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3187679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2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    Summary: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日渐频繁的背景下,准确规范地翻译相关科技术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符号翻译学视角出发,根据“三位一体”的符号学思想探讨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所指”和“能指”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科技术语翻译原则Key:能源科技术语;符号学;翻译原则一、引言当今世界的能源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能源领域的多向合作,能源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能源科技英语对本行业的国际交流及技术研发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术语翻译仍是科技翻译的难点和重点,不仅因为新术语的层出不穷,也因为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科技术语在不断发生变化符号学对术语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适用性,本文以油气地质勘探术语为例,探讨该理论对翻译能源类科技术语的指导意义二、符号学理论框架概述早在上世纪中叶,R.O. Jakobson就已提出“翻译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所做出的阐释”[1]。

      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能指”(即声音形象)与“所指”(即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构成一个语言符号,而这种对应关系呈任意性[2]美国哲学家Peirce从哲学的现象出发提出符号并不直接指称事物,而是“对象”通过符号来指称事物,决定该符号产生的“解释项”[3] 也就是说术语符号的意义是在具体的指称过程中所形成,是该符号的解释者主动认知的结果E. Nida[4]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他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讲属于符号转换活动,任何符号的意义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必须经由“对象”借助与其有关的符号才能得到解释根据符号学的观点, 同一对象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加以指称符号的使用与人的解释是分不开的三位一体”的符号学思想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符号、对象和解释项之间构成了不能削减的三元关系[5]符号在原文作者、译者、读者那里产生的解释项存在着差异,译者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翻译策略,选择恰当的符号形式,减少符号解释项之间的差异依照 Ogden & Richards 从语言学角度提出的语义三角模型[6]( 图1) ,符号载体与其意义以及意义与外界所指之间存在主动联系。

      三、能源科技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在符号学视域下分析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过程,具体包括符号生成的两种运动方向其一是因理解而生成的符号运动方向,即从媒介到对象再到解释项;其二为因表达而生成的符号运动方向,即从解释项到对象再到媒介当翻译过程中发生信息偏离时,需要借助语义三角模型进行校正,并最终实现双语符号的等值转换1.直接对应原则Toury认为,翻译是嵌于广阔的符号学文化框架中的跨系统转移,翻译可以解释为对源语语言符号解码的交际行为和通过语义结构在目标语中对语言符号编码的交际行为[7]可见符号学注重探讨某一文化某一社团对该符号的诠释及应用,而很多情况下相关的符号实践是相对不变的,是约定俗成的,因而译者需要考虑尊重相关文化和社团的符号实践,沿用对应的既定翻译以油气盆地沉积学领域常见专有名词“岩相”为例,它的基本定义为“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本词的常见译法为lithofacies,而非lithi(石质的)+ face(相),同时也仅见复数形式lithofacies,因其本意为“岩石的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岩石建造进一步划分亚类,常见的四种沉积有机相类型的既定翻译为:“缺氧有機相”anoxic organic facies、“短暂充氧有机相”anaerobic organic facies、“低氧有机相”dysaerobic organic facies和“充氧有机相”aerobic organic facies。

      再如翻译智能化油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油藏动态实时监测与调控”时,参照惯例译为monitorand control the reservoir performance at real time,根据“直接对应原则”,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尽管“油藏”多译为 oil reservoir,而此处宜省译“oil”,因在相关语境下, reservoir一词的“所指”明确,且与其“能指”一致;其二“动态”一词不可臆断为dynamics,因此处指对油气藏流体及储集层的主要物性参数的记录和分析,为实时优化生产方案与提供依据,由此本词应沿用惯例,译为performance2.经济性原则符号代表的对象是客观的,而解释是主观的,三元符号观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术语符号转换的过程,特别是如何经由译入语术语聚合体的选择而形成最终译名的环节以“构造期”和“构造叠加”为例,虽然字面上两词都与“构造”相关,概念层面也均归属于构造地质学,前者指构造阶段后期较集中发生的剧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变质作用期,多译为tectonic stage;后者则指晚期构造叠加在早期构造之上的一种地质现象,或者说是多期变形的结果,常见译法有两种, 可以为tectonic superposition,侧重“地质构造”的缘起;而同时“构造叠加”作为一种几何现象,也可译为structural superposition,这里structural一词更直观地体现“能指”,常见的三种叠加方式(共轴叠加、横跨叠加和斜跨叠加)可以结构图示的形式呈现给译入语读者。

      再如:“水平”一词在科技领域的对等术语包括:lateral和horizontal,在翻译油气地质勘探术语,同样要对术语聚合体进行意义及语境辨析,从而选择最优的译法当处理油藏开采可用“水平井”的翻译时,应选用horizontal (wells),突出表达“水平的”的概念,与“直井”vertical wells相对,因为工学领域一些线性布局的属性(orientation)所需要设置的值均选用horizontal(布局内的控件横向排列)或vertical(布局内控件纵向排列)来表示而描述油气沿储层、断层和裂缝等通道进行运移的基本规律时,则适宜选用lateral和vertical这一组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和方向(mechanism):“侧向运移” lateral migration和“垂向运移 ”vertical migration,同样的示例也见于对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描述:“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和“纵向思维”vertical thinking”由此可见,即使考虑到语言环境的特点, 针对同一原文译者在译入语中也会找到多个对应的术语选项在某种程度上术语翻译中的对等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一一对等, 译入语中的对等术语实际上是一个术语的聚合体,而译者正是要从这个聚合体中选取特定的某一个术语,形成最终的译名 。

      3.适切性原则许钧[1]把翻译定义为“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符号学的视角下,译者翻译术语的过程涉及一系列的认知和决策行为,目标是促成符号的语际转换从语际交际的角度看,译者表现出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不仅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发送者,他有意识地使符号的解释项和符号的再现体跨越不同的符号系统科技术语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符号意义,译者需要确保在翻译这个符号运动过程中准确解读原文作者表达的符号,预测读者理解的符号,才可完成自身准确解读并表达原文符号的任务地球物理测井常用术语“页岩TOC丰度”宜直接译为the shale TOC abundance,此处对TOC采取了不译的翻译方法TOC的全称为total organic carbon,意为“总有机碳”,是评价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能力的重要指标该缩写选择不译既保持了译文的行文简洁,同时也体现了译者对译语读者群专业性的考量,术语的非言辞性表达也可以降低目标语读者的加工负荷术语是表达专业知识领域的概念,术语之所以可以作为符号替代作为其复杂解释项的观念或表象,是因为在记忆和心理操作过程中符号经验更易认知并加以重构[5]。

      因此,译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充分理解符号载体、外界所指及意义之间的关系,适宜地选择翻译方法,该精炼时省译或不译,而需要补充解释时也应利用好译语符号,从而避免给译语读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以“填隙物”为例,其源语所在的语义场清晰地说明“物”的所在和所属,因而在翻译“孔隙间填隙物”时宜采用精简的原则,译为the interstitial materials ,而选择不译“孔隙间”同样的决策也使用于类似“驱油效率”displacement efficiency 对oil的不译而对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的翻译则宜采用全译法: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 ,可在其后标注缩写方式四、结语探究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策略:直译或直译兼意译策略的选择均应再现原语术语的符号性从目的语角度,因术语称名具有阶段性,译语术语进入目的语后可进行人为调节,或保留符号性,或改用科学语言称名术语的符号性是直译或直译兼意翻译策略可以采用的基础术语翻译,尤其是重要的科技术语翻译,一定要以“准确”、“规范”为目标如果术语的使用不准确、不一致,将会给翻译质量和内容带来严重的的不良影响,不仅会给读者造成混乱,更有甚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

      三位一体”的符号学思想可以帮助译者发现并实现符号的等值对译,体现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检测到符号转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离,聚焦符号转换运动过程的疏漏并纠正本文的译例分析说明符号学理论适用于指导科技术语的翻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攸关各国国计民生,能源科技术语的精准翻译对提高能源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ference:[1]许钧. 翻译概论: On translation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2] 徐思益. 重视语用学的研究 [J]. 语言与翻译, 1991(1):6-12.[3] Peirce C. S.The essential peirce: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8.[4] Eugene A.Nida.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5] 程乐, Graig Hoffman. 法律术语翻译原则的符号学诠释[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6):15-24.[6] Ogden C. K. & Richards I. A.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ought and of the science of symbolism [M].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1923.[7] 趙宁. Gideon Toury翻译规范论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3):4.基金项目:202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YB20200016)。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李丽君(Li Lijun), 所在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