实、不得有翻浆等现象,路面基层厚度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同时应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水泥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25 号混凝土, 抗压强度达到25mpa 街道硬化水泥混凝土施工坚持集中拌和,机械摊铺振捣通户道中将计划移民搬迁的、没有路基的、不在集中成片住户区的,修建成本远远大于搬迁成本的户列为不具备条件的户四、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管(一)各有关部门要本着特事特办、简化程序的原则,加快建设进度。
二)街巷硬化工程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在建设中要加强规划和设计工作在规划、设计、施工中,要注意保护好周边环境和生态三)乡镇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内容包括工程施工简图(标明本年度和以前硬化街巷的平面尺寸)、技术标准、质量控制措施和资金落实情况等工程施工方案要经有关部门审批方可开工建设,具体审批程序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街道尽量委托专业队伍施工,乡镇或村委会和施工单位要签订规范的施工合同四)工程验收采取 “乡村自查、 县级验收、 市级抽查”的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市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抽查工作5 工程交付使用后,由村委会具体负责本村街巷硬化的后期维护管理工作五)市街巷硬化领导组办公室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县级政府要建立质量责任体系,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路面施工所用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不得使用水泥砼路面施工必须采用“场拌机捣”的方法要建立由专业部门、村民监督员、新闻舆论共同参与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体系要围绕质量、资金、安全、技术、群众利益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确保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
建设中,要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编制《街巷硬化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的规定进行施工五、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建设资金由政府补助和村委自筹各50% 村委自筹资金主要通过社会捐助、农民投工投料、企业帮扶等方式解决政府补助中,省、市、县财政按3:3:4的比例配套省级补助资金切块下达,市县政府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参照2009—2010 年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工程资金筹措方式解决,即实行统贷分还,由省财政厅统一组织从开行贷款拨付市县财政,市县分年度还本付息市县还6 款来源为新增财力、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两权价款市县留成部分、土地出让金等 工程造价统一按街道20 万元 / 公里、巷道及通户道10 万元 / 公里计算市财政在拨付资金时,要综合考虑各县(市、区)建制村数量、人口数量、建设里程、贫困县等因素,适当增加市补资金的比例;县(市、区)财政对各村拨付建设资金时,也应综合考虑各村人口数量、建设里程、施工难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切块分配资金时,适当提高资金比例要加强资金管理,研究落实配套资金,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在省、市、县政府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县乡人民政府要积极探索社会各界捐助和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
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不得强行要求农民出工出钱,增加农民负担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街巷硬化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足额用于工程建设六、工程要求(一)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农村街巷硬化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这项惠民工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尽快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的村,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加强领导、研究措施、制订7 方案、强化监管,确保年度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三)部门联动、协同作战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涉及面广,各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四)文明施工、规范管理因施工场所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要维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要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要规范施工管理程序,加强资料、档案的管理,同时做好工程信息的抄报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每半个月要向市领导办公室上报工程进度情况市街巷硬化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并按要求向上级汇报七、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为确保我市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的顺利完成,经研究决定,成立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
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下设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成员:市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