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9页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按照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据此回答1~2题1.“天宫一号”发射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A. 9月28日13时16分 B. 9月29日13时16分C. 9月29日21时16分 D. 9月30日21时16分2.下列不包括“天宫一号”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升旗时间 5︰045︰035︰02降旗时间1 9︰181 9︰191 9︰203.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极昼4.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5.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南温带 C.丙地位于北温带 D.乙地中B是夏至日的阳光6.我们爬山时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说明对流层A.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右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据此回答7~8题7.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 D.乱砍滥伐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一致性 D.多样性9.下列选项中,与图中①、②描述的地质作用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内力塑造10.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A.直接加热大气 B.加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C.直接加热地面 D.通过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1~12题。
11.该河所在的位置大致位于A.30°N~40°N的大陆西岸B.40°N~60°N的大陆西岸C.30°N~40°N的大陆东岸D.30°S~40°S的大陆西岸12.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受冬季风带控制根据下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14题 甲 乙 丙 丁13.冬季,造成我省在短时间里大范围强烈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4.7、8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你认为主要与图中的哪一个天气系统有A.甲 B.乙 C.丙 D.丁180° 150°①③④②23°26′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15~16题15.该环流表示的是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16.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右图是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如果图示区域的气温差异是因海陆位置造成的,则甲、乙两地依次是A.陆地、海洋 B.海洋、陆地C.沿海、内陆 D.内陆、沿海18.如果图中经过甲海区的虚线箭头为洋流流向,则该洋流应是A.北半球寒流 B. 南半球寒流 C.北半球暖流 D. 南半球暖流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 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下渗和蒸腾 D.蒸发和降水20. 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下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回答21~22题 21.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22.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23.下图所示从内蒙古到新疆,陆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4.上题中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土壤25.下图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下文字表示基带类型,如果图中四座山海拔高度相等,则四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一地理(A)得分栏题号26272829总分得分第II卷(综合题)二、综合题(50分)26.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完成以下活动。
10分)⑴ 此时A点地方时为 点, B点日落时刻是 点2分)⑵ 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1分)⑶ C与D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更长的是 3分)⑷ 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2分)⑸左图所示季节,烟台的气候特点是 (2分)27.读右图,回答问题12分)(1)①地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若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那么,从地质构造看,①、②两地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4分)(2)图中甲处是山前冲积扇,丙处形成了河口三角洲,这两种地貌分别是怎样形成的?(4分) (3)图中河水的流动,构成了水循环的某个环节按其发生领域,该水循环属于 循环,该环节的名称是 4分)28. 2010年4月起,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15分)(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板块和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6分)(2)火山喷发属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作用(填内力或外力)成因上,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_,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岩6分)(3)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起到了___作用;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3分)大气上界地面②①太阳辐射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③④29.烟台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6分)③地⑤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2)②、③两地属同一纬度,但形成的自然带截然不同,其名称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4分)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一地理(A)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ABDAABADA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DBBDBACBBB二、综合题(4小题,50分)26.(10分)(1)15点 21点(2分)(2)夏至(1分)(3) D D C(3分)(4)①(1分) 慢(1分)(5)高温多雨(2分)27.(12分)(1)背斜 ①(4分) (2)甲处是由于河水携带泥沙,在出山口处流速迅速降低,泥沙沉积而成2分) 丙处是由于河水携带泥沙,到了河流下游,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慢, 泥沙沉积而成2分) (3)海陆间水 地表径流(4分) 28.(15分)(1)亚欧 美洲(次序可互换) 生长 (6分) (2)内力 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6分)(3)削弱 ③ 小(3分)29.(13分)(1)(6分)③⑤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1分)全年温和湿润(1分)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1分)(2)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地形(3分)(3)整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