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案.doc
24页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三、本学期教学任务:一、发声训练部分:1、 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2、 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3、 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4、 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5、 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
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 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3、 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1 《老师你好》 听赏 2 2 《折纸船》 2 3 听赏 《采山》 2 4 《捉泥鳅》 听赏 2 5 十一假期 2 6 《音乐家聂耳》 2 7 《在祖国怀抱里》 2 8 听赏 《音符之家》 2 9 《新疆好》 2 10 《火红的队旗》 2 11 听赏 唱唱跳跳活动 2 12 《小猫钓鱼》 2 13 《摆手舞》 2 14 听赏 吹竖笛 2 15 《多年以前》 2 16 《小放牛》 2 17 《夜》 2 18 复习 检测 2第一课 老师你好教学目标: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教学重点: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难点: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入学教育一, 师生相互介绍认识二, 音乐课堂常规训练,1、发声训练1=C→1=F 4/31 1 2 3 4 |5 — |5 4| 3 — | 3 2 |1 — |5 4 | 3 2 | 1 — ||师:同学们来唱 歌,生:lu ya lu ya 同学们来唱 歌 mi ma mi ma.要求:轻声唱,唱得连惯。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三, 节奏训练,碰铃和三角铁:× - - - × - ×-响板:× ×× × × ×× × ×× ×手铃:× × × × × × × -沙锤:× ×× ×× × × ×× × × 第二课时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2) 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3) 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 (4) 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 (5) 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第三课时一、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1、聆听歌曲2、练习伴奏(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学唱歌曲(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4、随琴演唱歌曲二、歌曲表演1、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2、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三、尝试填词四、小结《折纸船》教案一、教学目标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折纸船时高兴的心情和盼望海峡两岸人民统一的心愿二、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折纸船》三、教学难点节奏:一、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投影仪、幻灯片、蜡纸、图片、旅游帽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图片介绍台湾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有什么不同吗?假如我们把这边多的同学看成是地图上的祖国大陆,那隔着海峡这边的同学,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学生:台湾省)请问这边的同学你们想不想让台湾的小朋友到祖国大陆来吗那边的同学你们愿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吗的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隔着海峡我们怎样才能把台湾的小朋友接回家呢(学生:坐船、坐飞机••••••)让我们看看图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2、观看幻灯片揭示课题《折纸船》过渡语:他们早就盼望着回家了,瞧,已经动手折起了纸船,同学们,让我们也动手折一折纸船,让海峡两岸的小朋友永远心连心。
3、听音乐,折纸船过渡语:下面,我们选一些纸船贴到黑板上,让黑板上的海峡两岸也连接起来贴纸船)4、节奏练习(1)过渡语:有几位同学的纸船折的真好,老师给他们贴上小旗,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读好了,就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节奏:(2)分个别、集体读一读节奏、唱一唱旋律(三)歌曲教学1、欣赏《折纸船》过渡语: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我想我们的船一定会顺利到达台湾,海风吹来了,小纸船轻轻摇摆,伴随着海风,飘来了一阵阵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2、学唱歌曲(1)在歌谱中找一找黑板上的小船的名字,并划下来自由哼一哼(2)老师教唱难点节奏的歌词(3)用la跟琴模唱歌曲(4)跟琴声逐句学唱词(5)跟琴声连起来唱一唱《折纸船》(6)过渡语:台湾的小朋友非常想念祖国,你们也想和他们一起玩耍,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道出我们的心声呢?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7)个别领唱(戴帽子,推选他做船长)3、同学们,你们还想对台湾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呢?把你们最想说的话写在小船上放音乐)4、让我们把手中的船也连接起来去迎接台湾的小朋友.(学生模拟放航小纸船活动)5、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船,轻轻摇曳去迎接台湾的小朋友。
有感情的演唱《折纸船》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直接乘船去台湾,还有很多种联系方式,希望同学们课后多与台湾小朋友交流感情,成为真正的好兄弟姐妹,愿我们的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全体齐说: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第三课 山野童趣 教学内容 : 1.歌曲《采山》表演唱的复习 2.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3.新歌教学《捉泥鳅》教学目标 : 1、复习歌曲《采山》,能大胆地用歌声,律动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趣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区分乐曲的两种基本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 3、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了解其意义;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教学重点 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美好的童趣教学难点 捉泥鳅歌表演的创编教具 钢琴、课件(《牧童短笛》图片,简易旋律分析图表)山野风景图片 、相关捉泥鳅的头饰、录音机、磁带 、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生安静做好,准备上课。
二、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乡村吗?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乡间去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大家来看一组图片(课件播放美丽的乡野图景) 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首先进入山村,山野直切主题) 师:乡村景色真美,我们仿佛闻到了那里清新的空气,看到这样一组图画,大家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 生答:《采山》 , 请这位同学跟着课件采山的MV伴奏唱一遍 师:这位同学唱得真棒!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全班同学跟老师的钢琴伴奏边唱边整齐地律动这实际上是一个复习的环节,上一课时学生们已对歌表演练得相当熟悉了,孩子们表演得很好,整齐,生动,课堂气氛一下子上来了三、欣赏《牧童短笛》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采山》这首歌曲,体验了山中儿童采山的乐趣,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牧童的快乐生活,瞧,他来了——(课件出示牧童吹笛放牛的图片 ) 教师用钢琴演奏《牧童短笛》教师亲自演奏一方面是教师基本功的展示,另一方面学生欣赏的兴趣会更浓:尤其是对钢琴这个乐器的兴趣一下子就上去了。
同学们听得非常安静 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教师大致介绍乐曲及作者复听: 录音机播放:(1)学生边听边做吹笛子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