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docx
5页浅析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9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前,A组与B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高于B组,护理满意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关键词】抑郁症;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发病后,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患有抑郁症后,会引起精神障碍,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时,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常规护理中由于并未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况,效果并不理想,而本院在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时,应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8例,男63例,女55例;年龄56~78岁,平均(63.7±2.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6±1.9)年;抑郁焦虑症状者48例,自杀倾向者37例,猜疑嫉妒症状者33例。
纳入标准:(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可良好配合及沟通,依从性较好;(3)排除伴有合并症、全身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同治疗,治疗期间,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含生活指导、起居护理、饮食干预、用药监测等,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护理时应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2.1心理疏导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后,思维会变得比较缓慢,仅能够接受比较有限的信息量,这无疑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护理时,耐心必须要充足,对于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倾听,适时的引导,促使患者发泄心中的不良情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病情[1]患者提出要求时,只要合理,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满足,并采取安慰性的语言,安抚患者的焦躁情绪,当患者的情绪过于焦虑、紧张时,护理人员可采取恰当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配合程度1.2.2精神护理患者精神状态比较好,且具有较高的配合程度时,护理人员可开展健康教育,将抑郁症的引发因素、患者自身病情严重程度、具体的治疗方法及可行性等相关的知识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活动[2]。
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比较严重,或伴有自杀倾向时,护理应更为严格的开展,嘱咐患者家属24小时陪护患者,病房内不要摆放危险物品,并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适当的沟通,避免刺激患者,待患者有所缓解时,立即给予患者有效的精神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促使患者尽早康复1.3观察指标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焦虑及抑郁状况分别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含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A组与B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研究表明,人身心健康受到心理因素的严重影响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相对比较少,当存在不良心理和情绪时,不能及时的排解,增加了焦虑、抑郁发生的可能[3]由大量临床实践可知,老年患者长期存在抑郁状态,坐卧不安、担心、感觉孤独为抑郁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而且老年抑郁症发病后,会降低其思维功能、认知功能、行为能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时,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痊愈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过程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增加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鼓励患者多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病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4]综上所述,采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方法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痊愈,提升其生活质量Reference:[1]张美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9):1395-1396.[2]李春葵.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内科,2015,13(01):134-135+139.[3]吴海英.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6(34):4843-4844.[4]李洪英,叶欣,张洪磊.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22(10):85-86.1姓名:安俊芳民汉:汉族职称:主管护师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单位等级:二级甲等,科室: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研究方向:内科及精神科护理2姓名:彭倩民汉:汉族职称:心理治疗师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单位等级:二级甲等,科室: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方向:心理学及康复3姓名:郑鸿伟民汉:汉族职称:副主任医师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单位等级:二级甲等,科室:临床心理科,研究方向:精神科临床医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