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合村.doc
4页关于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暨“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推进情况 2011年,按照河南省、郑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要求,规划局通过统筹规划、认真谋划、潜力挖掘、采取措施、多方努力,使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工作完成情况(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近几年来,我市先后投资20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在完成23个村庄综合改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重点打造了贾峪镇洞林湖五村联建、崔庙镇郑岗村村、广武镇唐垌村等七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外资注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的五村联建洞林湖生态城建设被有关专家和学者誉为新型农村社区及村改居建设的“荥阳模式”二)“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规划,实施“合村并城、合村并镇”的具体工作要求,依据已编制的宜居生态城总体规划和正在编制的宜居健康城总体规划,我市需要实施合村并城村庄有39个,共涉及索河办、城关乡、乔楼镇、崔庙镇、豫龙镇等5个乡镇,266个村组,14787户,其中宜居生态城规划区内实施合村并城的村庄29个,包括崔庙镇11个村庄、乔楼镇9个村庄、城关乡9个村庄;宜居健康城起步区内实施合村并城村庄10个,包括豫龙镇8个村庄、乔楼镇2个村庄;需要实施合村并镇的村庄36个,涉及城关乡、高村乡、广武镇、贾峪镇、王村镇、汜水镇、高山镇、崔庙镇、刘河镇等乡镇。
为加快推进“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按照在镇总体规划区内的,要按照城市标准直接一步到位进行城中村改造;临近城区、镇区,要将其纳入城区、镇区;不能纳入城区、镇区的村组,要选择易与城市接轨的地区建立新型城镇社区,社区的建设要按照高标准的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工作要求,通过调研座谈、多次征求意见等环节,初步确定“合村并城、合村并镇”规划工作方案,将38个合村并城村庄,规划合并为18个新型社区,将33个合村并镇村庄,规划合并为13个新型社区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一)拆迁难村庄改造首先要碰到的是大规模拆迁安置,这是这项工作最为棘手的头等难事由于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拆迁协调队伍,在拆旧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上访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改造进展和社会稳定性 (二)建设用地指标缺乏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城、合村并镇村庄的土地为集体土地,实施村庄改造要先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由于土地上报审批的时间太长,按照先拆后建、先建安置房的原则,受土地指标的制约,村民安置用房无法先期开工建设三)宣传不到位,村民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识淡薄由于各乡镇缺乏对“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后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村民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村改居认识不清,不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其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优越条件,对实施“合村并城、合村并镇”有抵触情绪。
三、意见和建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合村并城、合村并镇是一项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工程,要取得成效必须投入大量人力,需要市、乡镇(办)倾注主要精力,对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二合”工作是难得的机遇,下一步工作要从几个方面切实做起:(一)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议市政府成立拆迁协调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三合”工程的改造、拆迁安置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改造开发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专门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三到位,具体负责辖区内各城中村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三是市政府把村庄改造项目纳入市级领导包村重点工程,各乡镇(街道办)要落实改造领导包村责任制,健全“一个改造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的工作机制,明确包村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二)精心组织,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加大村庄改造工作力度,制定辖区内村庄年度改造计划,列出工作推进时间节点,按照 “一村一案”的原则,通过强化举措,大胆尝试等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拆迁改造工作按照年度改造计划,凡列入改造计划的村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签订责任目标书,加大对其违法、违规建设现象的查处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违法违规建设现象的发生。
三)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落实省、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村庄改造有关优惠政策,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商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改变招商方式,主动出击,吸引更多的开发企业、更多的资本向村庄改造项目聚集四)出台集体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建议上级政府协调上级相关部们在土地用地指标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荥阳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一年六月九日企业一般可在支付平台上备案多个用于税费电子支付的账号,法人卡用户可通过点击“修改可操作账号”,将这些银行账号的操作权限给予指定的操作员卡用户,并设定最大可操作金额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