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docx
5页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为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县委县府领导的意见,结合卫生系统的实际情况,强调规范统筹、搞活激励并举,现就完善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量统筹管理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加强绩效考核,努力完成指令任务,在财政拨款经费、医疗、有价疫苗收入的同时,要挖掘潜力,积极创收,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职工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体检增加收入主管部门根据单位收支情况实施分类管理:1.业务收入有结余(含收支平衡)的单位:在发放绩效工资总量后,享受绩效工资总量浮动政策,上浮幅度的上限为 60%(试行一年)主管部门在财政拨款经费上对有总量上浮的单位,根据上浮的比例情况进行统筹提取,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励基金2.业务收入亏损单位:对偏远山区、海岛(政策性亏损)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给予补足基本经费保障,并根据考核情况酌情发放全员考核奖二、加强比例调控各单位充分运用收入分配自主权,结合实际加大内部绩效比例调整力度,按业绩拉开分配差距,自主决定绩效分配办法,在总量管理的范围内不受原基础性、奖励性绩效工资 6:4 比例限制,可以按 4:6 或 3:7 的分配方案进行自主选择,具体分配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
(一)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基础性绩效工资的组成部分生活补贴、岗位津贴、工龄津贴按 5:4:1 比例分配,按月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可以纳入考勤制度执行,按单位制订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处理⒈ 生活补贴标准:所有的人员享有的生活补贴标准统一⒉ 岗位津贴标准:主要体现岗位职责等因素,适当拉开差距,实行一岗一薪标准设立的项目有专业技术职务津贴、管理职务津贴、工勤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所占的比例系数为:岗位级别 系数专技 7 级 1.6专技 10 级 1.3管理 8 级 1专技 12 级、管理 9 级、技术工三级 0.8专技 13 级、管理 10 级、技术工四、五级 0.6⒊ 工龄津贴发放的办法按工龄年限递增工龄工资计算方法:月工龄工资额=基数中工龄津贴所占总量÷绩效工资总人数的工龄数总和÷12×工龄年数工龄的计算范围:按月进年计算工龄年限特殊事宜:病假超过半年按政策不计当年工龄;受政策或法律法规处理考核不合格的不计算当年工龄二)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设立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等项目,也可设立其他项目。
基本项目一般由:个人基本技能、职务岗位、绩效考核等项目组成1.个人基本技能系数:由学历和职称构成学历 系数 职 称 系数初中及以下 0.7 无职称、技术工 5 级 0.9高中中专 0.8 初级士、管理 10 级、技术工 4 级 0.95大专 0.9 初级师、管理 9 级 1.0本科 1.0 中级、管理 8 级 1.12.职务岗位系数:分行政岗位和业务岗位,不能重复计算,可以就高不就低选择行政岗位 系数 业务岗位 系数正职 1.5-2 临床 1.2-1.3副职 1.2-1.5 护理、医技等 1-1.2中层 1.1-1.2 公共卫生 1-1.2职工 0.8-1 其他管理类 0.8-13.绩效考核系数:绩效考核系数与技能职务系数(个人基本技能系数与职务岗位系数之和)建议按 4:1 设定绩效考核由德、勤、绩的考核与业务绩效考核两部分组成,建议按 2:8 的比例设定,也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自行设定以上比例,业务岗位与行政岗位绩效考核系数要区别设置,建议按 1.2:1 的比例向业务岗位倾斜1)德、勤、绩的考核指医德医风、行业作风、出勤率、院纪院规遵守情况和各项报表数据的准确率等情况,具体比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2)业务绩效考核指: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否决性指标,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可以按 6:3:1 设定也可以自行设定比例①服务数量:是指职工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如门诊诊疗及护理人次、住院诊疗及护理人次、处方划价人次、疫苗接种人次、孕儿管人次、接生人次、妇科门诊及住院人次、检验及心电人次、放射及 B 超人次、收支缴费人次、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等,各单位按不同岗位定量服务数自行设定系数②服务质量:是指各岗位专业质量的合格率.包括:门诊及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护理文书记录合格率、消毒登记合格率、处方划价率、收款登记与票据统一合格率、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表格填写登记合格率、各种数据网上上报的准确率等,是否都能达到合格的要求,按合格率确定考核量值,按服务质量的合格率自行设定系数③群众满意度:是指听取群众的意见,对每个职工实行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度考核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4 档,自行设定系数④否决性指标是指发生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以及医德医风败坏的实行一票否决,有否决票的,取消绩效工资,具体以与相关政策不相抵触为准4.年终绩效考核办法及系数:年终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高到低确定考核等次,纳入年终奖金放发系数,建议考核系数:考核结果 系数优秀 1.2合格 1.0基本合格 0.5不合格 05.计算公式: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体职工个人系数总和×个人系数。
个人系数=(学历系数+职称系数+职务岗位系数)×各类绩效考核定量系数累计(…×年终考核系数)系数的计算:各类绩效考核定量系数以单位实际工作量和标准服务量折算三、完善激励机制(一)各单位要充分落实绩效工资各项政策,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不断优化和完善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办法,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原则上临床一线业务科室奖励性绩效工资不能低于行政后勤职能科室,鼓励在职人员多劳多得,积极创收,增加收入,杜绝出现平均主义,养“懒人”现象,严防出现乱设职务,单凭个人技能系数和职务岗位系数计算绩效工资,从而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要逐步建立健全动态、竞争的激励机制,参照上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制定以绩效为主的综合考核分配体系二)设立发放绩效考核奖,按卫生局《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对各考核合格以上的单位按绩效考核等次发放绩效考核奖,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方案,并经职代表或全体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主管局审核备案。
