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盘技术(2).ppt
125页第四章 汽车底盘技术状况 的检测与诊断教学目的及要求v掌握车轮定位的概念、检测原理及检 测方法 v掌握制动试验台的检测原理、检测方 法 v掌握大灯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v废气分析仪原理及检测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v重点:车轮定位的作用及检测方法;废气分析仪的原理及检测方 法 v难点:车轮定位的检测原理;制动试验台的原理及影响精 度的因素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悬架转向系的安装要求为车轮定位,过 去只有转向轮定位,现在为车轮定位一、车轮定位 1、车轮定位的目的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方向稳定性及最 小的轮胎磨损,并在各种路况下保证这些要求的 实现磨损、变形、损坏会使定位参数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严重事故更换球销、摆臂、横拉杆 等零件后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调整也是必须的车轮定位就是对悬架及转向系各部件进行 调整,以达到原设计功能且只有电脑四轮定位 才是快捷、准确的定位方法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2、车轮定位基准 几何中心线和推力线重合 ① 车轮中心线: 指轮胎上对车轮轴垂直 的中心线 ②几何中心线:指车身纵向中心平面 和过前后两车轴水平面的交 线 ③推力线:指后轮总前束的角 平分线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3、定位基准的优缺点①几何中心线定位,后轮位置发生 变化,会发生定位问题。
②推力线定位但只要有如下任何 一种变形出现,推力线位置便不正确③四轮定位:就是几何中心线和推 力线重合的定位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4、什么时候进行四轮定位? ① 直线行驶困难:(转向沉重、发抖、 跑偏、不自动复位)驾驶时车感飘浮、颠颤、 摇摆等不正常的驾驶感觉行驶中转向盘不正 或行车方向的跑偏现象出现 ② 轮胎出现不正常磨损:(单边磨损、 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 n汽车更换悬架系统或转向系统有关部件 n前部经碰撞事故维修后第一节 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5、四轮定位的检测项目主销后倾角转向轮前束值/角及前张角 主销内倾角转向20°时的前张角 后轮外倾角转向轮轮外倾角 轮距、轴距后轮前束值/角 推力角轨迹宽度偏差 横向偏位轴距偏差 轮轴偏移等轴偏位1、主销 后倾角γ的分析 : v定义:转向节 主销轴线或假想的 主销轴线(某些独 立悬架的汽车无实 际主销)在纵向平 面内向后倾斜,与 铅垂线所形成的夹 角称为主销后倾角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二、车轮定位的概念及作用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v主销后倾分为:有正后倾、零和负后 倾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n主销后倾作用 n行驶中的方向 跑偏能自动回正, 但转向时费力。
回 正原理图示 n不影响轮胎磨 损 n动力转向的车 ,后倾大 n过小易偏摆( 摆振),高速摆振 n胎压低后可减 小后倾(起后倾作 用)n调整: n双叉臂调偏心凸轮 n有撑杆的调撑杆头 n下控制臂等长时后倾、外倾都变,先 后再外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调 整 外 倾 动 画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调 整 后 倾 动 画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调 整 后 外 倾 动 画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2、主销内倾角β ①主销内倾角β定 义: 转向节主销轴线或假想 的主销轴线在横向平面 内向内倾斜,与铅垂线 所形成的夹角称为主销 内倾角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2、主销内倾角β的分析②内倾角β的作用(1)偏置最小,操纵省力偏置小,回 跳、跑偏小2)自动回正(3)过小不回正,低速偏摆(摆振)(4)左右不等,驱动跑偏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v 包 容角内 、外倾 角的总 和转 向节弯 曲,包 容角变 化v偏矩:主销线与地面交点和胎中心 线与地交点的距离也称摩擦半径,有 正负零之分 v负偏距的作用:若前轮的制动器制 动力不等,左轮大与右轮(F1>F2),会 产生制动跑偏,车身偏向是图示的X方向 。
此时两边不等的制动力,作用在负 偏距R上,F1使左轮向A方向偏转, F2使 右轮向B方向偏转,两方向效果综合后, 使车身偏向图示的Y方向即Y、X方向相 反,但X>Y,则可减小制动跑偏的趋势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3、车轮外倾角α ①外倾角α的定义:转向轮安装时并非垂 直于路面,而是向外倾斜 一个角度,车轮中心平面 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 角即汽车在横向平面内 ,车轮几何中心线与地面 铅垂线的夹角有 v零外倾 v正外倾:铅垂线外侧 v负外倾:铅垂线内侧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②正外倾角的作用 v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荷 v防止车轮滑脱分力F2) v重载时防止内倾(重载时内倾) v减小转向操纵力(偏矩小) v减少磨损(全面接触) v③负外倾角的作用 如图 v转向时,如有正外倾,则离心力使外 轮外倾加大,加大磨损变形横向稳定性 差,不足转向加大,即增横向稳定和减小 胎磨损 v配合负前束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4、前束: ①前束定义:前轮前束是以推力线与几何中心线重合 作为参考直线,左右轮胎的中心线与其的夹角 。
有总前束和单独前束之分如图 v后轮总前束的角平分线为推力线 v正前束引起车轮内滚而悬架(车轴)使其 外移,因而产生侧向外移力,胎外侧磨成羽毛 状 v从动轮受阻力外滚增大正前束;驱动轮增 大负前束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②前束的作用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因 为车轮外倾角作用使车轮顶部朝外倾斜 当车 辆向前行驶时,车轮要朝外滚动,从而产生侧 滑,会造成轮胎磨损所以,前束作用是消除 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5、前展 v定义:汽车转向时 内外轮的转角差内侧大 于外侧,由转向梯形保证 β>α v无前展:汽车直行 时两轮平行,转弯时左右 轮转动量相同,则两前轮 转动中心不在一个交点上 ,内轮滚动而侧滑、胎磨 损严重 v梯形臂变形则前 展变化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三、侧滑检测 (一)侧滑 1、定义:侧滑是指车轮胎面在前进过程 中的横向滑移现象 2、侧滑的原因: v车轮定位不准 v车轮抱死滑移 3、侧滑的影响 v轮胎磨损 v降低附着系数,影响制动、驱动、转向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4、侧滑检测的目的侧滑试验台检测汽车的侧滑量,目的是 保证前束 和外倾配合得当, 使车轮无侧滑 5、前束引起的侧滑有前束无外倾,两轮内滚,由于前轴( 悬架)的约束车轮被外推,车轮对地面产生向 外的侧向力,如有滑板则外移,前束正侧滑、 负前束负侧滑(内滑),前轮滚动为正,后轮 滚动为负。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前 束 引 起 的 侧 滑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6、 车轮外倾引起的侧滑 外倾两轮外滚,由于约束被拉回,车轮 对地面的作用力向内,如有滑板,内移,负外 倾,外移,轮前后滚动方向不变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正 外 倾 引 起 的 侧 滑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负 前 束 引 起 的 侧 滑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7、车轮外倾+前束配合结果 n外倾与前束合格,侧滑合格 n侧滑合格,不一定外倾前束合格 n侧滑不能保证前束外倾具体数值,车轮定 位可测 n前进无,后退大 合格 n前进内滑、后退仍为内 外倾引起 n前进内、后退外 前束引起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二) 侧滑试验台的结构和原 理侧滑是前轮外倾与前轮前束共同作用的 结果,汽车通过只能横向移动的滑板,观察前 轮外倾和前束对滑板的横向推动作用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v 侧滑试验台:滑板下滚轮和导向机构 左右滑动,前后限位长有500、800、 1000mm,侧滑1mm为m/km结构如图: v双摇臂机构使两板等量内外移,共用回位 装置 v锁止装置使其不动。
v测量装置:电位计、差动变压器、自整角 电机 v诊断参数:m/km、极值:5m/km v单滑板试验台:能单独测量单轮侧滑 v双滑板试验台:也能反映单轮侧滑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四、车轮定位检测原理 1.气泡水准仪检测: v组成及作用水准仪:测外倾、内倾、后倾转角仪:测左右轮的转角聚光器、标杆配合测前束聚光器、标尺配合测两轴及前后轮的 平行度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测量原理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②主销后倾角 OA为主销线,γ为后倾角,OC为转向节轴 ,OA与OC为直角,OC绕OA转动时形成圆OC上 装一气泡管,气泡上下移动,γ越大,移动量 大,间接测γ,建立几何测量关系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测 量 后 倾 角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③主销内倾角 OC一端垂直于OC装气泡管,左右转时气泡 升高,抬高程度取决于βC点左右转都下移 ,气泡反向升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测 量 内 倾 角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④车轮外倾角:水准仪安装到车轮后 ,如有外倾,气泡位移,调气泡水平后 ,位移量为外倾角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测 量 外 倾 角 动 画 演 示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④前束检测聚光器、标杆、三角架 n确定汽车直行位置(正前打直位置):聚 光器装于前轮向后轮投射,三角标尺过后轮轴 线与后轴重合,相对几何中心线对称放置。
两 侧标尺上照射数值相等 n前束测量:A、距车轮中心以轮辋直径7 倍的位置放标杆,聚光器投向标杆,取一,转 动车轮投向后标杆,后、前标杆之差为前束值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测 量 前 束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B、前束-光束刻度板测量法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四、电脑四轮定位检测 n几何中心线和推力线重合为基准,使四轮 定位参数在该基准上的合理匹配称为四轮定 位 n定位不准的危害(什么时候做调整)n直线行驶困难n前轮摇摆不定n轮胎不正常磨损 n检测参数: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 角、前束、轮距、轴距、推力角和前展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4、检测原理及方法 n八传感器测量系统:形成直角四边形,检 测出推力角是否合格 n激光器:投射激光束,光敏三极管接收光 束 n前束为零,左右发射光重合有前束,可 测出距离相等若不等,左右单独前束不等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八 束 测 量 系 统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v推力角,轴距 轮距差:八个传感器测 量,四边形 v外倾、内倾、后倾:角度测量仪(可变 电位计) v车轮轮辋变形补偿:车轮的径向、端面 跳动量即补偿值计入前束、外倾的前值中。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5.轮轴偏移 轮轴偏移是指两个前轮(或后轮)与地 接触点的连线与垂直于推力线的直线间 的夹角当右轮在左轮前方时此角度值 为正,在左轮后方时此角度值为负如图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6.横向偏横向偏位是指左(右)前轮和相应 后轮与地接触点连线与推力线的夹角( 即轮距向一侧变长或变短)如果后轮 超出前轮,此角度为正如图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7.轴偏位实际的前后轴的平分中心线连线与理 论车辆几何中心线的夹角,两前轮或两后轮同 时横移,其它参数(如前、后轮总前束)不改 变,也存在推力角如图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8.轴距偏差 轴距偏差是指两前轮之间的连线与两后 轮间连线不平行所形成的夹角当右侧轮距大 于左侧轮距时,此角度为正,反之为负轴距 变化,可以引起推力线歪斜,从而产生推力角 如图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2)、轨迹宽度偏差 轨迹宽度偏差是指左前轮和左后轮与 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连线,同右前轮和右后轮与 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连线的夹角当后部宽度超 过前部宽度时,此角度为正如图 第一节车轮定位及检测第二节 制动系检测一、复习:制动性评价参数: •制动力、距离、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方向稳定性、跑偏、侧滑、失 去转向能力。
第二节 制动系检测(一)制动系统的组成单击图片动画演示(二)制动力 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