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绿春县野生动物疫病监测情况报告.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401074
  • 上传时间:2018-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绿春县野生动物疫病监测情况报告    一、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绿春境内有哺乳类动物 100 种,分属 9 目 24 科 68 属,列为中国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兽类 28 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蜂猴、间蜂猴、灰叶猴、黑长臂猿、白颊长臂猿、马来熊、云豹、金钱豹、印支虎等 9 种(其中后 6 种现存自然种群数量极少)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猴、猕猴、短尾猴等我国有 22 种灵长类动物,绿春境内分布有 8 种(蜂猴、倭蜂猴、猕猴、熊猴、灰叶猴、黑长臂猿、白颊长臂猿) ,其中 5 种(蜂猴、间蜂猴、灰叶猴、黑长臂猿、白颊长臂猿)为Ⅰ级重点保护物种,鸟类 199 种 2 亚种,隶属于 13 目 36 科,分布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 1 种(绿孔雀)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 18 种(凤头鹰、雀鹰、白鹇、原鸡、灰头鹦鹉、草鸮等) ;两栖类动物 2 目 7 科 13属 38 种(红瘰疣螈、白颌大角蟾、小角蟾、棘腹蛙、大绿蛙等) ;爬行类动物 1 目 7 科 27 属 36 种(鼋、蟒蛇、眼镜王蛇、白唇竹叶青、巨蜥、斑飞蜥等)   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野生动物是携带和传播疫病的媒介之一。

      特别是在全球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情况下,野生动物病原体变异速度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野生动物感染、传播疫病的风险越来越大,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加强陆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就是在疫病传播、扩散环节中,建立起一道前沿哨卡,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野生动物疫情,对疫情的发生、种类及其可能随野生动物活动扩散的范围迅速做出判定,采取措施,阻断疫情向人类、家禽家畜传播的途径,从而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对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为贯彻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按照上级要求,我县于 2005 年设立了州级监测点——绿春县大水沟大风垭口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监测点,2007 年又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了半坡二甫和平河新寨岔路两个县级监测点,2008 年底,又根据省州的部署,在大风垭口和李仙江流域修建了三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目前,我县有3 个省级、2 个县级,共 5 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这些监测点能覆盖全县 1 镇 8 乡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近 6 年来,我县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坚持边建设边工作,边探索边完善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严密监控陆生野生动物的疫病疫病情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加强全县陆生野生动物的疫病监测工作一是于今年 2 月召开全县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大会,针对当前防控形式,就如何组织开展好防控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提出了具体的监测方案;二是认真分析全县可能出现的疫情,制定了《绿春县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应急预案》 三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黄连山管理局和森林公安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绿春县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由林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关部门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野生动物疫情的日常监测工作保证监控经费,落实监测人员,配备监测设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职责,强化督导管理 (二)加强监测点设施设备建设,提高监测防控能力 为保证监测站(点)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制订了《绿春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建设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 120 万元,先后修建了大风垭口监测点、二甫监测点和平河新寨岔路监测点、李仙江流域大黑山监测点及李仙江流域半坡监测点。

      并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新购置了望远镜、GPS 定位仪、数码相机、巡护摩托车、机、电脑及防护设备等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监测条件,提高了监测防控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机制,确保监测不留盲区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和监测工作总体要求,结合绿春实际,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监测防控机制,力争达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控制,第一时间处理”一是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上我县建立了由省州县级监测站和乡镇林业站、黄连山管理局组成的监测网络体系县林业局负责和指导全县的监测工作,承担点、线和重点区域监测;各乡镇林业站、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各辖区内的全面监测工作二是在队伍建设上由县林业局组成专职监测队伍,各乡镇林业站和保护区管理站组成兼职监测队伍,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纳入各监测站的考核内容,公布举报,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测工作,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三是在监测方式上采取定点监测与路线巡查相结合、区域重点监测和辖区内全面监测相结合、县林业局监测与各乡镇林业站和保护区管理站监测相结合、监测员监测与群众举报相结合    三、加强站务管理和制度建设,确保监测工作规范化  为保证监测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站务管理我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自 2005 年开始,开展了基础性工作,调查境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绘制了巡查线路、固定监测点分布图二是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和实施了《绿春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方法和要求》、《绿春县疫源疫病监测职责》、《监测员岗位职责》、《值班巡查制度》和《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监测能力的建设,极好地规范了我县的监测工作  四、加强日常监测和巡查,落实日报制度,确保监测工作落到实处 自 2005 年以来,我县监测巡查人员,严格按照《监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开展监测工作专职监测员定期进行线路巡查或定点观测,并做好野外监测记录,兼职监测员定期完成辖区内的全面巡查,搜集辖区内的巡查信息,并及时向县林业局报告信息在实行日报制度期间,监测人员不离岗,不脱岗,节假日不休息,值班人员坚持 24 小时值班,保证了监测信息的接收和及时上报至今,我县已上传监测信息 1300 余份,为上级监测机构准确、及时地提供我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动态,确保监测工作落到实处 五、坚持监测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相结合,消除疫情隐患 我县组织野保执法人员,定期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和经营场地进行检查监督。

      一是加强与动物防疫部门的联系责成驯养繁殖单位对所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按规定进行免疫接种,并对驯养繁殖场所定期消毒;二是加大对非法经营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特别对非法猎捕鸟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要求动物防疫部门加强检疫三是加强执法办案工作我县始终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维护林区治安秩序放在首位,始终保持对涉及野保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2008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候鸟三号”、“春绿行动”、“绿剑行动”、“飞鹰行动”和“绿盾三号”等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林区社会治安不断优化通过坚持监管结合,消除了疫情隐患  六、加大宣传力度,创造群防群控的氛围 近年来,我县一直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宣传工作在每年四月“爱鸟周”和十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中,利用图片展、电视、电台、报纸、宣传车、实地咨询、上门讲解、张贴宣传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和工具,深入广泛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知识,并向社会公布举报,使群众深入认识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在全社会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消除了监测盲区和死角。

      据统计,2008 年至今全县共出动宣传车辆 70 余辆次,设立宣传站 40 余个,发放宣传资料 60000 余份,咨询人数达 1450 余人次,书写标语120 余条,接到 23 次群众举报候鸟栖息地和猎捕候鸟行为的通过开展以上两项大型野生动物宣传活动,扩大了宣传面,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强了我县群众的野保意识和防控意识,做到了群保群防群控 七、干旱对我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影响 (一)野生动植物受灾情况 根据各乡镇林业站和黄连山保护区管理站的调查,截止 5 月底,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很多濒危野生植物受灾严重绿春苏铁受灾面积 72570 亩约 8 万株;七叶一枝花受灾面积 65 亩 600 株;东京龙脑香受灾面积 3 亩 250 株;其它多种物种幼苗大量枯死,损失严重  (二)干旱灾害带来的影响    1、影响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由于严重干旱,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大面积林木干枯死亡现象,灌木和地表植被枯死,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例如:东京龙脑香等为常绿树种,但今年因干旱而落叶,似落叶树种因干旱而零星死亡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绿春苏铁等  2、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干旱造成水体枯竭或水质变化导致水生动物(蛙类及其蝌蚪、鱼类等)死亡或不能繁殖,陆生野生动物因水源缺乏而饮水困难,甚至干渴致死,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许多动物以植物的嫩叶、花、果实或种子、地下根或地下茎为食由于长期干旱无雨,缺少水分,野生植物不同程度的出现物候期推迟、枯萎、生长异常、无花、无果等部分异常现象,难以满足动物食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造成野生动物食物数量的短缺,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因缺少食物而死亡,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3、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面临困难 由于野生动物饮水出现困难,造成野生动物体质有所下降,野生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此外还迫使野生动物为了觅食和寻找水源,扩大活动范围,进入群众生产生活区,给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疫病的监测带来了困难    六、我县下一步开展边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需求 我县有平河、半坡两个乡直接与越南山水相连,有边民互市点 3 个,有多条边民小通道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下,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密监控野生动物的疫病疫情加强平河乡的平河聚贸市场、新寨聚贸市场和半坡乡的二甫聚贸市场的关闭工作;加强候鸟疫情的监测防控,进一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掌握边境候鸟迁飞活动规律,掌握候鸟主要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和集中活动区域;加大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走私的查处力度,严禁周边有疫情国家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入境;禁止与有疫情国家接壤的边贸市场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在边境地区广泛宣传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实行群防群治。

        七 、 存 在 的 困 难 和 问 题  近年来,我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因缺乏依据,监测站的机构编制难以落实;二是监测技术薄弱,缺乏既懂野生动物又懂疫源疫病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因各种原因,野保办至今未成立,野保办的工作由林政股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难以履行;四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本底调查工作难以开展,重点监测区域、物种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五是监测的设施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八、今后野生动植保护建设设想    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珍稀的野生动物物种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但是从环境公平的角度讲,对于那些因所处保护区而受到野生动物侵袭的人来说,由受害者个人负担所遭受的损失是不公平的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越边境地区及贫困山区,群众生活水平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发展带来了限制和不利影响,野生动物的侵扰更是进一步危及了群众的生存如不能及时充分的补偿,容易引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消极思想,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也会由于当地群众缺乏保护而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因保护野生动物而丧失发展机会、受到财产损失的群众给予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