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电气火灾的特点规律和防治对策1.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3402109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4.50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形势和防控对策 小武松 电气火灾,是指因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发生电气故障或违章操作而引发的火灾n近年来,我国建筑电气火灾持续多发,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00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建筑电气火灾19.37万起,占同期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总数的28.23%,是建筑火灾的最主要原因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 u1.1 从火灾损失看,电气原因是造成重特大火灾的最主要原因u1.2 从建筑使用性质看,商业、服务业电气火灾最为突出u1.3 从建筑类别看,高层、地下和古建筑电气火灾危害严重u1.4 从季节分布看,冬季是发生建筑电气火灾的高峰期u1.5 从时段分布看,每日18时至22时建筑电气火灾最为集中u1.6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筑电气火灾突出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 u1.1 从火灾损失看,电气原因是造成重特大火灾的最主要原因 2000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833起,直接财产损失9.67亿元,占全部重特大火灾的31.5%和44.6%n2000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8起死亡3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其中4起是电气火灾:l2000年3月29日,河南焦作天堂音像俱乐部因石英管电热器未关闭,烤燃沙发引起火灾,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l2000年4月22日,山东青岛丰旭公司肉鸡加工车间因吊顶内日光灯镇流器发热,引燃聚氨酯保温材料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20人受伤;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l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因吊顶内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可燃装修材料发生火灾,造成31人死亡、28人受伤;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l2005年12月15日,吉林辽源中心医院配电室电缆沟内电缆短路发生火灾,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

      u1.2 从建筑使用性质看,商业、服务业电气火灾最为突出 2000年至2007年,全国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共发生电气火灾35384起,占全部电气火灾的40.9%商场、市场、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场所重特大电气火灾尤为突出 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u1.3 从建筑类别看,高层、地下和古建筑电气火灾危害严重 2000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电气火灾39719起和3725起,分别占同期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火灾的32%和31.2%,高于电气火灾占全部建筑火灾的比例(28.2%) 高层、地下建筑人员高度聚集、火灾荷载大、疏散和排烟困难,一旦失火极易造成重大伤亡 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2000年至2007年,全国发生52起古建筑电气火灾,给宝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003年1月18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因私拉乱接电线,白炽灯烘烤可燃物引起火灾,烧毁古建筑283平方米 2007年3月7日,贵州省铜仁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川主宫因配电箱故障发生火灾,850平方米的古建筑全部烧毁 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l 图1是2000年至2007年全国建筑电气火灾月度分布图。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总数的29%,春季26.1%、夏季24.2%、秋季20.7%l 冬季电气火灾多发,主要原因是日照时间短,照明用电时间长,企业年终加班加点赶任务,生产用电增加,施工、生活用电取暖、保温用电量增加,超负荷和电气设备带病运行的可能性大,增加了发生电气火灾的几率u1.5 从时段分布看,每日18时至22时建筑电气火灾最为集中 l 从24小时分布情况看,0时至8时频率较低,10时至18时逐渐上升,20时至22时达到全天峰值,是4时至6时的一倍多l 夜间建筑电气火灾,大多是因操作人员下班未切断电源而留下隐患,特别是停电时未关闭电源,来电时设备长时间运转或者电热器具长时间通电发热引起火灾因夜间发生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u1.6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筑电气火灾突出 东部地区(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琼)电气火灾起数和损失分别占全国的45.6%和46.7%,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建筑电气火灾的直接致灾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电气线路故障,包括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配电盘故障; 另一类是电气设备故障,包括电加热器具使用不当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 从根本上看,电气火灾多发,反映出我国电气火灾预防工作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电气防火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明晰、技术防范措施不配套、隐患查改不落实、安全用电常识不普及,“先天性”电气火灾隐患不断产生,维护使用不当等动态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电气火灾隐患具有分布广泛、潜伏期长、隐蔽性强、易被忽视的特点,整改难度大,加之电气火灾初期不易及时发现,一旦成灾迅速蔓延,危害尤重 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 n2.1 电气防火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n2.2 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不明晰n2.3 违章设计、施工和假冒伪劣电器产品造成大量火灾隐患n2.4 使用不当和缺乏安全用电常识,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n2.5 电气火灾技术防控措施滞后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u2.1 电气防火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从行政管理法规看:n电力法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监管条例虽有“安全用电”的原则规定,但侧重电力生产和电网运行安全,对建筑电气防火无明确要求n消防法“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但现行消防安全标准规范对电气防火要求甚少,实践中难以操作n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虽有“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等规定,但缺乏对电气防火的专门要求 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从标准规范看:n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侧重消防用电设备及其配电线路安全,对普通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防火安全问题重视不足,限制性条文少,而且不系统、不完整。

      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为例,该规范第11章“电气”共4节,仅在第2节“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对电气线路和开关、插座、照明灯具提出了很少的防火安全要求,虽然2006年修订版增加了在重要场所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要求,但也不是强制性条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也存在类似问题n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等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主要着眼人身触电安全防护和接地短路保护,缺乏防范电气火灾的强制性规定,已有的内容见于不同标准规范,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没有统一的电气防火技术法规可依,建筑工程往往在竣工时就存在“先天性”电气火灾隐患 u2.2 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不明晰 l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监督管理,供电企业一般只检查到用电单位的主配电装置,对单位内部电气防火不进行检查,只是在供用电合同中规定用户有“安全用电”的义务,但约束力弱、流于形式l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可能对所有备案的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电气火灾隐患难以在竣工验收环节被及时发现并解决l公安消防部门受法律依据、技术能力限制,在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消防监督检查中难以对建筑电气防火安全进行实质性的监管。

      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u2.3 违章设计、施工和假冒伪劣电器产品造成大量火灾隐患 l一些新、改、扩建和装修工程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产品选型违反标准规范,设备选型、线路敷设、防火封堵和散热、隔热措施不当,电线电缆截面偏小,不按规定穿管保护,不同电压级别线缆混放等问题大量存在;l设计与使用脱节,超负荷大量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具,极易造成绝缘老化、损坏;l一些电气产品生产企业忽视产品质量,假冒伪劣电气产品充斥市场,特别是电热产品缺乏控温、定时关闭机构和阻燃措施,火灾危险大 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u2.4 使用不当和缺乏安全用电常识,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 群众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不掌握防范电气火灾的常识,擅自拉接临时线路、随意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等违章作业和忘关电源、误操作在电气火灾中发生频率较高l2003年4月5日,山东青岛正大公司熟食品加工一厂因员工忘记关电炸锅开关,电炸锅长时间通电引起油品自燃发生火灾,造成21人死亡、8人受伤;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2007年12月12日,广东东莞名典咖啡语茶厅的员工在电气线路绝缘损坏的情况下盲目合闸送电,导致短路失火,造成10人死亡。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当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因使用热得快不当导致失火,过火面积达20平方米左右因室内火势过大,4名女大学生从6楼寝室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当场死亡u2.5 电气火灾技术防控措施滞后 目前,我国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滞后,电气火灾隐患排查仍停留在看、摸、闻的低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日本人均用电量是我国8倍,但电气火灾只占全部火灾3%左右,除电气材料及施工质量较好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广泛应用了漏电检测技术1978年,日本就在内线规程(JEAC8001-1978)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m2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对控制建筑电气火灾起了重要作用 二、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u3.1 完善电气防火法规体系 抓住当前消防法、电力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正在修订的机遇,增加有关电气防火安全的条款,明确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着手研究制订我国统一的电气防火安全规范,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为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管理、使用的防火安全水平提供依据。

      三、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 u3.2 强化电气防火监督管理 电力、建设、公安消防、工商、商检等部门要切实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环节和电气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强化监督管理三、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u3.3 加强电气产品和市场监督管理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检部门应制订标准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生产、流通领域加强电气产品防火安全性能监督管理,依法督促生产单位提高电气产品防火安全性能,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电气产品 三、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u3.4 积极推广电气防火新技术、新产品 推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电气防火基础理念和实用技术研究,推广早期短路分断、配电装置接点过热报警、非接触红外检测、短路电流抑制、漏电保护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火灾的技术,特别是要在人员密集场所推广普及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可以及时报警,有效预防电气火灾 三、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u3.5 培育发展电气防火检测服务组织 电气防火检测,是对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的诊断。

      建筑电气系统及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要确定电气火灾隐患的类型、性质、部位、程度和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必须对电气系统实施科学、系统、规范的综合检测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性较强,从事电气防火检测的中介服务组织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从业资格有关部门应当抓紧制定规范电气防火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及其检测行为的规定,尽快颁布国家标准建筑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要求和方法,促进电气防火检测行业良性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服务 三、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u3.6 广泛开展电气防火宣传教育培训 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将预防电气火灾的知识纳入普法、科普教育和义务、学历、职业教育,广泛宣传防范建筑电气火灾的措施,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防控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剖析典型建筑电气火灾案例,警示社会单位和群众,提高群众安全用电意识 同时,劳动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的防火安全技能培训,减少因电气线路施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