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帆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pdf
23页攀枝花市扬帆工贸有限公司三十九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攀枝花市扬帆工贸有限公司 三十九处煤矿二 0 一 0 年五月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 2第一节 位置、交通 2第二节 地形地貌 3第三节 气象、水文 4第四节 地震 5第五节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 6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6第一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6第二节 矿区物探工作评述 7第三节 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综合评述. 8第三章地质概况 10第一节 地层 10第二节 构造 10第三节 煤系特征 11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12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14第一节 井田水文地质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14第二节 含水层 15第三节 隔水层 18第四节 矿井充水条件 18第五节 断层富水性 19第六节 矿井充水状况 19第六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0第一节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0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 22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第一节位置、交通安宁盐边县金河雅桐子 林站龙务本路口 盐边河米 易县盐边县二大队一队果园孟粮坪比例尺三羊 麻村坡同德上村团结交通地理位置图红格仁和区沙下立柯总发五龟塘金江站金江盐边县族彝山 金凉江沙和沟辣子哨上街路三家村平地大田小啊喇洼龙大龙潭裕民州江治自回蚌大坪子大溪洲大坪地牛圈山施家 垭口山背后红星田宝中村前进电厂小宝顶东区弄弄沟民政宝顶林场红坪沙红岩子红石岩大麦地庄上太平灰槽子花山格里 坪站江竹林坡道中桥煤矿半山煤矿漆树湾西区干坝塘沙田坝桥头老厂花果山干坝塘起查喇 小村啊喇参蒲地大村平田永富大竹白马林场红峰沙湾学房街铁路图例省、州界 县、区界 河流南新红磨福田金市 县村 半山煤矿省公路乡、镇席草湾起查喇烟子房攀枝花下那峨仁云银厂沟扬帆工贸有限公司三十九处煤矿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河边村,攀枝花煤业(集团)公司花山煤矿(渡口煤田宝鼎矿区灰家所 (Ⅰ)井田)(祥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
攀枝花市中心267°50′方向,直距约14.5Km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34′47″、北纬 26°34′48″该矿距西区陶家渡 4Km , 矿区内有简易公路同宝鼎矿区矿区主干公路西路相接,交通方便(详见交通地理位置图) 矿区为 11 个拐点组成的不规则多边形,矿区范围界定拐点直角坐标见表矿区面积 0.2202km2,限采标高 1280m-1140m 开采 15#和 22-1#煤层共 2 层可采煤层三十九处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 万 t,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一个水平开拓( +1150m ) ;采煤方法炮采,运输方式人力推车,通风方式两翼对角抽出式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编号纵坐标横坐标编号纵坐标横坐标1 2941015 34458050 7 2941578 34458318 2 2940890 34458050 8 2941420 34458202 3 2940900 34458150 9 2941470 34458134 4 2941075 34458550 10 2941380 34458002 5 2941270 34458450 11 2941015 34458002 6 2941298 34458360 开采标高1280m ~1140 m 面积0.2202km第二节地形地貌矿区位于金沙江以南,地形东高西低,山势陡峻,沟谷发育,地表坡降较大,属沟谷侵蚀强烈的中山地貌。
区内沟谷切割较深,纵横交错,沟谷大部分以冲沟为主,沟侧陡峭处基岩裸露,土体以基岩风化土壤为主,厚度 1~3 米矿区植被覆盖较高,多为灌木,杂草丛生,灌木以青杠树为主,缓坡处有少许旱地矿区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标高1400m ,最低1100m ,相对高差300m 井口标高为+1150m 金沙江最低侵蚀面为+1006m 第三节气象、水文矿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夏季长、 日温度变化大、 四季不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以及高温、干旱等特点根据水文气象资料统计结果,主要气候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年平均气温 20.9℃,最热月份为 5 月,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为33.2℃,极端最高气温 41.0℃(出现在 1987 年 6 月 22 日) ,极端最低气温-1.0 ℃(出现在 1983年 12 月 28 日) 2、降雨主要集中在 6~10 月,雨季中的降雨量平均占全年降雨量的95.5%左右,11 月下旬至次年 5 月为旱季降雨多在夜间,多雷阵雨,年平均降雨量 801.6 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006.9 毫米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6% ,在一年或一个月中相对湿度差异较大,最大相对湿度可高达 100% ,最小相对湿度可低至 0% 。
旱季,特别是 3、4月份湿度很小,空气异常干燥,进入雨季后,湿度逐渐增大4、风季一般出现在 2~4 月份,风向多为偏南风,风力不等,风速小则 1~2 米/ 秒,大者常达到大风标准 年平均风速 1.50 米/ 秒,年最大风速 18.30 米/ 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7 天5、金沙江为矿区外围最大地表水体,金沙江自云南省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乡交界处流入攀枝花市,自西向东横贯攀枝花市区, 在矿区北边自西向东流过金沙江平均流量为1690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8 亿 m3水量变化有明显的丰、枯季节,一般枯水期在2~4 月,月平均流量仅有 460~500m3/s ,年最小流量发生日期在2 月底 3 月初;丰水期在 7~9 月,月平均流量为 3000~4500m3/s 丰水期的平均流量比枯水期大 6~10 倍金沙江枯水期水位标高 +1003~+1005m ,丰水期水位可上涨最高达+1015-+1020 米标高,洪水最高水位比枯水最低水位高10 余米雨季输沙量达 4000~5500kg/s,较枯水期高 200~300 倍第四节地震矿区在区域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与滇、藏“歹”字型构造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以南北向及北东向构造为主,东西向及北西向构造次之。
南北向构造以昔格达断裂带为代表, 该断裂带属川滇南北向构造的西支部分,北起冕宁磨盘山, 南经昔格达、红格和元谋,止于云南易门附近,全长 460km 该断裂带在区内呈南北延伸略有弯曲之势,走向在北北东至北北西之间,倾向北东或北西,倾角55°~75°,破碎带宽 20~30m ,东盘以会理群变质岩系为主,西盘以闪长岩为主断裂属压扭兼平推性质,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历史上曾多次活动, 晚第四纪该断裂有明显的活动显示,特别是鱼鮓至新九段,并于1955年发生了鱼鮓 6.7 级地震北东向断裂以纳拉箐及倮果断裂为代表,均为压扭性质纳拉箐断裂带北起二台坡,南经弄弄坪过金沙江沿纳拉箐沟延出市区,全长74Km ;走向北东 15°~40°,倾向南东,倾角40°~80°,近年沿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微震, 最大震级为 2.7 级,对矿区无影响; 倮果断裂带北起老王崖、南经倮果至棉纱湾,全长25Km ,总体走向为北东27°,倾向北西,倾角 65°~80°;老王崖至倮果一带上盘为侏罗系地层,下盘为中生代花岗岩;金沙江以南上盘以闪长岩及混合岩为主,下盘为石英闪长岩; 该断裂活动性较纳拉箐断裂更弱;距离宝鼎矿区最近的断裂为纳拉箐断裂,在东侧约 6km ,对宝鼎矿区影响较小。
矿区西边主要构造断裂为灰槽子--布德断裂,属于海西后期北北东构造体系, 此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和变化迹象,对整个矿区的稳定性不会产生直接第五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矿井为平硐开拓, 仅在雨季有少量涌水, 各采掘工作面涌水通过水沟自流至地面正常涌水量2.3 m3/h ,最大涌水量 11.2m3/h ;主水沟断面为0.04m2, 排水能力 50m3/h , 能满足 20h内排出矿井 24h 最大涌水量的规定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第一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一)普查1958 年提交了《永仁煤田纳拉箐矿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并初步将矿区划分成五个井田(图1-3) 由于钻探工程质量低劣,钻孔未进行测井,地质研究程度较差等原因, 云南省储量委员会审查时将其工作程度降为预查二)详细勘探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的开始, 开发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和宝鼎矿区煤炭资源正式纳入国家计划1964 年,地质部和煤炭部分别以“地质部(64)地字第 70号” 、 “煤炭部( 64)煤发字第 3003号”联合下文,征调地质队开展宝鼎矿区地质勘查大会战, 分别对 A48~A5线 700m标高以上、A5~A9线 1020m标高以上、A9~A18线 1220m标高以上进行详细地质勘查。
1966 年 4 月~1967年 3 月, 地质部九队进入本区,开展了灰家所(Ⅰ)井田详细勘查完成钻探25493m/69孔;坑探 3459m ;浅井 508m ;槽探5164m3 ;1:5000 地质测绘 14.8km2;1:5000 水文地质测绘 4.5km2于1966 年 7 月 1 日提交了《渡口煤田宝鼎矿区灰家所(Ⅰ)井田详细勘探地质报告》 国家储量委员会办字67(第二)号文审查通过,批准A+B+C级储量 12228.72 万 t 2010 年 1 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老花山煤矿进行了储量检测,编制了《攀枝花市扬帆工贸有限公司三十九处煤矿2009年度矿山资源储量检测报告》, 至 2009年 11月, 矿区累计探明储量 46.365万吨,其中历年动用储量为40.985 万吨,保有储量 5.38 万吨第二节矿区物探工作评述渡口煤田宝鼎矿区灰家所(Ⅰ)井田物探工作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1964~1967 年间,云南省地质八、九、十队在浅部共施工钻孔239 个,钻尺 90365m ,均进行了地球物理测井,完成83934实测米1999 年 1 月~2003年,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41队在大箐向东翼深部施工钻孔 4 个,完成地球物理测井3609 实测米。
测井使用的仪器为PSJ —I 数字采集记录仪所测物性参数有自然电位、视电阻率电位、自然伽玛、伽玛伽玛等,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井斜、井温、井径测量对所获资料按《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0080 —93)和《煤田勘查钻孔测井工程质量标准》进行验收评级,其结果见表2-1 三十九处煤矿未进行过单独的物探工作测井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表2-1)项目验收总数甲级(优)乙级(合格)丙级(不合格)甲 级 孔率( % )数量(% )数量(% )数量(% )钻孔( m/孔)3609/4 3 75 1 25 0 0 75 煤层(层)43 41 95 2 5 0 0 / 测斜( m/孔)3609/4 4 100 0 0 0 0 100 井温( m/孔)2 2 100 0 0 0 0 100 第三节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综合评述一、 矿井建设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水文地质调查与修测水文地质调查与修测首先收集了历年降雨量、降雨强度、矿井涌水量资料,在充分了解了矿区总体水文地质面貌及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井和老窑采空区的积水情况及近年来矿井涌水量与动态变化、矿坑水排泄方式、井下出水点层位、位置、标高、特征及发育规律、矿井突水情况、瞬时突水的水源、 通道、水头压力及致灾情况调查, 在矿井调查的同时按水文地质现象的不同,开展主要运输巷道及石门的水文地质编录工作。
在此基础上调查了泉、 井水的流量、水温、水质,出露的层位、位置、标高、含水层岩性及厚度;调查了河流、溪沟水的流量、水温、含沙量、沿途出露地层的层位、 岩性及渗漏情况 根据其分布和水质变化情况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河流、溪沟、泉、井及矿井出水点作为水样采样点;调查了水库、池塘的位置、水位标高、蓄水量、所处地段的层位、岩性及渗漏情况为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向深部的变化,在钻孔涌、漏水井段进行了节理、裂隙率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