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 邓建强 海西州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受惠于国家政策支撑,形成以传统能源开采与制造为主的资源型税源布局,“两黑两白+有色”(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钾肥制造、纯碱制造及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成为海西州工业进展的主力军和支柱税源,不断推动海西州经济向高、向优、向好进展本文从海西州传统工业税收进展入手,分析目前面临的主要窘境与成因,并提出在未来一个时期工业经济与税收协同进展的思路对策 一、经济税收协同进展是工业高质量进展的长远目标 经济进展是税收增长的根基,海西州在单一的资源型税源布局影响下,传统工业成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片面,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通力支持和关注同时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进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财政收入状况抉择了当地公共设施创办、民生工程等公益性保障事业进展,又为经济进展供给了良好的根基条件 二、海西州工业进展现状 (一)纳税主体规模稳步增长,但与总户数的比重却逐年下滑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支撑海西州经济的最重要板块和快速增长的“发动机”。
海西州工业纳税主体登记处境显示,近五年来,随着海西州经济进展和各项优待政策的吸引,各类纳税人实体蓬勃进展截至2022年,海西州注册登记纳税人3.42万户,年平均增速为43%,其中工业纳税人逐年稳步,增长共2424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7%年平均增速为23%;其次为制造业,增速为25%;采矿业进展对比缓慢,年平均增速为15%按地区看,工业纳税人集中度分外明显,格尔木注册登记952户,占39.27%;德令哈注册登记345户,占14.23%;占比靠后的两个地区为茫崖市和天峻县,分别为2.89%、2.26%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投资趋势根本一致,平稳上升,三大行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呈山峰、山谷型起伏不平 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气力,海西州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工业投资占投资额的比重为74.2%,占了近八成从近五年投资处境看,海西州固定资产投资波动起伏不大,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2022年冲高,增速达25.0%,2022年回落至9.10%,2022年1—11月增速为11.6%,略有增长2022年—2022年,这6年海西州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5%、-3.8%、5.9%、12.5%、22.8%、13%,总体工业投资增速趋势与海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势根本一致,差距不大。
采矿业和制造业在2022年、2022年呈现相反的上下峰值2022年,采矿业增速最高,为64.9%,而制造业增速最低,为-36%2022年,采矿业展现回落,增速为-52.6%,而制造业却是增速上升,为32.6%2022年,采矿业由负转正,呈上升趋势,制造业下降回落从2022年—2022年,采矿业和制造业一高一低互为补充,拉出工业平稳增长2022年,固定投资总额放缓,而三大行业均略有增长 (三)工业税收持续发力,成为海西州税收增长的主力军 据近六年海西州重点行业税收完成处境统计,工业税收为海西州税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税收是主导海西州税收变化的重要支撑,工业税收降那么海西州税收降,工业税收升那么海西州税收升2022年—2022年,海西州入库各类税收708.24亿元,其中工业入库税收562.56亿元,占海西州税收总额的79.64%,工业税收在海西州税收总额中始终处于十足优势2022年—2022年,受“营改增”政策逐步落实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下跌、淘汰过剩产能以及关停污染企业等的影响,海西州税收逐年下降,2022年扭转了下滑趋势,增长了20.6%,2022年延续增长态势,保持了良好的进展预期。
202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减税降费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稅收合计同比下降14.91%,减收19.25亿元 制造业税收与海西州税收总额进展趋势高度保持一致,在2022年形成小V型低谷,缓慢增长两年后,又急速回落2022年,三个行业深享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红利,减税明显,减税额占海西州总减税额的75.8%,采矿业减税5.11亿元,制造业减税3.44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给业减税降费1.23亿元重点行业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分别同比减收6.66亿元、4.18亿元、0.31亿元格尔木市影响尤其明显,总体减收14.93亿元,占海西州减收额的77.56%,工业税收减收13.97亿元海西州近六年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给业税收持续平稳,略有增长,对海西州税收的付出对比弱而采矿业税收因2022年初第一纳税大户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行业由原制造业调整至采矿业而明显上升同时,制造业受其影响减收明显 (四)重点税源企业成为影响税收收入的风向标 从2022年各项税收收入超过亿元的纳税人排行榜名录看,青海省43户超亿元纳税人中海西州有12户上榜,占青海省税收超亿元企业纳税人的27.9%。
而且中国石油自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因纳税过50亿元而稳居榜首海西州上榜12户纳税人,入库税收75.42亿元,占海西州税收收入的68.7%分行业看,12户名单中,采矿业5户,制造业6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给业1户,采矿业和制造业占十足优势从排名和入库税额上看,2022年超亿元的重点税源企业均有下降,而税收受经济放缓、减税降费和企业自身进展等影响,减收明显,同比减收18.18亿元,占海西州税收收入的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同比减收额占全年减收额的94.44%,重点企业税收变化对海西州税收的增减起抉择性因素 三、海西州工业经济进展存在的窘境 工业经济进展抉择工业税收,而工业税收是工业经济的“晴雨表”和“回响器”通过对海西州工业纳税主体投资和税收入库处境分析,海西州工业税收以2022年为基点,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进展趋势,总体进展形势良好,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经济进展过度凭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进展缓慢,税收付出率低 海西州税收主要凭借传统工业,工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的79.43%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特色产业工程尚在进展成长中,没有形成规模,税收效应不明显。
以光伏、风力、光热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自2022年在海西州落户进展以来,2022年—2022年,仅光伏行业减免所得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16.55亿元,而企业累计缴纳各类税收7.16亿元,不到减免税额的1/2特色产品进展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产生品牌效应,对税收的拉动作用微弱 (二)个别工程投资额大,持续时间长,税收产出缓慢 工程是支撑经济进展的“定海神针”,海西州历年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程的投入青海盐湖工业金属镁一体化工程,自2022年3月创办运营至2022年底,总计28.36亿元的进项留抵税额,合计缴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房产税、车购税、环保税、扣缴个人所得税等税收0.54亿元由于工程资金投入持续扩大,企业不仅没有实现增值税,而且影响集团公司大量资金投入,使集团公司资金链断裂,形成巨额欠税,造成2022年海西州税收收入缺口加大 (三)高新技术投入仍需加大,龙头企业少 近年来,海西州以“突出资源特色,强化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产业,实现循环进展”为思路,不断推进“一区四园”工业进展但是,海西州根基性产业企业数量较多,产品多处于低端化,附加值低,产品利润受下游产业需求影响大,竞争力不强。
因此,开发一片面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创办一批带动才能强、辐射作用大的龙头企业迫在眉睫 (四)传统工业绿色进展缺乏,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沉重 传统采矿业和制造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展理念下,企业要为打造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做出积极付出从2022年环保税征收处境来看,海西环保税申报户144户,占青海省的比重为19.7%入库环保税0.33亿元,占青海省入库环保税的39.7%无论是申报户数还是入库税款,在青海省都排名第一,海西州入库税款排名前三的均为煤炭开采业海西州正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进展示范区,生态环境养护尤为重要2022年—2022年,海西州州本级环保支出12.44亿元,绿色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经济税收视角下的观法建议 (一)立足资源优势,延迟产业链条 1.拉长产业链条 通过产业链配套进展,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本金,提升竞争力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布局相关产业,引进先进制造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2.进展循环经济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以本地特色资源为核心,其他产业为主导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和多联产进展理念,着力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构建区域内资源和能源以及产品大循环的生产模式。
3.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激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全体制兼并重组,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学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带动产业快速进展 (二)立足节能环保,推动绿色进展 1.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以环境养护税为抓手,相关部门合作,监视企业严格落实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 2.激励企业“变废为宝” 转变资源回收利用方式,围绕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副产石膏、冶金尘泥等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深度资源化利用青海金峰實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对上游纯碱生产线排放的盐含量超过50%的“蒸氨废液”经过蒸发浓缩、烘干提纯、精深加工等环节,变成质量超过国家一级品标准的球状氯化钙产品,作为融雪、石油勘探、化工等行业原材料,进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3.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生态恢复治理、积极争取生态养护工程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工程创办 (三)立足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1.打造新材料产业 依托现有产业根基,大力进展新材料如:依托海西州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和雄厚的盐湖工业根基,进展储热熔盐产业,将传统盐湖产业向高科技、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未来重点打造光热材料制造、光热装备制造、光热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光热发电系列产业。
2.壮大新能源产业 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光伏发电工程和风能发电工程的根基上,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基地创办,着力构建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和装备制造为主的一体化全产业链目前,建成的“鲁能海西州格尔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供给了很好的样本该工程将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深度融合,达“1+1>2”的效果,对光热技术推广应用以及推动地方清洁能源和经济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进展特色产业 以枸杞、藜麦以及沙生植物和中藏药等海西州特色生物资源为重点,培育绿色食品以及生物医药、生化制品等特色生物产业 (四)立足税收优待,助力产业进展 发挥好税收优待政策作用,为产业进展供给支持推出工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迟,对中、高技术行业实行更加倾斜的税收优待政策,在产品创意、开发和设备购进、技术引进等各环节,赋予税收政策引导和扶持:一是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税率;二是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和各项配套措施;三是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鼓舞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简介:国家税务总局海西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热爱 采矿业海西州税收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科学与资产(2021年1期)2021-03-08浅谈澳洲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