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说明.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luobi****88888
  • 文档编号:183746346
  • 上传时间:2021-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专科)、行政管理(专科)的学生注:*为54学时,3学分专业的考核章)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记分作业,其中两次由中央电大布置,两次由各省市电大布置,中央电大与地方电大各占10分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10月审订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由张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和本考核说明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要求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有所认知;掌握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根据所给的条件,灵活自如地分析和处理实际的公共关系问题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本考核要求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水平,又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2.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5%左右,掌握占35%左右,重点掌握占60%左右3.试卷要合理安排题型的比重题型分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六种形式在一份试卷中,各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单项选择15%,多项选择10%,判断正误10%,名词解释15%,简答题30%,案例分析20%注:3学分专业的分数比例略有不同,单项选择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4.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题型中,都可以含有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六、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记分作业;终结性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七、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 论一、考核知识点1.公共关系的含义2.公共关系状态3.公共关系活动4.公共关系观念5.公共关系学6.公共关系职业7.公共关系的特征8.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9.公共关系客体——公众10.公共关系中介——传播11.公共关系与宣传12.公共关系与广告1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14.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二、考核要求了解:1.公共关系的范畴界定2.公共关系传播要素及传播活动的作用3.公共关系与宣传掌握:1.“公共关系”一词多义2.传播的基本含义和活动过程3.公共关系与广告4.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重点掌握:1.公共关系的定义2.公共关系的特征3.公共关系观念 4.公共关系学 5.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6.社会组织的特点 7.公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8.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考核知识点1.便士报2.报刊宣传活动3.揭丑运动4.菲尼斯泰勒巴纳姆5.艾维李6.爱德华伯尼斯7.斯科特卡特里普8.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9.公共关系学的构成与特点 10.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11.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12.中国公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二、 考核要求了解:1.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2.中国公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掌握:1.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2.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3.公共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 5.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重点掌握:1.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2.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3.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4.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功能与原则一、 考核知识点1.公共关系的角色: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2.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求真务实、真诚互惠、全员公关、遵守法纪、平时联络、不断创新4.产品形象信息5.组织形象6.员工素质7.全员公关二、 考核要求掌握:1.公共关系的角色: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求真务实、真诚互惠、全员公关、遵守法纪、平时联络、不断创新重点掌握:1.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2.全员公关3.组织形象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一、 考核知识点1.公共关系部2.公共关系公司3.公共关系部的利与弊4.公共关系公司的利与弊5.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6.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7.公共关系人员的选拔与培养二、 考核要求了解:1.公共关系公司的组织机构2.公共关系公司的收费方式3.选择公共关系公司的标准4.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5.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和途径掌握: 1.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 2.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 3.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4.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原则重点掌握:1.公共关系部的特点2.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 3.公共关系部的利与弊4.公共关系公司的利与弊* 第五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一、 考核知识点1.公关调查的内容:社会环境调查、公众调查、组织形象调查 2.文献调查法 3.访问法 4.抽样调查法 5.问卷调查法 6.组织形象的战略策划 7.公关活动的战术安排 8.选择传播渠道 9.选择传播内容 10.传播中的障碍及其克服 11.公关评估的意义 12.公关评估的内容 13.公关评估的方法二、 考核要求了解: 1.社会环境调查和公众调查 2.公关评估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3.各种传播渠道的特点 4.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掌握: 1.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编制公关预算、确定时间、公关策划流程 3.传播渠道的种类、几种传播方式的比较 4.选择传播内容重点掌握: 1.组织形象调查2.文献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的具体工作程序3.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4.形象设计的原则与步骤5.几种常用的公关模式、公关策略 6.传播中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六章 公众的特点与心理一、 考核知识点1.员工公众2.消费者公众3.媒介公众4.社区公众5.政府公众6.股东公众7.名流公众8.国际公众9.公众心理的含义及特点10.公众的角色心理11.公众群体心理12.公众知觉心理13.公众需要心理14.公众态度心理15.社会流行和流言16.公众心理的认知二、 考核要求了解:1.公众角色心理的特征2.公众心理的认知3.公众群体心理掌握: 1.企业的目标公众范围 2.股东公众、国际公众 3.公众需要心理4.公众态度心理重点掌握:1.政府公众、名流公众、员工公众、消费者公众、媒介公众、社区公众2.公众心理的含义及特点3.公众知觉心理4.社会流行和流言* 第七章 公共关系传播一、考核知识点1.大众传播的特点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3.几种传播媒介的利弊分析4.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5.新闻公报6.公共关系广告7.举办新闻发布会8.策划媒介事件9.内部刊物10.视听材料11.宣传材料 12.互联网的性质及其特点 13.网络公关的职能 14.网络公关的操作二、考核要求了解:1.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2.视听材料3.互联网的性质及其特点掌握:1.内部刊物2.宣传材料3.网络公关的职能重点掌握:1.举办新闻发布会2.策划媒介事件3.几种传播媒介的利弊分析4.新闻公报5.公共关系广告6.网络公关的操作第八章 公共关系沟通一、 考核知识点1.人际传播的性质、线路、符号2.公共关系谈判的意义与原则3.公共关系谈判的准备工作4.公共关系谈判的过程及技巧5.演讲稿的准备6.演讲的语言艺术、形态艺术和控场艺术7.公共关系与劝说8.公关劝说的技巧9.正确区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10.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和禁忌二、 考核要求了解: 1.人际传播的性质 2.公共关系谈判的意义与原则掌握: 1.人际传播的线路2.公共关系谈判的准备工作3.演讲稿的准备 4.公共关系与劝说 5.正确区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6.人际交往的原则7.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禁忌重点掌握: 1.人际传播的符号 2.谈判的一般过程及技巧3.演讲的语言艺术、形态艺术和控场艺术4.公关劝说的技巧*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一、 考核知识点1.公关专题活动及其作用2.赞助活动的目的、主要对象及注意事项3.如何开展赞助活动4.庆典活动的类型5.如何开展庆典活动6.开放组织的作用7.如何搞好开放组织活动8.展览会的作用、类型和组织工作9.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10.危机事件的特点与类型11.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12.成功会议的先决条件13.会议的准备工作14.会议的主持及其技巧二、 考核要求了解: 1.公关专题活动及其作用 2.成功举办会议的先决条件和会议的准备工作掌握:1.庆典活动的类型 2.开放组织的作用及如何搞好开放组织活动 3.展览会的作用、类型及组织工作 4.会议的主持及其技巧重点掌握:1.赞助活动的目的、主要对象、程序及注意事项 2.如何开展庆典活动3.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4.危机事件的特点与类型5.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第十章 公共关系与CI设计一、 考核知识点1.CI设计的主要内容2.CI设计的基本功能3.CI设计发展的历史4.CI设计的基本原则5.MI的含义与设计6.BI的内容与设计7.VI的内涵与设计8.CI导入程序二、 考核要求了解: 1.CI设计发展的历史 2.CI导入程序掌握: 1.CI设计的基本原则 2.CI设计的主要内容 3.CI设计的基本功能 4.BI的内容与设计重点掌握: 1.CI设计中的基本概念:MI、BI和VI 2.MI的含义与设计 3.VI的内涵与设计*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礼仪一、 考核知识点1.公关礼仪的含义及特征2.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3.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4.形态礼仪5.服饰礼仪6.交往礼仪7.接待礼仪8.宴请礼仪9.赠送礼仪二、考核要求了解: 1.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2.各国的赠礼习俗掌握:1.公关礼仪的含义 2.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 3.服饰礼仪 4.赠送礼仪重点掌握: 1.公关礼仪的概念及特点 2.形态礼仪 3.交往礼仪 4.接待礼仪 5.宴请礼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