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及鼻窦影像学检查课件.ppt
66页鼻及鼻窦,第一节 解剖 前组副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副鼻窦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注意发育时间,各鼻窦发育个体差异很大,并常有变异,不要把某一阶段正常表现误认为病变额窦发育缓慢,4岁时约平眼眶中点水平,约5%成人无额窦;蝶窦3-4岁开始气化 鼻骨:两片,双侧对称,上窄下宽有鼻骨间缝、鼻额缝及鼻上颌缝,还有一些血管沟 上、中、下鼻甲第二节 X线检查,一、X线平片检查方法 1、华(water)氏位 : 又称顶颏位或37度后前位,用于观察前组副鼻窦、鼻腔、上颌骨、颧骨、下颌骨喙突;张口位时可以看蝶窦 2、柯氏位:观察额窦、前后组筛窦 3、侧位: 观察上颌窦、额窦、蝶窦 4、颏顶位: 主要观察蝶窦和后组筛窦,上颌窦前、内、外侧壁 5、视神经孔位: 后组筛窦、同侧额窦 6、鼻骨一般双侧位显示,外伤应用,轴位观察双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结构,判断鼻骨骨折左、右移位征象二、正常X线表现,1、正常鼻窦窦腔透明,窦壁清晰锐利,黏膜不显影,密度、大小、形态不一 2、上颌窦:华(water)氏位观察好,倒三角形,密度内高外低,圆孔投影于内侧中部;侧位两侧重叠。
3、额窦: 柯或华氏位,扇形,两侧多不对称,大小、形态个体差异较大 4、筛窦:柯氏位上于眼眶之间,呈蜂窝状;华氏位上后组筛窦投影于上颌窦内上方,视神经孔位投影于眶窝内下方 5、蝶窦: 颅底位上呈卵圆形,两侧多不对称,侧位片呈类圆形鼻骨侧位,,三、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一、鼻窦炎 上颌窦多见,急性期黏膜肿胀、充血、增厚,脓液存留慢性期黏膜增厚加重,肉芽组织增生,息肉形成;窦壁增生硬化或吸收;可形成浆液或黏液囊肿 X线表现: 1、急性期: 1)窦腔透光度均匀减低,密度增高 2)黏膜增厚表现为平行于窦壁之带状影 3)窦腔积液充满窦腔,密度均匀增高,积液少立位见液平 4)窦壁吸收模糊或无改变2、慢性期 1)黏膜增厚更明显 2)窦腔积脓征象 3)突向窦腔圆形或半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息肉 4)常有窦壁骨质吸收或增生硬化二)鼻窦囊肿 1、粘膜下囊肿: 也称黏膜囊肿,包括黏液腺(潴留)囊肿和浆液囊肿,上颌窦多见前者系炎症后或变态反应黏液腺导管口阻塞,黏液存积、腺腔扩大;浆液囊肿为窦黏膜毛细血管壁渗透性改变,致血浆外渗,浆液潴留于黏膜下结缔组织内形成 X线表现:窦腔内圆形或半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好发于上颌窦窦腔下部或外下方。
与息肉鉴别:单发,无黏膜增厚,囊肿可能性大;多发,伴黏膜增厚则息肉可能性大2、黏液囊肿: 窦口长期阻塞,窦腔内黏液潴留形成,腔内压力增大,窦腔膨大变形额窦、筛窦多见,多以囊肿累及眼眶导致眼球突出就诊,蝶窦黏液囊肿最常见症状为视力下降 X线表现早期窦腔混浊,密度增高;随压力增高,窦腔内间隔消失,窦腔增大变形,邻近组织受压,骨质吸收 窦腔扩大是晚期共有的表现四)鼻窦肿瘤 1、骨瘤: 好发于额窦和筛窦,分致密型、松质骨型和混合型,小骨瘤无症状,大者可有相邻器官压迫症状致密型骨瘤表现为窦腔内高密度骨性肿块,边缘光滑,附着于窦壁松质骨型骨瘤密度较低,周围为菲薄骨皮质白线混合型兼而有之2、鼻窦恶性肿瘤: 好发于上颌窦,癌较多见 X线表现: 1)上颌窦恶性肿瘤只累积黏膜时,表现为窦腔密度增高,不具特征性 2)侵犯骨壁致骨质破坏,可以确诊 3)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眶窝、鼻腔软组织密度增高,牙槽骨破坏,其它阻塞性鼻窦炎 4)筛窦恶性肿瘤:密度增高,间隔及骨壁破坏,眶窝、鼻腔、颅内侵犯表现第三节 CT及MRI检查,一、检查方法及正常CT、MRI表现 横断扫描:层厚5mm,层距5mm,上颌齿槽至额窦扫完,观察鼻窦前后及内外侧壁较好。
冠状扫描:多用,层厚5mm,层距5mm,额窦前壁至蝶窦后壁,显示上下关系较好 表现见图片,,轴扫骨窗,,,,冠扫骨窗,鼻骨,,二、常见疾病的CT、MRI表现 (一)鼻窦炎 急性期黏膜增厚,窦腔混浊、积液,窦壁骨质无变化诊断较X线明确、直观 慢性期黏膜增厚更为明显,增强强化,息肉形成,窦腔积脓,窦壁骨质局部吸收、硬化 MRI:粘膜增厚表现长T1长T2改变,分泌物自由水及蛋白质比例不同,信号多变积液,二、鼻窦囊肿 粘膜下囊肿宽基底与窦壁相连,圆形或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囊性影,MRI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强化,而息肉增强内容物会强化 粘液囊肿窦腔膨胀性改变,窦壁骨质变薄、膨隆MRI常呈长T1长T2信号,若蛋白、粘液浓度高时可呈短T1长T2信号粘膜下囊肿,MRI,粘液囊肿,,黏液囊肿,,(三)鼻窦肿瘤 良性病变:囊肿、息肉,密度均匀小结节影,边缘光滑,无骨质破坏;较大者窦腔实变、膨大,窦壁变薄骨瘤为窦壁致密影,CT显示比X线片好 .恶性肿瘤:鼻窦癌和转移性肿瘤,局部肿块,形态不规则,常伴窦壁骨质破坏,并向鼻咽、鼻腔、眼眶延伸,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判断病灶侵犯范围较平片好。
MRI价值: 定性:良性肿瘤信号均匀,边界光滑,骨壁信号很少改变;恶性肿瘤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软组织信号灶呈浸润生长,骨壁信号常改变;区分囊实性;确定肿瘤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息肉,,一、鼻窦癌 好发上颌窦,鳞癌多见,多见中老年人, CT:表现为鼻窦区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类似与X线表现,但细节显示更为清晰,范围准确,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二、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及鼻窦最常见肿瘤,良性肿瘤,可恶变,好复发好发部位鼻腔,原发鼻窦的很少 CT:鼻腔软组织肿块,可累及鼻窦,形态可规则或不规则,边界常较清楚,密度均匀,增强轻度强化,骨质破坏明显时提示恶变可能 鉴别,鼻息肉常双侧发病,内翻性乳头状瘤常单侧发病,鼻检可明确内翻性乳头状瘤,,三、骨瘤,额窦骨瘤,鼻骨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