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精深中医外科学讲义皮肤及性传播疾病.doc
16页word第十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发生于人体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简称为“性病” 【本章学习方法】 通过图片记忆皮损特点第一节 概论 【考试重点】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皮损的辨证、外用药物的剂型及使用原则 1.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损其病机主要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 2.皮肤病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皮损 (1)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2)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3.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 外用药物的剂型有溶液、粉剂(又名散剂)、洗剂(又名混悬剂、悬垂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使用原则是要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①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②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③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④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并可参照下表外用药物剂型选择用药 外用药物剂型选择应用表皮肤损害选用剂型皮肤损害选用剂型斑洗剂、软膏痂油剂、软膏丘疹洗剂抓痕洗剂水疱粉剂、洗剂鳞屑油剂、软膏脓疱粉剂、洗剂靡烂溶液湿敷(用于渗液多); 洗 剂(用于渗液少)结节软膏皲裂软膏风团洗剂苔藓样变软膏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第二节 热疮 【考试重点】 热疮的皮损特点及治疗 1.热疮的含义和特点 热疮是发热后或高热过程中在皮肤黏膜交界处所发生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高热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如感冒、猩红热、疟疾等好发于口唇、鼻孔周围、面颊、外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其特点有: ①皮损为成群的水疱,有的互相融合;②多在1周后痊愈,易于复发 2.病因病机 (1)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 (2)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疮; (3)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
发热、受凉、日晒、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常为诱发因素 3.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初发以清热解毒治之;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第三节 蛇串疮 【考试重点】 蛇串疮的含义与特点 1.蛇串疮的概念与特点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亦称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其特点是有: (1)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2)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3)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大;(4)好发于春秋季节,四季皆有;(5)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6)好发于胸胁部 2.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初期清热利湿,后期活血通络止痛 (2)辨证分型: ①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等 ②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理气活廊,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第四节 疣 【考试重点】 各类疣的特点 1.不同疣的特点与好发部位 (1)含义:疣是一种发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 (2)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 ①如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相当于西医的寻常疣) ②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相当于西医的扁平疣) ③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软疣) ④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相当于西医的掌跖疣) ⑤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
尖锐湿疣归入性传播疾病内讨论 2.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散结第五节 癣 【考试重点】 各类癣的临床特点 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皮肤病临床常见的癣病,有发于头部的白秃疮、肥疮;发于手部的鹅掌风;发于足部的脚湿气;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的圆癣、紫白癜风等癣都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1.头癣、手足癣、体癣和花斑癣的临床特点 (1)白秃疮:相当于西医的白癣 ①部位:头 ②年龄:多见于学龄儿童 ③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④皮损特征: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鳞屑的斑片 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 头发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自觉瘙痒 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 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瘢痕 (2)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俗称“黄癞” ①部位:头; ②年龄:儿童多见; ③人群:多见于农村; ④皮损特征: 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 有特殊的鼠尿臭。
除去黄癣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病变部位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片黄痂病变区头发干燥,失去光泽 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病变痊愈后在头皮留下广泛、光滑的萎缩性疤痕头皮四周约1cm左右头皮不易受损 (3)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 ①部位:手; ②年龄:成年人多见,男女老幼均可染病; ③发病季节:夏天起水疱病情加重,冬天则枯裂、疼痛明显; ④皮损:皮疹特点初起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水疱多透明如晶,散在或簇集,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涸,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继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损害若侵及指甲,可使甲板被蛀蚀变形,甲板增厚或萎缩翘起,色灰白而成灰指甲(甲癣)鹅掌风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4)脚湿气:相当于西医的脚癣 ①部位:脚; ②年龄:多发于成年人,儿童少见; ③发病季节:夏秋病重; ④皮损特征: 脚湿气主要发生在趾缝,也见于足底 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特征 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5)圆癣:相当于西医的体癣皮损多呈钱币状、圆形,故名圆癣,亦称铜钱癣。
发于股胯、外阴等处者,称阴癣(股癣) ①部位: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 ②年龄:青壮年男性; ③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 ④皮损特征:为环形、多环形,边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围扩X的斑块 (6)紫白癜风:相当于西医的花斑癣,俗称汗斑可在家庭中互相传染 ①部位:颈项、躯干,尤其是多汗部位以及四肢近心端 ②年龄:多汗体质青年 ③发病季节:夏发冬愈 ④皮损特征: 皮损好发于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 色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 或附少许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 有轻微痒感,复发率高 2.癣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必须彻底治疗抗真菌西药有一定优势,可中西药合用 (2)辨证论治 癣病以外治为主,若皮损广泛,自觉症状较重,或抓破染毒者,则宜内治、外治相结合为宜 ①风湿毒聚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消风散加地肤子、白鲜皮、威灵仙,或苦参汤加白鲜皮、威灵仙 ②湿热下注证:清热化湿,解毒消肿湿重于热者用萆薢渗湿汤;湿热兼瘀者用五神汤;湿热并重者用龙胆泻肝汤 【复习自测】 下列哪项是白秃疮的特点? A.灰白色鳞屑斑片 B.特殊的鼠尿臭味 C.愈后留有疤痕 D.毛发永久脱落 E.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答疑编号111100101] 『正确答案』A 关天圆癣的描述,哪项不是正确的? A.好发于长夏高温、潮湿季节 B.好发于面部 、躯干及四肢近端 C.皮损为环形,边界清楚,中心消退 D.边缘处可见水疮、鳞屑、结痂 E.愈后常常留有疤痕[答疑编号111100102] 『正确答案』E 患者8岁男孩,一个月来头部有一鳞屑斑,逐渐扩大,局部可见断发及白鞘,以下哪种病可能性大 A.白癜风 B.白屑风 C.白秃疮 D.湿疮 E.肥疮[答疑编号111100103] 『正确答案』C 第六节 疥疮 【考试重点】 疥疮的临床特点、发病部位及治疗 1.疥疮的病因病机 疥疮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
其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可相互传播,或使用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由疥虫传染而得 2.疥疮的临床特点 ①发病部位:皮损好发于皮肤薄嫩和皱褶处,如手指侧、指缝、腕肘关节屈侧、腋窝前缘、女性乳房下、少腹、外阴、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处 ②皮疹特点:皮疹主要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水疱常见于指缝结节常见于阴囊、少腹等处 ③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疹,长约0.5mm,弯曲,微隆起,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1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④患者常有奇痒,遇热或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 3.疥疮的治疗与预防 (1)治疗:疥疮以外治杀虫为主 (2)药物:硫黄为治疗疥疮的特效药目前临床常用5%~20%的硫黄软膏在浓度方面,小儿用5%~10%,成人用10%~15%,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皮炎 【复习自测】 疥疮的特异性皮损是: A.丘疹 B.丘疱疹 C.小水疱 D.隧道 E.结节 [答疑编号111100201] 『正确答案』D 第七节 湿疮 【考试重点】 湿疮的临床特点 1.湿疮的临床特点 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湿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疮三类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本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复发其特点是: ①对称分布;②多形性损害;③剧烈瘙痒;④倾向湿润;⑤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2.湿疮的病因病机 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致肌肤甲错 3.温疮的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