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震电图基础 杨旭.pdf
12页眼震视图的基础眼震视图的基础 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杨杨 旭旭 眼动记录系统眼动记录系统 冷热刺激仪冷热刺激仪 光靶光靶 其他辅助设备其他辅助设备眼震视图仪的组成眼震视图仪的组成眼震测试一般在暗室环境下进行眼震测试一般在暗室环境下进行室内应放置一张检查床,除了眼震视图的还应配备水槽、室内应放置一张检查床,除了眼震视图的还应配备水槽、凳子等基本设施凳子等基本设施视靶和患者的距离为视靶和患者的距离为1.2m1.2m1.2m1.2m。
冷热刺激仪温度设置:冷热刺激仪温度设置:37373737° ° °°±±7 7 77° ° °°冷热水温度分别为:冷热水温度分别为:30303030° ° °°(冷)(冷)和和44444444° ° °°(热)(热)实验选址与布局实验选址与布局检查前检查前48484848小时停用镇静剂或其他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前庭小时停用镇静剂或其他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前庭抑制剂,避免药物影响测试结果抑制剂,避免药物影响测试结果检查前检查前48484848小时戒酒小时戒酒检查时眼部不要化妆,避免定标困难检查时眼部不要化妆,避免定标困难检查前检查前2 2 22小时禁食或少食,以免检查时呕吐小时禁食或少食,以免检查时呕吐穿着宽松舒适,便于进行体位试验的操作穿着宽松舒适,便于进行体位试验的操作受试者的准备受试者的准备任何原因所致的眩晕症任何原因所致的眩晕症可疑小脑病变者可疑小脑病变者脑供血不足者脑供血不足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者有运动病者有运动病者眼震视图检查的适应症眼震视图检查的适应症癫痫癫痫颅内压增高者颅内压增高者视觉障碍者视觉障碍者 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眩晕发作急性期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
眩晕发作急性期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严重精神病患者严重精神病患者眼震视图检查的禁忌症眼震视图检查的禁忌症眼震视图测试项目眼震视图测试项目眼动系统检查眼动系统检查眼震检查眼震检查扫视试验凝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自发眼震 摇头眼震 位置性眼震 变位性眼震 固视抑制 冷热试验冷热试验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无需通过任何诱发措施已存在的眼震,称为自发眼震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带视频眼罩,睁眼记录1min,正常无眼震出现,眼震慢相角速度≥6°/s为异常自发眼震(自发眼震(Spontaneous nystagmus)Spontaneous nystagmus)周围性周围性中枢性中枢性眼性眼性眼震性质眼震性质水平性或水平-旋 转性可为水平性、垂 直性、斜性钟摆性或张力性方向方向一般不变换可变换无快、慢相强度强度随疾病发展过程 而变化多变不稳定自主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有,严重强度与 眼震强度一致可无;若有,严 重强度与眼震强 度不一致无不同类型自发性眼震鉴别表不同类型自发性眼震鉴别表扫视试验是光点由一个位置快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用来评定视眼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的能力分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 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眼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随光靶上的光点移动,记录眼动情况。
扫视试验(扫视试验(sasccade textsasccade text))当视标出现在一侧前方时,视觉信息经视网膜、视交叉、对侧膝状体上传到大脑枕叶皮质,在中枢部位进行整合处理后,经旁正中脑桥网状结构、内侧纵束、下传至双侧展神经核、动眼神经核,控制相应的眼外肌,产生收缩或舒张,改变眼位扫视试验的机制扫视试验的机制参数及结果判读参数及结果判读扫视试验常见异常结果分析扫视试验常见异常结果分析1. 1. 1.1.失共轭性眼震:失共轭性眼震:双侧眼动不同步,主要表现为斜视和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常见于多发性硬化、累及脑干的脑血管意外和脑干或第四脑室肿瘤2. 2. 2.2.慢扫视眼动:慢扫视眼动:表现为扫视试验时眼动速度降低病变定位于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中枢部位以及眼动神经或眼肌临床常见于药物中毒、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脊髓小脑退行性变、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帕金森病等3. 3. 3.3.反应迟缓:反应迟缓:受试者跟踪光点的反应迟缓,扫视试验潜伏期延长,但峰速度、准确度一般不受影响常提示额叶或额顶叶大脑皮质、基底核等中枢部位病变。
在实际工作中应排除药物和注意力分散等因素4. 4. 4.4.视辨距不良:视辨距不良:当眼注视某一目标时,不能准确的在黄斑部位成像,因此眼球运动总是超过或落后于视标,此种眼球运动的过度或不足就成为过冲或欠冲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表现,向一侧扫视时出现过冲,向另一侧扫视时出现欠冲,称侧冲扫视试验异常提示脑干或小脑病变,其中欠冲常提示小脑绒球病变,过冲多为小脑蚓部病变侧冲常提示外侧延髓或小脑病变,临床多见于同侧小脑后下动脉闭塞(Wallenberg综合征,向患侧过冲),少见于对侧小脑上动脉闭塞(向患侧欠冲)5. 5. 5.5.扑动:扑动:扫视波上的小幅眼震波,表现为向一侧扫视时有连续2-3个来回急速跳动的扑动波扑动于过冲的区别:扑动时间明显短于过冲时间)扑动提示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临床上多见于病毒性脑炎,神经母细胞瘤、副肿瘤效应、头部外伤、脑膜炎和颅内肿瘤等凝视试验是测试受试者眼位维持系统的功能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眼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分别注视光靶上、下、左、右各30°位置的光点移动,记录眼动情况,每个位置记录眼动30s凝视试验(凝视试验(gaze textgaze text))凝视试验机制凝视试验机制正常人在任何凝视位均无凝视性眼震。
极度凝视位(靶点位置>45°)时有持续时间较短一过性的轻度眼震(SPV<6°/s)为终极眼震,亦属正常凝视性眼震异常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如小脑绒球、小脑蚓部、基底核和后颅凹病变参数及结果判读参数及结果判读凝视试验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凝视试验常见异常结果分析1. 1. 1.1.凝视性眼震凝视性眼震(两侧对称)::SPV右=SPV左,向上、下凝视时无眼震临床常见于服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药物和饮酒后48小时内,还可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小脑萎缩等2. 2. 2.2.凝视性眼震凝视性眼震(两侧不对称)::SPV右不等于SPV左,向上、凝视时无眼震临床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非对称性凝视性眼震中有一种特殊类型Bruns眼震,临床常见于脑桥小脑角肿瘤,脑干和小脑同时受损产生眩晕,引起眼震眼震电图可记录到两种反应前庭反应和脑干压迫反应3. 3. 3.3.凝视性眼震凝视性眼震(单侧)::仅在某一侧才出现眼震临床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4. 4. 4.4.急跳性眼震:急跳性眼震:凝视试验中受试者向上、下、左、右凝视时水平相记录到方波形眼震。
临床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定位于小脑或基底核,临床常见于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等5. 5. 5.5.下跳性眼震:下跳性眼震:在垂直方向上记录到的眼震,其快相向下,水平无凝视性眼震临床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病变位于小脑后中线和延髓下段多见于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变性、脑干或小脑梗死、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药物中毒等 6. 6. 6.6.上跳性眼震上跳性眼震(单侧)::在垂直方向上记录到的眼震,其快相向上,水平方向无凝视性眼震多提示延髓、前小脑蚓部的中枢性病变临床多见于小脑变性、脑干或小脑梗死、多发性硬化、延髓或小脑肿瘤等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眼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跟随光靶的光点作水平匀速的正弦波摆动,摆动速度为40°/s,记录眼动情况计算机测量平稳跟踪试验指标:增益,正常人在0.6-1.1平稳跟踪试验(平稳跟踪试验(smooth pursuit textsmooth pursuit text))平稳跟踪试验机制平稳跟踪试验机制临床上平稳跟踪曲线分为四型:ⅠⅠ型型: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ⅡⅡ型型: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上附加少量阶梯状扫视波ⅢⅢ型型:异常型,曲线不光滑,呈阶梯状,为较多扫视波叠加于其上所致。
ⅣⅣ型型:异常型,曲线波形完全紊乱参数及结果判读参数及结果判读平稳跟踪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平稳跟踪试验的异常表现主要是跟踪不良,即跟踪曲线为Ⅲ型、Ⅳ型,提示中枢病变:如跟踪不良是双向(对称)性,则病变在小脑、纹状皮质和脑干如跟踪不良是单向(不对称)性,病变位于同侧枕叶、顶部皮质和额叶,也可见于急性单侧周围前庭损伤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注视光靶上一连串向左或向右的光点,记录不同方向眼震情况正常人注视前方连续同一方向移动而过的物体,出现的物象会落于视网膜周边的部位,为了使其在黄斑成像,眼球会产生反射性反跳,出现快慢交替、双侧对称、且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的眼震眼震不对称、眼震减弱或消失,或方向逆反,主要提示中枢性病变视动性眼震(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optokinetic nystagmus,,OPKOPK))参数及结果判读参数及结果判读视动性眼震常见异常结果分析视动性眼震常见异常结果分析视动性眼震异常表现为双侧眼震不对称,眼震减弱或消失,或方向逆反,主要提示中枢性病变,如皮质、间脑、脑干、小脑病变,周围性前庭损伤急性期也可表现为双向眼震不对称。
摇头眼震是由于前庭外周传入的不对称和中枢速度储存机制造成的,用来判定双侧前庭功能是否对称检查方法:令患者端坐于靠椅,头前倾30°,在水平方向左、右30°摇头,共30周摇头开始记录眼动,停止摇头后再至少记录1min检查结果判定标准:至少5个连续的眼震,眼震慢相角速度≥3°/s摇头试验(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head shaking nystagmusnystagmus,,HSNHSN))正常人摇头后无眼震 摇头眼震分为四类:向健侧的单相水平性眼震向健侧的单相水平性眼震: 这种类型的摇头眼震最为常见特点是摇头停止数秒后,持续时间较短向患侧的单相水平性眼震向患侧的单相水平性眼震: 发生在是摇头停止数秒至数十秒之后双向水平眼震双向水平眼震:摇头停止后,先出现某一方向的水平眼震,过数秒后转为相反方向的眼震垂直性眼震垂直性眼震:水平方向摇头停止后出现了垂直性眼震参数及结果判读参数及结果判读摇头眼震常见异常结果分析摇头眼震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向健侧的单向水平眼震向健侧的单向水平眼震:见于单侧周围性前庭功能急性期,一侧前庭功能明显失衡向患侧的单向水平眼震向患侧的单向水平眼震:前庭代偿的过程中,健侧为与患侧保持平衡,健侧的神经元活性被“钳制”,此时患侧突然恢复活性,健侧神经元仍被“钳制”,摇头后出现向患侧的眼震,常见于梅尼埃病的激惹期。
双向水平眼震双向水平眼震:随着前庭的进展,双相眼震逐渐取代单向眼震,只有在急性期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