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将心比心(13)_人教新课标.docx
5页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2〕通过课文的学习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 ,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认真听别人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 ,了解内容 〔2〕延伸拓展 ,由此及彼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与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宽容与体谅〔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 ,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2.教学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 ,体会人物的品质 ,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 ,才能以爱换爱 〔三〕教学方法: 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朗读 ,体会 ,引导法 ,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质疑 ,然后组织学生探究 ,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渲染感情 ,导入课题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 ,请看〔播放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谁来说说?〔生交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将心比心的故事:第八课?将心比心?〔出示图片〕 师板书课题。
释意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请大家快速地自读课文:〔出示图片〕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找一找文中写了几件将心比心的事 ,简单概括一下〔1〕通过预习 ,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字音需要注意的吗?请你提示一下大家〔生交流〕出示多音字 ,生自读 ,正音〔2〕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呢?〔生汇报交流〕三、感悟课文 ,品味语言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并做出批注1.谁来读一读 ,你觉得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1〕交流句子1:〔课件出示〕“一次她去商店 ,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 ,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说说为什么这句话感动了你?〔重点感悟:“沉重、一直〞等词语〕 师:多么善良 ,懂得关心别人的阿姨啊〔2〕当奶奶向她道谢时 ,她是怎么说的呢?交流句子2:〔课件出示〕她只是轻轻地说“我的妈妈跟您的年龄差不多 ,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 ,也有人为她开门〞此时此刻 ,请你也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 ,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自读指生展示朗读〕师小结:是啊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但我们首先要学会先去关心和帮助他人才可以呀。
这位阿姨在推开商店大门的同时 ,也开启了一扇爱心之门 ,心灵之门感动了作者 ,也感动着我们2. 我们继续交流在第二件事中 ,哪里让你特别感动呢?〔1〕交流句子1:〔课件出示〕一天 ,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 ,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 ,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①为什么让你感动呢? ②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 ,你会怎么想? ③但母亲却是那么“平静〞 ,难道她不疼吗?你猜猜她当时会想些什么? ④“不要紧 ,再来一次〞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⑤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 ,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 ,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 ,母亲清楚已经发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 ,她同样鼓励着—— ⑥你感受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过渡:还有让你感到温暖的句子吗? 〔2〕交流句子2:(课件出示)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 ,平静地对护士说……听了母亲的话 ,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1〕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 ,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2〕那本来想责怪护士的我 ,为什么听了母亲的话 ,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呢? 〔3〕母亲的宽容表达在哪儿?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请大家相互合作讨论一下。
〔母亲的宽容表达在她主动体谅他人 ,理解他人 ,关爱他人 ,帮助他人 ,做到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相机出示〕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请大家读读并记住这句名言〕〔4〕这是一位普通却又伟大的母亲 ,让我们带着温暖与幸福再来读一读她那充满宽容和鼓励的话语吧师小结:同学们 ,人与人之间能够将心比心是多么重要的啊!通过今天学习了这两件事 ,对你有什么启发吗?〔生交流体会 ,师引导情感升华〕是啊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 ,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四、课堂小结:〔师黑板画图〕小结:请看:这就是我们那颗滚烫的心 ,请把你认为最有份量的词写下来 ,装到这颗心里吧〕大家用满满的爱填满了这颗心 ,相信你在生活中也一定能用实际行动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五、作业:请大家在课后写一篇关于?将心比心?的日记 ,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最后:〔出示图片〕老师把台湾作家罗兰的一段话送给大家:〔齐读〕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 ,都能先想到别人 ,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 ,少想到自己 ,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 ,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罗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谢谢大家!将心比心 六:板书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