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引领-让数学思考由肤浅走向深入.doc
4页智慧引领-让数学思考由肤浅走向深入智慧引领:让数学思考由肤浅走向深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而有效的引导,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 识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智慧引领,让学生的数学思 考由肤浅走向深入呢?一、适时点拨,引领学生的思维由"草率”走向"成熟”案例1《求平均数》的教学片段(出示习题: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和5千克奶糖 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7元,水果糖每千克8元,奶糖每千 克12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师:耍求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该如何列式呢?生 1:算式是(7+8+12)三(2+3+5)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出它的结果生2:等于2.7元师:你们算出来每千克这样的什锦糖是2. 7元现在请同学们再 把题目读一遍,并把得到的2. 7与题意对照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3:题目中的每千克酥糖7元,每千克水果糖8元,每千克奶 糖12元,而我们得出的什锦糖每千克才2. 7元,可能我们的方法错 To师:那么你们觉得这2. 7元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生4:低了师:你认为它的价格大体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生5:我认为应该在7元到12元之间。
生6:对,应该比这三种糖中价格最低的酥糖贵,比价格最高的 奶糖便宜师:现在,你能找出刚才第一位同学列式出错的原因吗?生7:他把7元、8元、12元分别看成是2千克酥糖、3千克水 果糖和5千克的奶糖的总钱数了教师指导学生重新在本子上列式计算思考:在求加权平均数问 题时,部分学生往往会机械地套用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来解答,案例中生1的算式就反映了这部分学生 思维的定势,方法的草率此吋教者适吋地让学牛:回头再把题目读一 遍,并把得到的2. 7元与题意对照一下学生很快发现不应该是这样 的结果,那么究竟错在哪里呢?此吋学半还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 教者再次抛出两个问题引领学牛思考:“那么你们觉得这2. 7元的价 格是高了,还是低了? 你认为它的价格大体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 ”这样学生顺利地找出了原因,纠正了错误因此,当学生 不仔细审题,机械地套用公式或凭印象解题吋需要我们教师选好切入 点,适时点拨,让学生自我醒悟,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由“草率” 走向“成熟” o二、展示过程,引领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案例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出示题目: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阴影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生1: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因为这里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谁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积要除以 2,而平行四边形不用除以2生3:可以用剪拼的方法,把左边的三角形剪切并移到右边,平 行四边形就被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像案例二这样的情形,学生或 一知半解或是凭直觉猜想,虽然答案是正确的,但此吋学生的认识可 能仅仅停留在表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牛的知识基础,分析哪些是他 们掌握的,哪些是他们尚不明确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探究, 拨开云雾见本质案例中,结果好像是显而易见的,但很多学生并没 有真正理解,此时教师通过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领学生展 开具体思维过程,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拓宽思维角度,感 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由“表层”走向“深入” O三、指引回望,引领学生的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案例3《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片段(出示90-25 = 7□这道算式,问:方框里可以填儿?)生 1: 96-25 = 71生 2: 98—25 = 73生 3: 95-25=70老师板书学生的回答后问: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发现?生:前一个方框里填的数字都大于或等于5Offi:你们知道为什么填写的数字要大于或等于5呢?生1:因为如果比5小就不够减。
生2:如果不够减向十位借一,那么差的十位上就不是7To师:那么,填写九十儿减25等于七十儿时该怎样思考?生:先确定被减数个位上填儿,再根据被减数个位上填的数字填 写差个位上的数字九十儿减二十儿结果是七十儿,说明个位上够减 不需要退位,所以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要比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大或相 等师:如果将差的十位改写成6,即填写9口一25 = 6口,乂该怎样 思考呢?生:九十儿减二十儿结果是六十儿,说明个位上不够减要向前一 位借1,所以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要比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小然后填 写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师把黑板上所有的算式擦去,问:现在大家已经掌握了解决这个 问题的方法,你能有顺序地把所有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吗?思考:案例中,当教师出示算式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着自己 的算式,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学生的交流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解法, 这种交流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突破此吋教师把学生的回答一一 板书后,让学生观察,并追问:“填写九十儿减25等于七十儿时该 怎样思考? ”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乂将差的十位改写成6,让学 生再思考,在对比中学生深刻领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 算理通过这样的引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再一次回 顾与思考,让学生重新调整思维路径,达到思维的条例化和系统化, 促进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 o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回答,教师就必须善于启迪, 巧妙提问,智慧引领。
因此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应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拓 展学生数学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