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3.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56466669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图片分析,并且加入生动的直观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及排出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血液、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区别,从而了解人体排尿的意义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于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与肾单位的关系,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图片分析和课件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排泄和排遗的概念,人体内有哪些废物2)、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及关系3)、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3、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通过对图片,视频动画的观察、分析比较,养成生物科学推测、思维、总结的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养成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四、重点和难点(1)尿的形成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五、教学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六、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七、课前准备教师:制作泌尿系统组成的课件;准备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尿的形成过程动画课件学生:预习本节内容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思路    “泌尿系统的组成”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只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从整体上形成感性认识就可以了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有一个正确认识和理解,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利用都应利于突出与尿液形成有关的结构即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及肾脏中的毛细血管通过分析这些结构的特点,结合图片与动画视频观看,使学生深刻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尿的排出过程”应与泌尿系统的结构相呼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生动而直观地感知再从分析尿液成分入手,使学生感悟排尿对人体的意义,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教学中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充足的资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创设合作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在参与中体会、感悟,最后达到理性认识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回忆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人体内有哪些废物产生?这些废物有什么特点?都是通过血液来运输的吗?它们排出的方式相同吗?那么,人体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排尿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熟悉的事,那么你们知道尿液在人体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为什么又要排尿呢?   分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凝神专听,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联系学过的知识,构建联想,学会归纳  创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一、       二、师生互动,研习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用多媒体出示“泌尿系统组成”图,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观察并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接着教师介绍各部分的功能质疑: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那么,尿液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的呢? 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图,说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认真听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整体上形成感性认识   设悬念,引出新内容  2、肾单位的结构1、               出示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①、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②、肾小球是怎样形成的?③、肾小囊在哪里,与什么相连?④、肾小管外面有什么?⑤肾小囊壁和毛细血管壁有什么特点质疑::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观察肾单位的结构,思考、回答问题了解肾单位的基本组成    推测,带着问题进行资料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法   过渡衔接2、            3、尿的形成过程出示尿的形成过程动画并指导学生观察当血液流经肾单位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并分析课本82页中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测 尿的形成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尿的形成过程出示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四种液体的成分比较观察尿的形成过程动画  以四人一组,认真阅读资料,分析数据,完成讨论,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  回顾知识,进行归纳  思考、讨论并回答 让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   通过数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推测和科学思维能力 巩固知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3、            4、尿的排出和排尿的意义出示尿的排出过程动画课件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为什么我们要排尿,不排行不行?           观察动画,了解尿排出的过程,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理解排尿的意义    动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生动而直观地感知 使学生感悟排尿对人体的意义,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        三、归纳总结5、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6、        四、检测反馈,引导发展                    7、           1、人形成尿液时连续不断的,而排尿为什么是间歇性的呢?8、        2、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想想看这可能是肾的哪一结构发生了病变?如果发现有葡萄糖呢?出现血尿呢?学生回顾知识,进行归纳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养成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课外拓展: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课后查资料,完成作业  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十.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了解本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设置了教学评价内容问题1看看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尿的形成及尿排出体外在时间间隔上的理解问题2检验学生对尿形成过程中,对肾小球和肾小管作用的理解四种液体的成分比较看看学生是否理解到血液进入肾单位的变化?从中检测这节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哪些不足之处?从而,反思这节课中哪些环节是否忽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异常情况,哪些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今后的教学就可以前车之鉴,避免学生学习的误区,更好地组织好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十、板书设计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排泄: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 (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三、尿的形成{: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  四、尿的排出:肾 五、排尿的意义: 排出人体内的废物         ‚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ƒ 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