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60讲学习笔记全书中的精华.doc
36页. . . . 民法笔记民法总那么理论根本原那么:公平自愿、平等、等价有偿、诚实信用、意思自治、禁止权力滥用民事法律关系根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义务、责任行为事件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社会事件〔如罢工、战争〕自然事件〔如地震、海啸〕依内容分合同、婚姻、遗嘱、收养等行为依效力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变更撤销、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容合法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支配权: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物、人身权利、智力成果〕请求权:请求权是债权的主要容,债权不限于请求权,请求权是诉权的根底抗辩权: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形成权:单方行为,不得附条件,已经行使不得撤销,适用除斥期间典型的形成权:撤销权、追认权、解除权、法定抵销权、遗赠的承受与拒绝、选择权、债务免除 可撤销民事行为中的撤销权〔合同54条〕撤销权 债的保全中的撤销权〔合同74条〕 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合同186条任意撤销权、192条法定撤销权〕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合同47条〕追认权 无权代理中本人的追认权〔合同48条〕 无权处分中权利人的追认权〔合同51条〕 约定解除权〔合同93条第2款〕 解除权法定解除权 一般法定解除权〔合同94条〕 特别法定解除权无因管理一、构成要件:管理了他人事务、有为他人利益的意思、无法定或约定义务二、管理人权利: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以与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没有报酬三、损害赔偿责任:有重大过失才负赔偿责任,一般过失应免除或减轻管理人责任不当得利一、构成要件:一方受益、一方受损、受损与受益有因果关系、无法律依据二、效力: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1〕善意:返还现存利益。
〔2〕恶意:返还所受利益〔3〕如果取得时为善意、事后为恶意,返还义务以恶意发生时存在的利益为准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民事主体制度根本理论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宣告死亡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法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公司法人〔XX公司、股份〕非公司法人〔工厂、商店等〕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财团法人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出生户籍证明→医院出生证明→其他证明死亡顺序:无继承人→长辈→同时胎儿的应留份额:1)胎儿为活体,那么应留的遗产属于胎儿的,由其母亲监护保管2)胎儿为死体,那么原预留的遗产份额失去意义,应依法定继承制度处理3)胎儿出生时为活体,但旋即死去,那么该原预留的遗产份额已经转化为婴儿之财产, 依法定继承制度被继承人为婴儿,继承人为其母亲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效力可分三种情况:1)无民事能力人纯获利益的行为并不因其为行为能力而无效2)无民事能力人处分零花钱的行为一般亦有效3)除以上两个行为外,其余皆无效限制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效力可分四种情况:1)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围的行为有效。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而实施的合同行为为效力待定行为4)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为无效行为监护〔一〕监护人比拟: 未成年人〔包括患精神病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一般监护人〔按顺序〕首先是父母,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以下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二〕 兄、姐〔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当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一〕 配偶〔二〕 父母〔三〕 成年子女〔四〕 其他近亲属〔五〕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当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单位监护人没有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单位监护人不分顺序,按有利原那么精神病人被宣告为无限能力人的申请和撤销,都要通过法院,未成年人那么不用,参看民诉笔记〔二〕指定监护人〔在法定监护人中指定〕:有关组织指定→法院指定〔三〕特殊情况下责任分配:1、父母离婚后的责任分担:1)同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单独承当2)惟前者不能独立承当的,另一方才与其共同分担。
此时父、母双方承当的是一种:“补充性连带责任〞2、委托监护时的责任承当: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另有约定的,仍应由监护人对第三人承当责任,此后监护人可依约定向受托人追偿3、侵权时不满18周岁,诉讼时已满18周岁的,分两种情况:1)有经济能力的,由本人承当2)无经济能力的,仍适用民法通那么133条4、侵权时已满18周岁的,分三种情况:1)原那么上由本人承当,不适用民法通那么133条2)无经济收入的,抚养人垫付3)垫付有困难的,可判决或调解延期给付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比拟表: 条件起算利害关系人与申请顺序公告期宣告失踪下落不明2年从下落不明的次日开始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那么从战争完毕之日计算近亲属、监护责任人、债权债务人,没有先后顺序,不告不理3个月宣告死亡4年2年证明从下落不明的次日开始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那么从战争完毕之日计算,意外事故从发生事故之日起近亲属、受遗赠人、债权债务人、人寿保险合同受益人〔单位不是利害关系人〕,不告不理申请宣告死亡的顺序:〔一〕 配偶〔二〕 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外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人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顺序限制普通:1年特殊:3个月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
注意:1. 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对于在或者在国外,无常通讯联系的,不得以下落不明宣告死亡2.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须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那么应宣告死亡3. 申请失踪或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本身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限人没有资格申请法人权利能力人民法院不能以当事人超越经营围订立合同为由而认定该合同无效,除非当事人违反了禁止性规定法人机关、分支机构、职能机构法人机关法定代表人分支机构职能机构工作人员权力来源法律、章程法律、章程法人授权法律、章程法人委托与法人的关系代表部是劳动合同关系,对外是代表关系在总部之外设立在总部设立部是雇用或劳动合同关系,对外是委托代理关系法人资格无责任承当法人承当对外职务行为即法人行为,由法人承当法人承当,执行时先执行分支机构财产,不足局部法人支付法人承当职务行为由法人承当法律责任诉讼地位无无1、依法设立并领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为共同诉讼当事人,或分支机构为当事人;否那么法人为当事人。
2、金融机构以其分支机构为当事人无无特别企业法人:法律法规具备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资格《铁路法》各铁路局、铁路分局火车站《邮政法》邮电局、邮政局、电信局邮电所《银行法》人行、各商业银行总行各银行分行、支行《保险法》总公司分公司《航空法》航空公司、机场民事行为与代理一、民事行为:民事行为种类条件 / 类型备注有效民事法律行为1. 相应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真实3. 标的合法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行为,如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为证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该民事行为符合左边条件的,可以认定有效无效民事行为1. 不具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不自由(涉与国家利益才为无效)3.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4. 标的a.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b.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5. 标的不可能1. 特殊无效民事行为:a. 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应当认定无效b. 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无效c. 凡依法或依双方的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认定行为无效。
2.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自始无效3. 民事行为局部无效,不影响其他局部的效力的,其他局部仍然有效附条件的民事行为1. 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附解除条件的行为,当条件不成就时,视为不再附条件2. 肯定条件和否认条件1. 条件特征:将来、不确定、约定、合法2. 如果所附条件违背法律或不可能发生,应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3. 不当阻止〔用诚实信用原那么判断〕条件成立,视为条件成立,反之亦然区别:期限是确定的,将来一定能到来的;而条件在将来是否发生不确定附期限的民事行为1. 延缓期限和解除期限2. 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死亡应该为期限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损害国家利益时为无效〕1. 欺诈2. 胁迫3. 乘人之危4. 重大误解〔双方均可〕5. 显失公平〔双方均可〕1. 请求变更的,法院应当变更;请求撤销的,法院应当酌情撤销2.撤销后民事行为自始无效3. 撤销权行使期限:自行为成立时1年〔除斥期间〕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1. 行为能力欠缺2. 处分权欠缺3. 代理权欠缺4. 债权人同意的欠缺1. 追认:明示,向有权相对人作出。
2. 相对人的催告权:一个月追认3. 相对人的撤销权:明示、未追认前行使、善意二、委托代理容委托代理的特征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以自己的意志、效果直接归属与被代理人产生依据委托代理权产生于被代理人的单方授权行为,委托合同是往往构成代理权产生的根底法律关系六带责任1、授权不明时,本人与代理人〔补充性连带责任,先由本人承当〕;2、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的;3、恶意第三人与代理人;4、代理人与本人;5、转授权不明时代理与有过错的人次代理人;6共同代理人之间、特殊代理共同代理共同代理人中一人或数人未与其他代理人协商而实施行为侵害本人权益的,由行为人承当责任复代理产生:1、事先授权 2、事前同意 3、事后追认 4、紧急情况为本人利益特征:1、代理人以自己名义选任 2、复代理人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