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 笔记.doc

6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239793
  • 上传时间:2017-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6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发展心理学 1,3,5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 –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研究对象 –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 、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 –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 )–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 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 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 – 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 写成《 一个婴儿的传略》 普莱尔的贡献 –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路易 希斯波根三,毕生发展与发展学保罗·巴尔特斯(1987)归纳出毕生发展的 7 个基本观点:–发展是贯穿一生的,没有一个年龄阶段可控制发展2–发展是多维度的,包括了生物的,认识的和社会情感的发展,甚至包括一个思维的发展维度,有许多组成部分,例如抽象思维,非语言思维,社交智力等等–发展是多方向性的,发展的某些维度或某一个维度的组成部分可能会促进发展,而其他的维度又可能造成发展的减退。

      –发展是有可塑性的,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体发展可能会走不同的道路发展性研究就是要探究其可塑性和强制因素–发展是有历史性印记的,会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发展可经多种渠道进行研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医学研究者都研究人类的发展,都共同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揭开贯穿毕生发展的秘密–发展是有背景的个体的连续反应和行为,包括了一个人的生理准备,物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前后联系,个体被看成是一个变化着的人存在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里 复习思考题: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简述科学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发展简史简述毕生发展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基本的发展观早期的“小大人”历史学家,Philippe Aries,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和出版物,发现在 1600 年以前,欧洲的社会象成人一样对待儿童,法律通常不对童年的犯罪和成年犯罪之间作区分 基本的哲学观点在中世纪,特别流行“性本恶”的观点,源于宗教的“ 原罪说 ”,认为儿童是作为一个罪人才降生到这个世界的;培养儿童的目标是拯救其灵魂,将罪恶带离儿童的生命17 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 白板说”观点。

      他认为,儿童并非性本恶,相反,他们很像一块“白板”,一张待设计的图纸,会通过他们各自的经历获得个性;因此,童年经历对成人的个性有重要的决定作用18 世纪,法国籍的瑞士哲学家,卢梭强调儿童的“性本善”;因为孩子是天性善良的,应该允许他们在父母适当的管制和监视下自然生长第一节 基本的发展观“发展”的本质发展是始于受精并持续一生的生命运动、变化模式发展大多指生长过程,但也包括衰亡(垂危与死亡)的过程发展的模式是复杂的,它是生物、认知、情感、社会的进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的发展,某些部分与所有人相同,某些部分与某些人相同,还有某些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毕生发展学家既关心个体发展的共性,也关心个体发展的个性第二节 毕生发展的哲学观点一、发展涉及多个学科、跨越多种领域的一个复杂过程 众多学科:哲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 四个发展领域:生理的发育,认知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 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二、发展持续贯串人的一生 虽然某些生理的组成部分在一定年龄就停止了发育,但是发展的变化和顺应会持续一生成年人不再发展这个说法是荒谬的(1987 )在生理的感官上,儿童和青少年时体弱的人在长大后也可能变得健康3一些智力的测查指标显示,认知的发展会持续到六十岁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之后,即使是打字这种需要速度和协调运动任务的测试分数,也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而提高情感的成熟随社会化过程持续发展三、遗传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有关的一些生物特性)和环境因素(自然/ 社会和教育环境) 遗传与环境 ( Genetic & Enviroment) 天性/ 先天与教养/ 后天( Nature & Nuture) 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 成熟与学习 生长与经验 遗传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单因素决定论:20 世纪初叶, “谁起决定作用” 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发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心理发展是这些先天遗传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高尔顿的家谱研究;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桑代克的双生子智商相关研究 环境决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华生的激进观点;富里门的养子研究;纽曼的分居同卵双生子研究;郭任远的小猫和小鼠和平共处的实验 二因素论:20 世纪中叶, “各起多少作用” 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决定斯特恩德合并原则;吴伟士的相乘说;格塞尔:成熟势力说 相互作用论:现代(70 年代以后) , “如何起作用” 两种因素具有相互作用、依存关系,任何一因素的作用在大小、性质上都依赖于另一因素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合并 遗传和环境同样重要,都是必须的发展的某些因素看起来更多地受遗传的影响,另一些则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多数则受两者共同的影响 受遗传机制的制约,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身心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且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超越性(身体、运动机能的首尾法则,近远法则 ;心理机能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的原则 ) 四、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强调发展的过程是逐渐的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发展只有数量的增减:强调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强调在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学习的重要性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强调发展伴随一系列不同的情况,每一个发展过程都是突然的变化,发生在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更替中 发展由遗传和内部成熟引起发展有阶段性,按成长的顺序成熟 转折期: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由于心理运动的矛盾激化,从而导致心理急剧发展或有较大变化的时期 危机期:一生发展通常会出现三个危机时期:3 岁(独立) 、青春期、中年危机期 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的某一部分是连续的,另一部分显示出阶段性的特性 胎儿期(prenatal period):从受精到出生这是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在大约 9 个月的时间内,一个单细胞变成了一个有头脑、有行为能力的有机体 婴儿期(infancy):从出生到 18 或 24 个月是高度依赖成人的一个时期,很多心理活动刚刚出现(如语言、符号思维、感知运动协调、社会学习)等 童年早期(early childhood):从婴儿末到大约 5-6 岁,有时也被称为“学前期”儿童通过学习变得更能自我满足和关心自己,发展学校预备技能(服从命令、辨认字母) ,花费很多时间与同龄人游戏 童年中晚期(middle and late childhood):从 6 岁到 11 岁,大约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对应儿童要学会读、写、算术的基本技能,将正式进入更大的世界及文化环境中;成绩成了这个儿童世界中更受关注的主题,而且自我控制不断增长 青年(adolescence):大约从 10-12 开始,18-22 岁结束,是童年向早期成年的过渡 青年期的开始伴随着急剧的身体变化(身高、体重突增,体形变化,第二性征出现,嗓音变得低沉;突出追求独立和认同;思维4更趋于逻辑性、抽象性和理想化;在家庭以外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 成年早期(early adulthood ):从十几二十岁到 30 来岁。

      是确立人格和经济独立的时期,是事业发展的时期;对许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寻找伴侣、学会与他人亲密生活、组建家庭、养儿育女的时期 成年中期(middle adulthood):大约 35-45 岁开始,到 60 多岁这是扩大个人与社会介入和责任的一个时期;是帮助下一代成为能干、自然人的时期;是实现职业生活并保持满意的一个时期 成年晚期(late adulthood ):从 60 多或 70 多岁开始到死亡这是适应体力和健康的衰退,回顾一生,退休,并适应新社会角色的一个时期老年早期(65-75 岁)和老年晚期( 75-死亡) 五、发展是累积的 今天的生活受过去事件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家尤其强调早期经验对日后调整的影响 研究表明,早期经验和消极行为,或其它成年期心理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Amato ,1991 ) 早期情感行为能够预测青少年的适应状况;早期气质类型对日后社会化行为有预测性(Calkins, & Fox, 1992 ) 对日后适应的这种预言,并非 100 %的准确;大量情况显示出和家庭背景相反的现象,并发现养育环境能引导人们得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 六、发展既是稳定性的又是变化的 心理学家无法确切说明个性可能改变多少,有多少仍然稳定 因此,发展轨迹是不可预言的 稳定性与变化性的争论远远没解决,两者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第二节 毕生发展的哲学观点七、发展是不确定的 不是所有人的不同发展维度,都以相同的速度发育成熟 一个儿童可能异常聪明,但其生理的发育却相对落后;许多青少年在情感成熟之前,或社会责任感形成之前,生理发育就已经成熟了 成长的道路不是平坦的 八、发展有时是有周期性的、重复的 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可能有重复适应的情况一个人可能在青春期和中年期面对同样的转折期:青少年可能经受一段时间的价值冲突时期,而随着成长,可能在日后又经受另一次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重复别人独特人生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相似阶段的存在伴随着个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个人可能经历相似的人生阶段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影响,会产生代替者路线, (一个人可以结婚,而另一个人可以仍然单身)发展变化的速度会加快或放慢,甚至会同时停止发展,但发展的共同阶段在哪里,我们可能从别人的经验中得知。

      这使得人的一生更有意义 九、发展反映个别差异 虽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发展的重复,但也在相当范围内表现出个别差异,表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为发展速度、起止时间、最终水平、具体过程均不一样(人整个一生的发展有时快有时慢;不同组织、系统发展速度也不同;不同心理成分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